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112章 何谓第一等事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112章 何谓第一等事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父亲王华再次吹胡子瞪眼,母亲严肃地站在了王阳明面前。王阳明只好乖乖地将关于养生术的书籍束之高阁,但只要父母不注意,他就会像做贼一样偷偷地阅读。好在他很快就从养生术中走了出来,又开始舞枪弄棒。

王华看着王阳明这样不务正业,只好对着他唉声叹气。

唯一支持王阳明“为所欲为”的只有他的爷爷王天叙。

王天叙是位和蔼又非常慈祥的老人,他饱读诗书,思想开放,允许王阳明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

正是在王天叙的保护下,王阳明才充实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

王阳明随着年纪的增长,心也变得越来越野,越来越让当时的人不能接受。

1482年,王阳明的父亲高中状元在bJ获取官职。

当时年龄才有11岁的王阳明跟着爷爷王天叙从浙江余姚前往bJ。

当王阳明跟着爷爷王天叙途经镇江时,王天叙被他在镇江的诗友挽留,一行人前去游览金山寺。

在游览金山寺的过程中,当众人游玩进入**时,有人提议以“金山寺”为名作诗时,大家都非常赞同。

当大家都还在冥思苦想时,王阳明已挥笔而就。

王阳明当时就写下了“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淮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在王阳明写下这首诗后,王天叙就扬扬得意地把诗传给众人看。

众位诗友看了王阳明写的诗后,大家都啧啧称奇。

但是,也有几个人不相信,他们议论说,“这样的诗怎么会是一个孩子所作,肯定是王天叙为了显示他孙子的才华超人,代他所作的,才说成是王阳明写的。”

王天叙在听了这样的议论后,他为了证明王阳明的确有超人的才华,就当即让他的诗友们给王阳明命题。

当即,就有人指着金山寺的“蔽月山房”景点说:“你以蔽月山房作一首如何?”

王阳明毫不谦虚地就同意了。

在王阳明同意后,那个让王阳明作诗的人就拿出笔墨纸砚,让他当即写出来。

王阳明却摇头,随之说道:“不必这么麻烦。”

王阳明在说完这句话后,还未等那人反应过来,他已脱口而出,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王阳明在念完这首诗后,王天叙的诗友们就发现这首诗虽然语言清新平凡,但却呈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艺术观念,它的美几乎是浑然天成。

即使那些还怀疑王阳明才华的人在听了这首诗后,也不得不发自肺腑地称赞,这真是一首好诗。

王阳明在听了哪些怀疑他才华的人的话后,却发出一声青涩的冷笑,说道:“文章小事,何足挂齿!”

众人听后,大惊!

王天叙的诗友们一致认为,王阳明要么是在玩清高,要么就是疯了,文章怎么是小事?

在大明帝国,文章是能获取高官厚禄的头等大事,作为知识分子,文章差不多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事。如果文章是小事,那王阳明心中的大事还能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一年后有了答案。

1483年,王阳明在bJ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还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老师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儿,才做出他自认为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老师给出的答案,这在当时的确是标准答案,正如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发家致富的“第一等事”一样,明帝国的知识分子们当然是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听了王阳明的话后,不自然地“哦”了一声,稍作停顿后问道:“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老师听后目瞪口呆,过了片刻,突然狂笑,然后对着王阳明摇了摇头,说道:“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

王阳明对老师的讥笑毫无反应,转身离去。这件事后来传到王华的耳里,王华冷笑。

有一天,王华看到王阳明正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笑着问他:“听说你要做圣贤?”

王阳明对父亲点了点头,回答道:“当然。”

王华听了王阳明的回答,忍不住大笑道:“你把吹牛皮的功夫放到学业上,该多好。”

王阳明听了父亲王华的话后,有点恼怒,回问父亲王华:“圣贤怎么就做不得,您和我老师都这样取笑我?”

王华收起笑容,质问王阳明:“你懂什么叫圣贤吗?”

王阳明像背书一样回答道:“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王华听了王阳明的话后,沉吟片刻,说道:“你虽然把北宋张载这段话背得很扎实,但我告诉你,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么就当真了!”

王阳明却反驳道:“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

王华却正色道:“孔子是千年才出的一位圣人,你怎么能和他相比?”

王阳明大声反驳道:“大家都是人,我怎么就不能和他相比?”

王华听了王阳明的话后,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王阳明。

的确,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

按王阳明的见解,大家都认为圣人不好做,只是因为被圣人的光环吓唬住了,不敢去做,所以很多人都和圣人失之交臂。

王阳明却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可以和圣人失之交臂。

但是,做圣人的第一步该是什么呢?

为天地立心,太空了;为生民立命,太大了;为往圣继绝学,太远了。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只有“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世开太平可不是靠嘴皮子,而要靠出色的军事能力才能经略四方。

正是这种“经略四方”的理想,使得王阳明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

后来,他干脆就逃课和很多小朋友玩军事游戏。

不过,他组织的军事游戏,即使在成人看来也已超越了纯粹的玩闹。

王阳明制作了大小旗帜数面,自己则装扮成指挥官的样子居中调度。在他手中的旗帜不断变换时,他的“士兵”们左旋右转,右旋左转,很有排兵布阵的架势。

王华看了后,唉叹一声,接着大声训斥王阳明道:“我家是书香门第,你却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真是败坏家风。”

王阳明深为父亲的武断吃惊,问道:“排兵布阵怎么就是不入流的东西?”

王华耐住性子解释道:“本朝自开国以来就重文轻武,凡是有志向的君子都不会参与武事,而且我从来没听过哪个圣贤是舞刀弄棒的。”

王阳明小心翼翼地质问道:“孔子不是文武全才吗?”

王华跳了起来,大声吼道:“人家是圣人,你只是个普通人。你最正经的事就是好好读书,将来通过科举考试,最好成为状元,像你爹我,就是状元,大家都喜欢我,尊重我,羡慕我。”

王阳明转动眼珠子,不怀好意地问父亲:“父亲中了状元,后世子孙还是状元吗?”

王华丝毫没察觉出这是个陷阱,严肃地回答道:“你想得美。状元只是一代,你若想中状元,还需要刻苦读书。”

王阳明随意地一笑,说道:“原来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所以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

王华气得发疯,他拿出家长的姿态来,要体罚王阳明。每每在这个时候,王天叙都会适时地出现,先是好言相劝王华,如果王华不听,他也拿出家长的架势来,王华是孝子,只好乖乖地溜走。

王天叙早就对王华讲过大道理:“人才不是管出来的。”

王华谨慎地反驳说:“但人才是教育出来的。”

王天叙就反击道:“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王华摇头苦笑,他实在看不出这个有点多动症、喜欢吹牛皮,整天都在搞“小技”的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大成。

可以说,王华为王阳明可谓是操碎了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