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517章 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郑主任笑道:

“老刘说的没毛病,你们兄弟俩的本事,我们都是知道的。”

他指着李青山,郑重的说道:

“但是,给你们更大的发展舞台了,你们可不能反而缩手缩脚的了,这样可不行!

你们制定的帝都方山区发展规划,我看了。做的非常好,但是缺乏魄力,太保守了。”

刘部长笑道:

“看吧,不仅我这么说,领导也是这样认为的。

既然有能力,就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大胆一点,只要你们真的在做实事,就不要怕犯错误。

你们都还年轻,哪怕犯一点错误也没什么的,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是正确的?”

李青山点头受教。

“领导、刘叔叔,你们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其实我有自己的打算的,不然的话,我就干脆待在帝都发改委不回来了。

那边多舒服,干嘛要回来接手霸都市这个烂摊子。”

李青山的话音刚落,头上就被姚志光扇了一巴掌。

“臭小子,翅膀硬了是吧?

霸都市怎么就烂摊子了?不想干就给我滚回帝都去。”

李青山赶紧讨饶:

“老师我错了,我嘴上也没个把门的,您别生气。”

李青山笑嘻嘻的赔罪,又单独敬了自己老师一杯。

在这么多领导面前说霸都市是个烂摊子,也的确有点过分了。

当然了,姚志光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看这小子把霸都市拿出来拉踩,不打他一巴掌实在说不过去。

众人见李青山被自己老师训斥,都在哈哈大笑。

张波和李三笑呵呵的陪在旁边,也不好插嘴,只好不停的给众人倒酒递烟。

姚志光瞥了一眼自己的学生,叹气道:

“霸都市包括整个江北省这几年的发展的确落后了很多,这点我必须要承认。

而且,我也不想找什么内陆省份不好发展的理由,错了就是错了,做得不好就是不好,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所以,这才是把你调回来发展霸都市的原因。”

姚志光跟李三碰了一杯,感慨的说道:

“每次来双河镇,我都能感受到双河镇人民从脸上乃至心里伸出发出来的那种幸福的笑容。

这对于我们这些组织干部是最想追求的东西,我打心里里高兴!如果全江北省的老百姓都能像三哥一样开心,那我死了也值。

青山,咱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三由衷的说道:

“姚大哥说得对,想想几年前咱们李圩村的村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那时候还穷得叮当响,村里就没有几家盖得起砖瓦房的,全部都是土房子,那时候做梦也不敢想今天的生活啊。

现在不仅所有人都住上了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彩电洗衣机了,甚至连小汽车都有一多半的家庭购买了,你敢想?”

张波也说道:

“三哥这话说得太对了,像我们这些年纪轻轻都跑出去做生意的人,最能体会其中的差距。

当年双河乡本来就是全国贫困乡,大部分老百姓过得都很艰苦,李圩村更是全乡最穷的村子。

咱们村子里的光棍也是最多的,因为本村的都想嫁出去,别的村子的一听是咱们李圩村的男孩子,人家死活不愿意嫁过来。

村里面唯一一条通往外面的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根本就走不了路。

咱们村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出外打工去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来了几乎跟那些被废弃的村庄没有任何区别。

就拿三哥来说吧,他也算是咱们村有名的能吃苦也有本事的人,但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结婚,不仅耗尽了一生的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

若不是青山书记的到来,他们家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缓过气来呢。”

“咱们村里人就是这样,种庄稼原本就是靠天吃饭。

一旦遇到结婚生子或者其他喜事、丧事或者生病等等,很容易欠一屁股债,要很多年才能缓过气来。”

张波言辞恳切,就连郑主任都点了点头。

这就是广大农村的现状。

农村的经济基础本来就非常脆弱。

哪怕是稍微有点钱的家庭,一旦遇上大事,很容易直接返贫的。

而且,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谁能保证一家人没有个三病两灾的。

这也导致几乎所有的农民家庭,就没有几家能真正靠着种地实现长久富裕的。

但是,李青山无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现在的双河镇,不仅有大量的工厂企业在招人,不需要离乡背井去打工。

哪怕就是在家里种地,无论是种中草药还是种蔬菜都能实现脱贫。

而且现在双河镇已经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这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

只要不是那种啥也不想干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再次返贫的。

现在,双河镇周边的所有乡镇的人,都恨不得自己也能成为双河镇的居民。

这不仅意味着每年什么也不干都能得到不菲的现金分红,各种福利待遇乃至社会保障,都让人眼馋不已。

李青山以及他的一帮手下们,已经把双河镇变成了一个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天堂之国。

现在,临湖市的其它区域也慢慢赶上来了。

接下来的几年之内,不求把整个霸都市变成双河镇一样,哪怕能达到临湖市一半的水平。

那霸都市的整体水平基本就能跟帝都甚至魔都相提并论了。

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随意的聊着天。

有了李三和张波两个当地人在,基本上能够把双河镇的情况都说清楚了。

这让各位领导越来越震撼了。

双河镇的水平,甚至要比他们能够想象的还要高了很多。

原来,他们在双河镇看到的高楼大厦、乃至现代化的工厂企业、还有那些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等,都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双河镇真正的底蕴还在于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这样的底蕴,绝不是一两年内能够完成的。

李青山为双河镇创下来百年不朽的长青基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