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锈钢保温杯

回北京的路上,尤凤霞一直偷偷地笑,王胜文看了她一眼:

“怎么了这是?得了便宜了吧?”

“当然是得了便宜,李厂长送给我很多首饰呢,都是古代宫廷里的。”

“看出来他巴结我了吧?他这些首饰,是在北京那边攒下的,如今来到这里,变不了现,我给了他钱,他拿出一部分送给你,是应该的。

回去以后藏起来,等能戴的时候拿出来戴。”

“嗯,你先替我藏好了,等我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可以吧?”

“当然可以,回到家,你别忘了把后备箱里的钱分出一半来,给郭梅送过去。”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

“我不去,焊材厂家属院我熟人太多,去了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再说了,我总给郭梅送钱,被她赖上怎么办?”

“老公,我有点口渴,咱下车找点水喝吧?”

“吃那个红烧鲅鱼吃多了吧?你看这荒郊野外的,能有水吗?车里有带的西瓜,我拿给你先吃着,如果还渴,那就等到了一个乡镇,再去找水喝,可以吧?”

“嗯,以后你做个杯子放车上可以吧?”

王胜文眼睛一亮:

“还真是唉,我怎么把这么简单的事情给忘了呢。”

说着,停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西瓜和一个不锈钢茶杯:

“先吃点西瓜,等到了乡镇上,涮涮这个杯子,倒上点热水喝。”

“嘻嘻,吃点西瓜就足够了,哪儿来的西瓜啊,我怎么没看到?”

认真看了一下那个茶杯,就兴奋了:

“唉呀老公,你怎么不用那种不锈钢做这种杯子呢,这肯定大卖啊。

这个茶杯,给我行吗?”

“嗯,可以,这个是样品。是拿0.2毫米的不锈钢板旋压出来的。”

女孩儿仔细地看着杯子:

“我怎么看不到旋压的痕迹?”

“傻妮子,能被你看出来痕迹,那就不是成熟的工艺。

有兴趣管这种杯子的生产吗?”

“太有兴趣了,说好了,你做出来必须归我管,还没有一种生产是归我管的呢。”

“跟你说吧,这种杯子是双层的,能保温,有好几种型号,从350毫升算起,500毫升、750毫升、850毫升、1000毫升、1250毫升的都有,说说先从哪一种做起?”

女孩儿便把一块西瓜递进嘴里:

“不就是几套模具的事儿吗,你都做了不就完了?非要说哪个模具先做出来,我就选咱们拿的这个,我感觉这个拿起来很舒服。”

“行,那回去我就开始设计,不过这种东西也可以做玻璃的,夏天喝水,还是用玻璃的散热快,而且泡茶叶的话,看起来也清爽。”

“嘻嘻,就知道我老公厉害,什么都能创造出来。那这个我就先不要了,等生产出来,我用第一个!”

王胜文心想,这几年注视工业发展了,没注意到民用产品的开发,看来也该开发一波民用产品了,民用产品才能更促进工业的发展。

“你再给我块西瓜吃,别光顾着自己吃。”

又一块西瓜塞过来:

“老公,你这么优秀,我真的想给你生孩子了。”

“生孩子还不容易,那你去拜拜泰山老奶奶啊,就在老宅子那儿,别说你不知道。”

“知道了老公,回家先去老宅子,我回去就拜。”

两人边开车边吃西瓜,一会儿功夫,一个西瓜就吃完了,正好走到乡镇,也就停了车下来,找了个供销社,给了一块钱灌热水。

供销社的人当然不会要钱,王胜文没办法,只能给了营业员每人一个苹果,以至于尤凤霞上了车就笑他:

“嘻嘻,赔了吧,十几个苹果,一块钱可多。”

“别那么小气不行吗?人家杯子里还给放了茶叶呢。”

“嘻嘻,你还做了宣传?”

“没有,他们只是感到好奇而已。”

回到北京,直接去了崇文院,让尤凤霞去给郭梅送钱,自己则在原来住的那个房间里,把旋压不锈钢茶杯机器的图纸给打印出来。

然后带着尤凤霞去了老宅子,直接跪拜了泰山老奶奶,然后才回到轧钢厂新区。

周末,和一群孩子,又在老山院闹腾了一天,孟小丽这个女孩儿,对此非常感兴趣,直接和董晨晨留在了老山院。

……

周一的时候,进了试验厂的大门,就把郎**进了办公室,把制作不锈钢保温杯的一系列图纸交给他:

“看看吧,这是一套制造保温杯的图纸,需要你把它做出来。”

郎浪看了一会:

“姐夫,你也是要做炮弹壳吗?这玩意儿不是军工企业才做的吗?”

