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189章 着名的‘反公/知’辩论

李青山不等蔡静反驳,接着说道:

“华夏民族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咱们双河镇以前是国家级的贫困乡,刚刚摆脱贫困不过一两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正是大力发展经济,迎头赶上的关键阶段,怎么能把这些资金再分散下去?”

“这些房子免费发给老百姓居住,不仅能实实在在的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还能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建设这些住宅小区,还能盘活当地的经济,让双河镇的相关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

老百姓也能在工地上工作,同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最关键的是剩下来的钱还要投入再生产,让所有人都有稳定的工作,实现长久的收入增长!

这难道不比短暂的直接发钱更有意义吗?”

李青山的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周围人全都被他折服。

蔡静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只能涨红着脸,低下头一言不发。

李青山继续说道:“我的理想是让双河镇真正的成为‘天下第一镇’!

要给所有的乡镇发展做一个榜样!

而不是只追求短期的效益,只顾眼前利益。

如果只想博一个好名声,我当然知道直接发钱更能让老百姓感恩戴德了。

蔡记者,你说是不是?”

蔡静低下头一声不吭。

这一局她算是彻底的输了。

这一段经典的提问与反驳,被央视、江北卫视以及无数的媒体全部记录下来。

在被有心人上传到网上之后,迅速传遍全国。

无数人被李青山有理有据的言论所折服。

这简直就是经典的‘反公\/知’辩论!

公\/知们的丑恶嘴脸一时间被人人喊打,很快便退出主流舞台。

李青山也因此一战成名,真正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这样年轻、有思想、有能力而且真正愿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好干部自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不过这是后话了,此时的李青山也不会想到他的这番言论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否则的话,他还有更多更犀利的词语可以拿来驳斥蔡静。

论起辩论能力,蔡静这种已经被西方思想洗脑、已经失去自我判断力的所谓公\/知,怎么可能是李青山的对手?

李青山没有再理会蔡静,陪着姚志光随意走进一处小院。

姚志光小声说道:“看不出来啊,你小子口才还不错。”

李青山嘿嘿一笑,心里也颇为得意。

上一世,李青山可是作为自发的“五\/毛\/”,经常在网上跟一些“1\/4\/5\/0”唇枪舌战的。

这种场面经历的多了,对这些人的言论和说话方式已经有预判。

这些人动不动就喜欢拿一些所谓的陈词滥调来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来寻找优越感。

反击这些1\/4\/5\/0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摆事实,用事实来打这些人的脸。

狠狠打脸之后,这些人比谁都更老实!

姚志光随意的跟一位正在搞装修的个人聊了起来。

“老乡,忙着呢?这个小院子什么时候能全部搞完?”

装修工人正在干活,见到院子里突然涌进来不少人,后面还跟着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一下子就慌了。

老百姓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尤其是向他发问的姚志光,一看就是大领导,气质和神态远非一般人可比。

他结结巴巴的小声回道:“咱,咱就是在装……修,这,这个院子……还要七八天吧……”

李青山认出这个小伙子正是李圩村李三的儿子李涛。

上次在李三家里吃饭的时候见过,典型的农民工形象,老实巴交的。

他笑着说道:“李涛,不用拘束,领导问你啥就说啥,领导又不会吃人。”

众人都跟着笑起来,李涛的紧张情绪稍微缓解了一点。

姚志光继续问道:“你是双河镇的人吗?”

李涛说道:“嗯,咱就是北淝河边李圩村的人。”

姚志光:“今年没有出去打工了?你在这边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李涛回道:“以前都是出去打工的,今年村支书说让我们留下来种地,种好地之后还能在镇里的工地上打工。

我爸还包了几个围网养鱼,咱一家子就没有出去打工了。”

他看了一眼李青山,小声说道:“上次李书记还到咱家吃饭哩,那时候我说一个月能挣300块钱,这个月工资又涨了,能挣400多呢。”

李青山笑道:“那不错啊。三哥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李涛赶紧说道:“好着呢,我爸时常说要感谢李书记,说下次还要让你到家里吃饭。”

李青山哈哈大笑:“三哥的手艺的确不错,尤其是淝河大鲤鱼,做的那叫一个地道。”

他转头看向姚志光,笑着说道:“领导,您既然来了双河镇,一定要尝尝咱们的淝河大鲤鱼。

别的地方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我正准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呢。”

姚志光感兴趣的说道:“好啊,不过不能让老乡请客,我自己掏钱买。”

李青山笑着跟李涛告别,随后领着姚志光往外走。

“领导,乡道修通之后,我们很快便成立了双河渔业公司。

淝河的螃蟹、大鲤鱼、麻鸭都是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您尝一尝,给我们提提建议。”

身边的耿波听到李青山的话,赶紧给张波打去电话,让他提前到北淝河边去准备。

等下李青山就要带着省长和各位记者过去考察,他们要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

顺便也把拳头产品螃蟹、淝河大鲤鱼、麻鸭等等全部准备好。

这么好的免费宣传机会,一定要抓住了。

在李青山的不断宣导之下,双河镇的众人现在不放过一点点对外宣传的机会。

这次不仅有省长亲自到场考察,还有央视和江北卫视的记者跟着。

这种宣传机会可不是经常有,渔业公司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了。

张波赶紧答应下来,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了回去。

众人赶到位于淝河边的李圩村的时候,村支书李超和渔业公司总经理张波已经在村口等着他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