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233章 双河镇的办事风格

“什么玩意,难道你们真的认为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有实现的可能?”

“你们还讨论上了,这种事情一听就不靠谱,有什么好讨论的?”

考察组众人都在内心腹诽。

不过这些话可不能真的说出来,大家还是要照顾一下李青山面子的。

还是那个第一个站出来的年轻人率先发问:

“李书记,您觉得这件事能做成吗?你有几分把握?”

李青山一愣,随后就反应过来。

是啊,双河镇的工作方式和风格,跟现在的官场作风完全不是一回事。

双河镇的干部们在李青山三四年不断的调教下,已经习惯了他的风格。

只要李青山提出一个想法,不管这个想法多么的激进,看起来多么的不靠谱。

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能做成!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这个方案,并且不断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来帮助李青山考虑一些细节。

反正书记从来没有错过,大胆的去干就完事了。

但是在其他地方,一个想法出来,大家想的是阻力有多大,做不成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做事方式已经深入到骨子里。

这样做事,也许不会犯什么错误,但是发展速度可想而知。

李青山笑着说道: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不同。”

见考察组众人还是一脸不解,李青山笑着解释起来。

“我们双河镇众人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而你们就会!

我们想的是怎么去完成,而你们想的是到底能不能做成,做不成会怎么样。”

考察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是啊,刚刚自己这边人的反应跟双河镇那边完全不一样。

他们竟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李青山在考察组众人都在认真思考,他继续说道:

“我喜欢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因为我们相信能够做成,所以我们才能看见完成之后的美好前景,才会想尽办法去完成它!”

“至于你说的有几分把握,要我说的话就是必须要完成,不存在失败的选项!”

李青山说完之后,考察组众人一片沉默。

他们不得不承认,李青山说的非常具有感染力,描绘的前景也非常好。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李青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去做事的。

过了一会,史可进打破沉默问道:

“李书记,这毕竟不是小事,万一事情跟你想的不一样,投进去的钱全都亏了怎么办?”

李青山说道:

“你们可能听说过双河资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案例,它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风投公司了。

投资都会有风险,这就要看你的取舍,看你能不能承担得起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

对于我们来说,争取把事情考虑的全面一些,把各个细节都考虑进去,努力让风险降低到最小。”

李青山见史可进陷入思考,又接着说道:

“而且我们可不仅仅停留在想法上,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渔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也是最大的私人股东张总,已经转让他名下的其它业务,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到渔业公司的发展上了。而且在仙女湖那边的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等等已经在开始规划和设计,很快就要正式运营了!”

史可进震惊道:

“你们竟然已经正式启动这个方案了?明明你们还没有完全想好里面的各个细节……”

李青山朗声道:

“时间非常宝贵,我喜欢边做边完善细节,在动态中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事情都想的一清二楚了才开始,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就像双河医药集团,如果按照你们的思路,现在可能还只是一个年产值几百万的小型乡镇企业,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

对于李青山的说法,众人内心自然会有所保留。

虽然李青山的做法的确把双河镇发展起来了,但是这种做事风格也的确不是一般的政府干部能够照搬照做的,恐怕很难在全国推广。

李青山没有在渔业公司的问题上多纠缠,直接又说起交通改善的想法的实际效果。

“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我一直都是支持的……”

李青山把他对交通建设的理念和实际运作规划简单说了一遍。

关于这一点,也是争议最小的。

大家都很清楚交通的重要性。

所有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和重要性之分的。

而钱就只有那么多,到底是应该先修路呢?还是先发展企业?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难题!

毕竟两者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选择先修路,可以改善交通状况,但可能会延迟企业的发展;然而,如果优先考虑办企业,则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又会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

达尔文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地方的执政官员。

李青山的办法很简单。

“对于我来说,交通建设是大于一切的发展基础,是所有发展措施的第一优先选择项!

国家这两年投入几万亿的资金来铺路修桥、发展基础设施,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李青山指着双河镇地图说道:

“而且现在双河镇面临的最大发展障碍也是交通问题!”

“我想各位在双河镇考察了这么多天,双河镇的各大企业和民间也对交通提出了要求。

咱们只有2条对外的交通道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双河镇的发展需求:原材料运不进来,生产的东西也运不出去,旅游的人也进不来。

这样下去,双河镇还怎么发展?”

史可进点点头,这些天不管是各大企业的负责人还是商铺的老板,都对交通堵塞非常不满,抱怨声很多。

如果不是李青山前两年就顶着压力修通了国道连接线,那问题只会更严重。

不过仅仅靠一条国道连接线和一条县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双河镇的需要。

双河镇里,年产值几十亿上百亿的大型企业就有三家,年产值几千万到几亿的公司好几家。

这些公司都需要大量从外地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也要发往全国各地。

再加上‘天下第一镇’的名头,外地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交通堵的一塌糊涂,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