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254章 三个重点方向

李青山看向汪星等一众魔都市的企业家,认真问道:

“汪总,咱们不是第一次见了,你也对我们临湖市比较了解。

你来说一说,如果让你选择对不对一个地方进行投资,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汪星没想到李青山会直接点他的名,而且李青山的问题非常不好回答。

如果说得过于笼统,李青山肯定不满意。

如果说得太重,又可能会得罪这位看起来很精明能干的招商局长。

汪星斟酌着词语,开口说道:

“我觉得,公司都是逐利的。”

“如果让我投资一个地方,必须要有足够的回报率支撑。

而且,现在大家手头都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更方便的贷款政策那就更好了。”

李青山点点头。

汪星说的非常直接。

而且站在他的角度,更加方便的贷款政策的确更能吸引投资者。

不过这也不是李青山想要的答案。

李青山看向陈乔天,又点了他的名:

“陈乔天陈总,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陈乔天正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郝明轩所讲的招商政策,没想到李青山突然点了他的名。

这个名震国内的风险投资大佬,好像对他很感兴趣,这让他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

“李书记,我是投资界的新人,对于招商引资更是个门外汉,这不太好吧。”

他本能的想推掉这样的发言机会,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这个商场新人,在一众大佬面前没必要出这个风头。

但是,李青山却没有就此放过他的意思。

“没关系,大家讨论而已,你说说看。”

李青山轻轻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

这下子躲不过去了。

陈乔天无奈开口:

“既然李书记看得起我,那我就直说了。”

“刚刚汪总说的很对,除了招商政策和相关优惠帮扶措施之外,更加有吸引力的资金贷款政策也是吸引我们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这些还都是基础条件!

我认为最重要的条件,是这个城市是否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到底要发展怎样的工业项目。

我的企业是否跟这个城市的长期前景相一致,这才是最重要和保持长期吸引力的关键。”

李青山满意的点点头,这家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李青山笑着让陈乔天坐下。

他自己却站了起来,来到了会议室前面的大型电子地图前面。

“刚刚陈总说的不错,优惠的招商政策,后续的帮扶计划,更加便利的贷款条件都只是基本条件。

我想全国其它地方都一样,只要想招商引资,这些都是必备的基础条件。”

李青山顿了顿,看向郝明轩说道:

“郝局长,这些你做的很不错,我相信即使是霸都市那边,也不会做的比你更出色了。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如果只是盲目的找一些需求资金、没有长远规划的企业入驻,虽然也能快速的提升经济,在政绩上短期内也非常有效。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短视!

这些企业是我们需要的吗?我们是这些企业最佳的投资地点吗?五年十年之后,这些企业跟我们临湖市能不能一起成长?”

“刚刚陈乔天陈总说的就非常好。

一个企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主营什么项目,需要在那个赛道投入主要精力,真正赚钱的项目或者主要方向一定不能跑偏。”

“公司如此,一个城市也应该学习这些优秀企业的经验,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在我们临湖市的发展规划上已经明确了咱们的主打产业和主要发展方向!

我们临湖市只是一个县级市,肯定不能大而全的发展所有产业,这不仅不科学,也不现实。

我们的主要方向就是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新能源产业、白色家电产业这三个方向,这也是我三令五申强调的。”

这是李青山在来到临湖市不久就确定下来的方向,在临湖市市委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战略方向。

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发展,李青山没有那么好高骛远。

他知道以临湖市的工业基础实力,想要快速取得突破,追赶甚至超越那些工业强市,必须要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

电子商务产业是李青山的强项,他的双河资金公司有一大半的投资业务都集中在这里。

新能源则是李青山特别看好这个赛道,这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工业方向。

现在国内做这个的公司还不是很多,正是切入的最佳时机。

白色家电产业主要是想引进一些国内大型公司的生产线或者加工基地,

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解决临湖市近200万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当然,除了上面三点,其实还是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是可以做的。

但李青山明确强调了,其它方向的企业当然也可以做,招商引资进来也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谁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大企业数量太多了。

但是,这些都只是分支,主要赛道的选择一定不能跑偏。

在李青山详细的解释了临湖市的发展规划和将来的主营方向之后,与会的所有企业家们全都听明白了。

很简单,临湖市会敞开怀抱欢迎大家来投资。

如果是上面三个赛道内的企业,能够从临湖市获得的资源和帮扶力度将会非常大。

当然了,其它类型的企业,一些基础政策也肯定能享受到。

李青山最后总结道:

“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规划和构想,能不能实现,还要看机遇和我们的努力。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临湖市欢迎大家都过来投资办厂。

双河资金管理公司也会在你们之中选择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入股,大家共享发展红利。”

李青山说完之后,众人赶紧鼓掌。

其实这些企业家过来参观考察,主要目的就是想从双河资金那边引进一些投资进来。

当然,如果双河资金暂时不愿意投资那也没关系,能跟李青山这个掌舵人混个脸熟也不错。

大家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看的都不是眼前一时之间的得失。

混个脸熟,交换一个电话号码就挺好。

花花轿子众人抬,和气生财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