王胜文蔑视地看了他一眼:

“你小子看仔细了,这可是用的0.2毫米的薄不锈钢板,什么时候造炮弹壳用这个了?你不要疑神疑鬼的,虽然旋压模具差不多,但是这是一种轻型化的设备,和炮弹壳根本不沾边。”

“呦,怎么还用上酸洗了。”

“你个笨蛋,氩弧焊焊缝,不得用上酸洗?”

“怎么还用上抽真空设备了?”

“这不叫抽真空设备,达不到真空那么严重,这是典型的负压设备。抽真空设备至少需要0.98个大气压,这个,只需要0.5个大气压就能实现。”

“这氩弧焊需要加焊丝吗?”

“不需要,反正内部也没多大压力,只要焊好了就可以,而且焊缝那里还要抛光处理。”

“哥,你这到底是要做什么?我怎么越看越像做炮弹壳呢?”

王胜文只能从神识空间里拿出那个保温杯来:

“你小子来看看,这玩意儿是炮弹吗?你怎么老是疑神疑鬼的,早知道就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说,让你开发点民用产品,怎么就这么难呢?”

郎浪拿起保温杯仔细端详着:

“哥,这玩意儿给我吧?我给你弄一套好的茶具来跟你换!”

王胜文一把把杯子夺过来:

“滚蛋滚蛋,茶具我不会自己去买?这玩意儿可就这一套,我还得拿来做样品呢,你拿走了,我以后怎么用来评判你的设备做的好不好?

你们设备做出来的产品,需要和这个比较一下,比这个做的精致,才能通过。”

“那我能不能抽调技术科的人员和我一起做?”

“本来就是交给你们技术科的工作,别让他们都在生产飞机配件的一线了,抽调回二十几个人回来,和你一起研究这种设备,二十多道工序,要做好了也不简单。”

“那这种模具需要几套?”

“冲压模具就按要求做六套吧,不过需要你把抛光用的布轮做出来,咱们以前都是用的砂轮,没用过布轮。

因为杯口是需要和嘴唇接触的,所以要用布轮抛光。”

“哥,我觉得咱们是生产工业用品的厂家,做这种民用产品有些亏。”

王胜文瞪了他一眼:

“你这个想法不对,民用产品才重要,像塑料袋一样,现在普及得多好?

以后你不能纠结于这个,只做飞机配件、机加工设备、纺织机械这些东西,虽然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但是,这些民用产品的开发,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其实还可以做出用玻璃生产这种茶杯的生产线,等你把这个研究好了做出来,你再进行研究吧,那个更简单,因为玻璃保温杯,只需要一个负压封装就可以了。”

“没明白。”

“其实就是做出个玻璃空腔,等玻璃凝固以后,把空腔里的空气抽出来就可以,抽成半真空状态,就可以实现保温效果。和保温瓶一个原理,不过就是把玻璃做厚了,再加上杯口的形状。

很简单的原理,对吧?”

“受教颇深!”

“以后你研究机械,不要单纯研究它的机构,要从原理上先进行分析,一种机构不能实现,只要你理解了原理,就可以试试其他机构。

保温瓶知道吧?你知道怎么检验它的质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听声音就可以了,真空度高的,内部的声音振动就大,一听就能听出来。”

“嘿嘿,这个我还真知道,那我拿图纸走了?”

“走吧,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研制。”

郎浪刚离开,尤凤霞从里屋里走出来,给他倒了杯茶。

“老公,等他们制造出来,说好的交给我管理,对吧?我来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管理过实际生产呢。”

王胜文停下手中的笔:

“嗯,当然可以,你想管就管,我给你安排个新车间用。”

尤凤霞刚想坐到腿上,被他打了一巴掌:

“坐对面去,我正在给你写人员配置呢。”

女孩儿乖乖地坐下:

“老公,你为我想得真多。”

“不是,新行业不得多考虑考虑,像那边那个化工厂的人员配置,我也考虑了很多,这样才能让人员配置更合理一些。”

“你都是按双份配置的吧?”

