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488章 造车的风险

第二天一早,众人早早的在酒店吃完早饭,就被二十几辆大巴车给拉出去了。

这是昨天就定好的行程安排,今日一早要带着众人去参观几大上市公司。

因为人数太多,众人特意分了两批次。

李青山和姚新民带着省直机关和省委的领导一道参观。

另外一路,由市长常伟和双河镇镇长年红梅带着市委常委和市直机关、各区县的领导一起参观。

双河镇目前已经上市的公司总共有四家,已经在走上市审批流程,在公示阶段的还有四家。

这些公司目前都是双河医药集团和双河重工集团的延伸企业。

其余的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包括双河轻工业集团、双河渔业公司、双河路文旅集团等等,都还在筹备阶段。

随着李青山等人的介绍,已经带着众人深入企业参观考察,双河镇的实力也点点展现在众人面前。

实际上,光是这四家公司,每年的产值都至少是好几百亿的规模,延伸的子公司。孙公司等等都是遍布各个产业的上中下各种通路。

这样的实力,完全无愧于天下第一镇的名头。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大家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大致了解也就算了。

毕竟这样的成功案例,哪怕是现在的李青山,也很难在其他地方复制出来。

李青山带的队伍,在看完医药集团之后,来到双河重工集团。

当然了,还是李四清亲自带队迎接的。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龚丰对李四清印象深刻。

去年的时候,李四清酒曾经带队支援过琴岛市,当时他特意带了一批钢结构的临时医院材料和一百多名工人过去。

见面之后,龚丰非常热情的跟李四清握手表示感谢。

姚志光也很欣慰,这些毕竟都是他的手下,这是非常长脸的事情。

李四清带人参观了生产车间、最新的研发成果,讲解了产品的销售通路。

众人对重工集团的各项数据已经见怪不怪了。

刚刚在医药集团那边他们已经被深深震撼过了。

重工集团实际上跟医药集团也差不多,都是百亿级的大公司。

产品已经畅销全国,产能和实际的产量都稳居国内前列。

在常规的采访结束之后,李四清请众位领导们到会议室稍作休息。

就在众人以为这就结束了,喝杯茶就可以赶往下一站的时候。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宣传片。

宣传片上在播放军工生产的相关视频。

然后,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专家跟随着电视画面慢慢讲解起来。

原来,这是双河重工集团刚刚成立的一个新的部门,军工器械的研究与生产部门。

随着这位专家的讲解,重工集团已经有哪些产品,在跟哪些部队在合作等等都说了出来。

电视画面的最后,还有现在待开发的一系列产品以及已经拿到的国家相关项目的研发合作任务等等。

众人都是目瞪口呆。

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龚丰也傻眼了。

好家伙,这个原本只是双河乡乡办企业的重工集团,路子已经走得这么野了吗?

甚至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生产任务了?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大家都很清楚,这里面代表的科研水平乃至生产利润,绝对是一般小公司难以触达的领域。

这位专家讲完这些就下去了。

这里面很多东西是需要保密的,不方便说得太细了。

就在众人还在惊叹的时候,电视画面上又出现了另外的一些东西。

一辆类似于跑车一样的玩意出现在电视大屏幕上。

接下来又进来了几个专家,这次是李四清亲自带队进来的。

一位年轻的专家开始介绍起来。

众人这才完全听明白了。

双河重工集团要造汽车!

而且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

这些专家讲的很专业。

汽车产业的发展、现有汽车强国的优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锂电池和氢能源电池的优缺点等等。

这些东西都太专业了,这些领导们都听得一知半解。

但是,他们知道这里面代表的含义!

这绝对是能够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孵化的。

弋江市的姜山这次没来开会,不过他的弋江市已经有了一家汽车公司。

不过弋江市的汽车公司目前只是初具规模,一年组装几千辆汽车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姜山到哪里都必然会提这个汽车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而双河重工集团要组建的汽车公司却和弋江市的那个不一样。

他们不组装车,暂时好像也不准备研发发动机。

专家组一直在强调电池的重要性。

等这位专家终于讲完了之后,憋了一肚子问题的各位省委大佬们立刻便迫不及待的追问起来。

首先是龚丰,他直接问道:

“我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太懂,但我知道造汽车很赚钱,甚至是全世界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都是海量的产业集群。重工集团如果真的能搞成,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整个霸都市,甚至整个江北省都会因此而受益!

但是,这件事太复杂了,想要做成何其困难。”

龚丰沉声说道:

“当年我在琴岛市的时候,也想做汽车的生意,曾经专门找人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

这是要长时间大投入才有可能见成效的产业,绝非其它任何行业能比的。

弋江市的汽车厂我知道,整个弋江市都在全力支持这个工厂,但是想要成规模的话至少也要十来年。

霸都市现在百废待兴,需要投资建设的地方太多了,实在不适合再去搞一个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龚丰的担心不无道理。

众人也都是差不多的心思。

看起来重工集团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很强,资金也十分充足。

但是,如果靠重工集团一个公司的实力,想要去做汽车,那完全就是死路一条。

这里面需要的海量资金完全不是一个公司所能承担的。

殊不知后世那个“乐\/视”的老板,号称造车,搞了一辈子也没搞出来。

就连如日中天的水果公司,在投入了几十亿资金之后,也被迫关掉了造车公司。

大家都知道造车非常赚钱,甚至说它是现代工业领域最赚钱的产业领域都完全没问题。

是完全可以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的。

但是风险也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龚丰说完之后,众人先是看了李四清一眼,随后又都把目光对准了李青山。

李青山摇头一笑。

这就是大众思维的局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