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121章 读书可以增强愿力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121章 读书可以增强愿力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愿力?这种东西,那我该怎么才能得到?难道我也要像那些佛像一样,把自己塑成一个雕像,让人祭拜?”张其金苦瓜着脸问王阳明。

王阳明说道:“愿力这种东西,可不好弄,修行,一定持戒!先要把身体和精神力养好,天天酒、色、财、气,身体和精神力都很弱,就谈不上愿力。即使念经,心也定不下来,没有用的。持戒之后,依法就可以逐步的得定。什么是得定,就是形成稳定而强大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与宇宙相通。这个时候,你发什么愿,很容易就有心灵感应。就像学佛之人,一句佛号,千万亿佛感应,想想看,这相当于念了多少佛号?这就叫不住相布施,福德无量。你坐在那里,看似打坐颂经,但是妄念不断,一会想今天看到那件衣服很漂亮,一会想那个美女怎么不理我,一会又想今天的佛经没抄完,佛不会怪罪我吧。要我说,完了,你的能量连1厘米,1毫米都没有。发愿?根本没有用的。”

“听导师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发愿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身、心,甚至是连性命都投入进去,然后如来加持,诸佛菩萨帮助来行愿,帮助来圆满这个愿,再加上法界的力量,这个愿望就一定能实现。因为这个愿是清净的,所以能够和诸佛、菩萨相应,能够和法界相应。导师,我这样理解,对吗?”张其金问道。

“智者,你说得没错,就像我们在研习药师经法,一定要懂得发愿,愿为心师,是指导我们心灵成长的老师。这里还要讲到发愿的出发点,大乘的出发点都是利人的,把利他摆在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菩萨道的愿发了以后,就是你的戒。以愿为戒,愿为心师,这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原则,也是行菩萨道的人的第一戒。如果违背你的本愿,则是最大的错误。愿产生力量,愿不是空想,你真正发了愿以后,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动力,才能成就功德,得成正果。”王阳明说道。

“哪我问导师一个问题:如果依法正念修行的人越来越多,依报随正报转,我们的世界就变了。当然,一个地方,甚至一栋房屋,有一位持如此愿力的人,这个地方就会得到强大的正面能量的护持,这个地方的福报自当现前。这个时候,你说这个人是不是菩萨,重要吗?”张其金问道。

王阳明回答道:“对于你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回答你。诸佛的共同的愿望,叫通愿。例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还有修行的人在朝暮课诵、上殿经常念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通愿。除了通愿之外,每一个佛发的愿,因为每个佛成佛所发的誓愿不同,这个不同的愿就叫别愿。例如药师佛有十二大愿,这就是药师佛的别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是阿弥陀佛的别愿;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是释迦牟尼佛的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都是针对现实人间的缺陷而使之净化,积极地了解理想世界的情况,对人间富有启发的意义,所以药师佛又有十二愿王之称。”

在王阳明说完后,张其金想了想,说道:“哪导师,念佛能增加愿力吗?”

“当然能增加愿力了。念佛不是念给佛听,念佛不是着于文字相,正像《金刚经》里佛对须菩提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不打妄语,没有用的。修行人必须持戒,有这个基础,才有‘机会’得定,才能使定力不断增长。真正入定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域’。定力越高,‘域’就越广,对‘域’的影响就越大。在‘域’中,无愿不应,因为这个‘域’就是发愿者自己,所以怎么会有愿不应呢?这个时候,您就会知道佛为什么说‘不假外求’了,你也就会知道所谓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根本没有价值了,因为在‘域’中,你想要多少七宝,动念刹那立刻现前,你还要七宝做什么?”

张其金在听完王阳明对愿力的诠释后,他心想,王阳明既是上一任量子血灵珠的拥有者,一定有得到愿力的方法。就问道:“导师,您是上一任量子血灵珠的拥有者,那您知道像我这种情况,我的愿力从何而来?”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张其金的问题,而是说道:“我在大明王朝的时候,我是军事家,可号令千军,属下将士皆为愿力。”

张其金闻言,不由得愣了愣。

王阳明看着张其金发愣的样子,又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王阳明卖了个关子,没有立即就说出这个秘密武器。

张其金迫不及待地问道:“导师,什么秘密武器?”

王阳明微微一笑,才说道:“就是讲学呀!我通过讲学,从而使我的学生众多,他们也是愿力的供给者。”

王阳明当年在龙场悟道后,他就开始了对心学的讲学,可谓是弟子满天下,后来他又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领导了很多的军队,所以他说他的愿力来自于讲学和号令千军将士,这的确是王阳明获得愿力的方法。但张其金身处在信息时代,要用王阳明的方法获得愿力,是不可能的。

张其金也知道,讲学是王阳明毕生的一大爱好,张其金在看王阳明的自传时,还以为他乐于传道授业,原来他的讲学是为了收集愿力,他骗了多少人。

“那我呢,我该怎样才能得到愿力?”张其金问他。

王阳明说道:“智者,你现在所生存的社会,信息传播太快了,尤其是有了微信朋友圈后,在传播速度上简直是用几何级数的倍增在传播。你收集愿力的方式比我生存的大明王朝宽泛得多,我们当时除了带领部队和讲学之外,根本不可能把自己宣传出去。你现在所处的时代,出书、上电视、搞音乐、拍电视电影、演讲等都是收集愿力的方法。但具体什么方式比较适合你,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要靠你自己去摸索。毕竟我当年生存的年代与现在大不相同,我一时还不能掌握,你只要用心去感悟,去体验,多去了解哪些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是如何做的,或许就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你通过这些资源还找不到的话,可以去翻看一下程朱理学,从中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王阳明所谓的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程朱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要他们替我解决这问题,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张其金叹道。再者程朱乃古人也,就算到现代来,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不能得到发挥还两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