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691章 请乡亲们吃席

李青山和李先志走在前面,向着村里走去。

李先志几次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自己的乡书记章南,都被对方拒绝了。

这边是李青山的家乡,章南还是懂这些的。

村子不大,没走多远便走到了李青山的家。

这是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一个小院子,篱笆斑驳,有些地方能明显看出来是后来续上的。

走进院子,三间土墙灰瓦的房子,边上是两间木质的小厢房兼厨房。

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木质小凉亭,已经明显年久失修不能用了。

李青山看着自家的小院,也是一阵的感慨。

这里就是他出生到长大的地方。

十来岁之前,父母还没有过世的时候一家人生活还是很温馨的。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父母恩爱、儿子聪颖,一家人在榆树湾过得很安逸。

但是一场大雨造成的泥石流带走了他的父母。

从此以后,李青山就成了孤儿。

读大学出去以后,这边除了是他的故乡之外,还是一个伤心地。

这么多年也仅仅回来了两次。

李青山轻轻推开正屋的大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屋内的布置让李青山瞬间就泪目了。

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除了长期没人住而落了不少灰尘之外,跟他印象中的家完全没有区别。

这里是他小时候一家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十岁之后一个人生活了好几年的地方。

看着这熟悉的一切,李青山几乎不能自已。

“当年你爸盖这个房子的时候,用工非常足,房子很踏实,一点倒塌的迹象都没有。

我除了帮你换一换瓦,院子里定期除除草之外,都没有怎么动。”

李青山悄悄把眼中的泪水擦拭掉,轻声说道:

“谢谢三叔,你有心了。”

李先志笑道:

“这没什么,都是一家人啊。”

按照山村里的习俗,只要是姓李的都算是一家人。

往上数几代,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

李先志看着这屋子里的景象,还有那破烂的厨房,大声说道:

“青山啊,你这边也没法住人,屋子里也没法烧火。

晚上你们都住我家吧,等下都到我家吃饭。”

别说李青山是不是当大官,他带着朋友回来没地方吃住的话,大家都会帮忙的。

村里除了一个代销小店之外,也没有饭店和旅店之类的。

李青山笑道:

“三叔,我还是想在家里住一晚,等下我就收拾收拾,这屋里收拾收拾还是能住的。”

看了一下厨房,这边肯定是没办法生火做饭了。

“三叔,我等下就让人去乡里的街道上买一些肉食回来,你去找乡亲们帮忙做菜,我请大家吃席面!”

李先志:“青山,你太客气了,不用这么麻烦的。”

李青山摆了摆手,当即就对身边的人吩咐道:

“你们开车去乡里去买肉,咱们村有三百多人呢,你去买个两百斤猪肉牛肉鸡肉什么的,再多买一些油盐酱醋回来。

另外再买几条烟酒和糖果回来,一村人好好聚一聚。”

李先志笑道:

“买什么猪肉啊,我家刚好有一头猪呀杀了过年的,你回来了自然要杀了招待你啊。”

李青山对这种养了一年的年猪也很馋的,也笑道:

“行,那就不买猪肉了,就用三叔家的猪,到时候我算钱给你。”

李先志刚想拒绝,就被李青山岔开了话题。

“等下还要三叔通知一下乡亲们,晚上就在我这边吃吧。”

立刻便有两个人转身就去开车了,李先志也赶紧派了一个村干部跟着。

“那些做生意的都心黑,没有当地人跟着肯定要多坑你的钱。”

李青山嘿嘿一笑便没有多说。

李先志不仅是榆树湾的村长,还是李氏家族的族长。

他当即对跟着的一位村干部吩咐:

“青山要请大家吃饭,你赶紧挨家挨户的通知一声,让大家把家里的桌子板凳都带过来,就在边上的空地上摆开。”

村里办事一向都是这样,都是大家伙把桌子板凳带来,凑在一起吃。

“让那些妇女赶紧去地里摘一些青菜过来,青山请客,有好东西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两个村干部也赶紧通知去了。

李青山这才转身对身边人笑道:

“都搭把手,帮我把家里收拾一下,厢房和亭子也简单收拾一下,等下乡亲们来了也有地方坐。”

所有人立刻忙碌起来。

很快,便有很多的乡亲们赶过来了。

带了了很多的桌椅板凳过来,众人终于不用站着说话了。

有些人还带了暖水瓶和茶缸过来,忙乎着给众人倒茶喝。

李青山被章南硬推了出来,这些脏活有大家帮忙,让他赶紧去招待村民。

**带着李青山挨个跟认识不认识的长辈们打招呼。

人越来越多了。

年长的陪着李青山坐着聊天,一边抽烟喝茶。

年轻人全都去帮忙打扫房间,修缮厢房和凉亭去了。

李青山虽然出去的早,但是自小在这边长大,也参加过不少次这样的办事场景。

山村里办事一向如此。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这次是李青山请客,大家都知道他在外面混得不错,所以大家只能出把力了。

李青山陪着长辈们坐在那边抽烟聊天,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不过,看着乡亲们很多人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还有很多人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三叔,现在外面发展的这么快,咱们村还是这副样子。

咱们这边没有人出去打工吗?我看村里年轻人还是很多的。”

李先志笑道:

“怎么没有?今年有三四十个年轻人都出去了呢,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我家的那个大儿子小兵,也到江夏市那边打工了。”

说到这里,村里的几个老人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打工有什么好?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种地又不是不能养活自己。

年轻人出去了,这些地交给谁种?”

一位老人抱怨道。

他的话很快引起老人们的共鸣,都在数落着这些“不安分”的年轻人。

李青山并没有插嘴。

这些人的故土观念很强,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想要改变榆树湾的现状,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