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48章 华夏工程!

李青山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中药厂现在需要支出的就是工人工资和发货的物流费用,有20万就够周转了,100万完全绰绰有余。

他又看向宋金书问道:“那金书这边,你前期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宋金书说道:“前期需要修建大型的仓库来堆放物资,清理应急道路为将来的工程建设打好基础,还需要清理大堤两侧,尤其是外侧部分堆放的杂物和违规建筑。”

“林林总总算下来,需要100至150名工人,都是体力活,工资不能太少。

按每名工人一天20块钱计算,第一个月就要九万的工资支出,后期看进度再增加人手。”

李青山沉吟了一会,开口道:“那就开30块工资,一个月十三万五千块工资计算,先从中药厂支取十五万。”

宋金书赶紧道谢:“谢谢书记!”

别看只增加了10块钱一天,但是这个工资在农民工眼里已经很多了,一个月900块钱,就算是在大城市打工也未必能多拿多少。

而且不用出远门到外面打工,大家应该都愿意留下来。

这也让他招聘工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了。

李青山又说道:“金书你一定要跟年红梅主任多多配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尽量号召更多的人留下来。”

“不仅修缮大堤需要人手,中药厂也需要招聘一批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留在家乡能挣到钱不是更好吗?”

李梦宇也说道:“你们在宣传的时候可以加上一条,我们双河乡中药厂需要大量的中草药。

乡政府鼓励大家种植中草药或者上山采集名贵野生药材,有多少我们收多少,核算下来,绝对不会比出门打工挣得少!”

年红梅表态道:“李书记,我们一定会宣传到位的。”

李青山说道:“梦宇,你考虑一下,成立一个技术支持所。

要帮助种植户购买药材种子,教会他们种植和养护技巧,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李梦宇连忙记下来。

散会之后,众人直接去了李四清的饭店,好好热闹了一回。

……

双河乡的防洪工作轰轰烈烈的大干起来。

李青山之所以这么着急,主要是双河乡底子太薄了。

等到国家的通知一发下来,可以想象所有相关物资的价格都会疯涨。

双河乡有限的资金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实力雄厚的地方,万一因此导致修缮不利,李青山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李青山亲自来到水泥厂现场办公,给原先的50名工人补发了两个月工资,又让人重新招聘了100名工人。

这个水泥厂不管将来会不会关闭,起码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赚钱能力绝对不会差,甚至可以比肩中药厂!

原先的厂长被李青山直接辞退,他自任水泥厂书记,张山任厂长,又提拔了原先的几名技术工人做车间主任。

水泥厂又重新恢复生产。

半个月之后。

水泥厂新来的工人掌握生产技巧之后,水泥厂的产能比原先直接翻一番,足够满足双河乡所需。

如果像中药厂那样人休息机器不休息,24小时不停产的加班加点生产,还能匀出一大半的产能用来出售。

李青山和张山给所有工人开会承诺,工资向中药厂看齐,人均提升20%,大大调动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趁此机会,李青山宣布从今天起,开始三班倒工作制,人可以休息,机器不能停,全力生产!

整个双河乡的生产工作热火朝天,充满生机。

……

1998年2月20日。

李青山期待的国家层面的反应终于出现了。

国家防洪抗旱指挥中心在《华夏日报上》的头版头条上发布正式文章,巨大的标题非常醒目。

《关于加强洪涝灾害防范意识,治理修缮重点河道水路设施的几点意见。》

这是数位国家级的水利、气象专家和国家防洪抗旱指挥中心的领导联合发布的署名文章。

国家计划在长江、松花江、嫩江、珠江等等大型河流治理河道,修缮大堤。

同时在这些河流上游开始疏浚河道、退田还湖,计划在半年之内使这些河流上下游畅通,造福沿岸4亿人口!

预计总投资2000亿,国家财政直接拨款1000亿,剩下的由各地方政府自行承担。

这项规模浩大的国家项目被官方定调为“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守卫华夏民族希望”。

简称“华夏工程”!

文章一出,举国震动!

整个华国上下都在热切讨论华夏工程的战略意义,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

在整个国家经济被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萎靡不振的关键时刻,国家及时出台这项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意义重大。

不仅能修缮水利设施,改善江河通航条件,使内陆地区能够通过水路把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同时通过国家级力量的参与,让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运转起来,带动经济的复苏。

有经济专家预测,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投入2000亿的巨额资金,却可以撬动至少上万亿规模的产业流动!

同时,华夏工程之外,国家宣布投资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一批批重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整个国家都动了起来!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在这篇文章长长的署名中,排在最后的一个不起眼的名字。

李青山!

第二天,正式的红头文件就发到各个相关省份。

所有相关省份立刻紧张起来,快速反应,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

1998年3月1号,双河乡就收到了淮都市和荆山县两级防洪抗旱指挥中心联合发下来的红头文件,明确了双河乡的具体工作目标,负责区域,工作验收标准等等。

双河乡防洪抗旱指挥中心立刻启动,接管所有相关事务!

由于前期准备充足,所有物资、人员、器械等都已经完全准备好。

双河乡在收到正式文件的当天,所有人全部上大堤,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修缮治理工程!

双河乡的反应之快,准备之充分立刻引起市县两级政府、甚至是省府的重视。

各级电视台和报社随后立刻赶到现场,对李青山这个总指挥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赵小兰也代表江北省报社过来了,对李青山进行专访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