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515章 大棚的利润

李青山没法子,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这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

万一郑主任被那些农村闲汉愚妇冲撞了,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但是,领导既然坚持,那也只能按领导的意思来了。

郑主任说道:

“等下就说我们是张总的朋友,过来玩的,因为没见过这些,所以下来看看。

可千万别说咱们是什么领导,免得耽误人家做事情。”

李青山和张波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几人来到第一个大棚前面,几个农村妇女正在整理着手中的香菜。

一位大妈见到了张波,笑着打招呼:

“小波回来了啊,这大中午的你怎么跑地里来了?家里缺啥,我去帮你薅几把菜。”

说着就要起身去田里摘菜。

张波赶紧止住她,开口说道:

“三婶你别忙乎了,我不是来拿菜的,这不是几个朋友过来玩玩,他们没见过这些,我带他们来看看。”

郑主任等人气势非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不过村里人都知道张波在镇上和城里面做生意,听说生意还做的很大。

对于他能有这样的一群朋友也不算奇怪。

“哎呀,咱们这田里都是菜,有啥好看的?

小波你带你的朋友们去河边的游乐场去看一看吧,那边房子造的漂亮,也好看。”

在村里人看来,淝河的水上游乐园修建的很漂亮,是当地的一大骄傲,来个外人都想让他们去看看。

郑主任笑道:

“那边肯定要去看的,不过咱们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大棚,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指着‘三婶’手里的香菜问道:

“大姐,你手里的香菜就是大棚里长的吗?”

三婶笑道:

“是啊,你们城里人叫香菜,咱们这里喊‘芫须’,就是我家大棚里种的菜。”

香菜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在江北这一带喊芫须的比较普遍。

而且,这是比较贵的一种佐菜,除了很多人吃不惯其中的气味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爱吃的。

她一边说着话,手里的活一点也没耽误,一把一把的芫须被她把好,放进菜筐里。

魏部长问道:

“你这芫须卖多少钱一斤,一亩地又能产多少斤?”

三婶一边把菜一边说道:

“咱们家的芫须用的是农家肥,不用化肥也不打农药,所以长得不大,但是价格要比别人高一点。

我跟镇上的蔬菜公司签了协议的,他们按两块钱一斤来收,我一个大棚五分地差不多能产500斤吧。

二个月种一茬,一年最少可以种五茬出来呢。”

张波问道:

“三婶你家种了十来个大棚,你忙得过来吗?”

三婶笑道:

“这不是隔壁镇子很多人闲的时候都过来帮工嘛,花点钱请人还是能忙得过来的。”

郑主任等人心下里盘算起来,很快就被吓了一大跳。

好家伙,这样算下来,这一亩地一年的产值要上万了!

这也太挣钱了。

这年普通的农村妇女,家里种了十来个这样的大棚,一年的收入好几万,相当可观啊。

普通的乡镇科级干部,一年的工资也就不到两万块。

这大棚这么挣钱的吗?

张波一见几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想差了,在一旁解释道:

“这种香菜看着是挣钱,实际上管理和施肥啥的都要花去不少的。”

三婶说道:

“小波你虽然早就不种地了,这里面的事情没想到你还懂啊。”

在她的解释下,众人才清楚大概的情况。

一亩大棚一年要上两次农家肥,成本大约1000块钱。

种子还有浇灌的水费差不多也要500块钱。

跟她一起干活的几个妇女都是隔壁乡镇趁着现在农闲时间过来帮工的,一年算下来也要花去两千块左右。

一年下来,收成有好有坏,但一亩地大致的利润应该在五六千块。

三婶说道:

“实际上种菜也就比种草药多收个一两千一亩,但是我家地少,我闲着也没事,这才干的。”

她指着身后那一大排的大棚,接着说道:

“那边的大棚都是镇上的蔬菜公司承包的土地,咱们李圩村因为靠近淝河,土地都是沙土,适合种菜,所以被人承包下来盖上了大棚。

蔬菜公司的老板才是真的挣钱呢,大宝马都开上了。”

张波笑道:

“三婶,你家不是也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嘛,怎么羡慕起别人来了?”

三婶笑道:

“那能一样吗?咱们家的汽车也就是十几万的车,人家大老板的车都是几十万的呢。”

郑主任来了兴致,笑着问道:

“大姐,你家还买了小汽车了?”

这太罕见了。

这个年代,大家还都是刚刚完成温饱的阶段。

别说是农村了,哪怕是在城里,除非是做生意的,谁会买车啊。

十几万一台车,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绝对是奢侈品。

提起这个,三婶有些得意。

哪怕是双河镇的居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车的。

“过年的时候买的,我那个儿子在镇上的医药公司上班,他嫌每天上下班骑车太累,非要买一辆。

过年的时候镇里给咱家分了十几万,我种地也能挣不少钱。

现在镇里和村里又不让自己盖房子,所以就给咱家的小子买了一辆。”

张波在一旁解释道:

“村里通了去镇上的公交车,但是很多人还是愿意自己买车,咱们村三百多户,至少有一半都有小汽车了。”

这下子,郑主任和一众部委大佬全都不淡定了。

这汽车普及率也太高了。

一般人家都有小汽车了!

这也太夸张了。

李青山随口问道:

“这个蔬菜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看这里大棚的规模,这个蔬菜公司也不小啊。”

张波回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大约是在前年左右吧,当时李梦宇书记还没走的时候,是他定下来的。

咱们双河镇已经有三十万人,每天的蔬菜和肉类供应量都很大,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靠着小农小户的分散供应,很容易造成价格的波动。

所以在李书记成立了蔬菜公司和肉制品公司,集中生产、集中供应,已经运行了两年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