“当然了,现在社会上就业压力太大,就得靠咱们这些国营企业消化剩余劳动力。

对了,你给尹燕子和乔三丽打个电话,让她们过来一下,回到北京十几天了,就知道在外边浪,也不说过来和我谈谈。”

“人家才没浪,只是不在办公室里待着而已,人家在昌平被服厂,研究那种夏天穿的工作服呢。”

“你快去打吧,不用她们研究,丛芳菲那边,很快就能做出来。”

“嘻嘻,我知道了,是你给她的那种涤纶面料的配方吧?”

“嗯,有一种配方,是可以阻燃的。”

电话打过去一个多小时,俩女孩儿才过来。

王胜文分别拥抱了一下,然后关切地问:

“山东那边,一下开几个工地,有压力吧?”

尹燕子回答:

“有,但是不大,其实亓鲁石化那帮人,已经培养的差不多了,还有胜利炼油厂的一批安装人员。

基本上粗活累活,都由他们干的。”

王胜文点点头:

“好,那山东那边就不要再开新工地了,干完这些,就往西发展。”

“但是苏伯伯不乐意啊。”

“他不乐意也没办法,现在山东已经建了四个化肥厂,总得在农村推广一下再说吧?我看你们都是建设的年产五万吨碳酸氢铵的化肥厂,他们也得配套,植物生长需要三种元素,如今有了氮肥,与之配套的钾肥、磷肥也要跟上,山东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生产钾肥磷肥,没什么难度的。

特别是山东科学院和山东农学院,推广的那种综合施肥法,非常好的,我跟他们陆省长说了,让他们在全国推广。”

“我说陆省长给我们带去的那些蔬菜,品相这么好呢,原来是这样。”乔三丽抱住胳膊说。

“对吧,他们正在试验呢,说明接近于成功了,咱们这种蔬菜大棚,也算是促进了他们蔬菜种植的发展。”

“老公,你是说原来一年一季,现在可以实现一年多季了吧?”

王胜文指了指水杯:

“对,当然是这样。你俩去倒杯水喝!这茶叶不错,放一点进去。

三丽,你说到点子上了,蔬菜大棚种植,确实可以实现一年多季种植。所以肥料就成了关键,另外,还有农药。”

“嘿嘿,所以你就和陆省长在寿光搞了个蔬菜种植基地,对吧?”

王胜文并没有否认:

“对,今年才刚开始建,准备搞三千公顷的集约化种植,目前除了基本建设,化肥、种子、农药、农业机械还都没有完善,要把这些东西完善起来,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尹燕子嘟囔一句:

“那你怎么不在北京搞?”

“北京搞了啊,我老家张家屯那边,他们农林部就搞了一千亩的试验田,这次,山东就能用上他们的经验。”

“那集约化种植基地怎么不在北京搞?”

“北京市没这个条件,一是北京市的土地土质不好,二是北京的自然资源不够丰富,燕子你也知道,这钾肥和磷肥,重量是很大的,总不能从青海省运磷肥和钾肥过来吧。

而山东,就没这个问题,他们自己省内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所以你就让苏伯伯跑到山东当省长,对吧?”

“你别胡说八道,苏伯伯去当省长跟我无关,那是因为人家参与了胜利炼油厂和亓鲁石化的建设工作,国家看他干的好,工作有思路才提拔他的,跟我无关。”

“那你叫我们过来干什么?”

“叫你们过来,是和你们商量一下,把你们那个管道安装公司扩大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成立精细化工厂的事儿。”

尹燕子说到:

“我其实早就考虑过了,一开始让我俩出去锻炼一下,然后把外部的工作都交给岩臣哥管,我俩在家里搞其他的东西,对吧?”

王胜文尴尬地笑了:

“嘿嘿,其实岩臣哥如果在,也会让他过来一起商量的,他不是在烟台搞安装吗,所以就让你们俩来了。”

尹燕子继续问:

“那你说说怎么搞精细化工厂?”

“工艺路线图和设备总图,我都交给慧珍姐和牛丽了,吃完午饭咱们一起过去看看,可以吗?

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生产芳香醇的一套设备。”

尹燕子就打了过来:

“你这个坏蛋,骗我们不懂是吧?生产芳香醇还是简单的设备?那种工艺最复杂,光化工填料就需要几十种呢,还需要近百种合成和分离塔,你说它简单?”

想了一下又说:

“老公,你不会是想制药吧?”

王胜文捂住被打疼的胳膊:

“哎呦你个破媳妇,教给你点本事就想上天,人家慧珍姐和牛丽姐也都知道我想干什么,人家就没打!”

乔三丽一点也不客气:

“切,我看你是装的,我们打不疼的,吃完饭咱们去慧珍姐那边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