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 第四百零五章 多养三个孩子

市工业局的苏局长去了山东搞国家重点工程,工业局当然也不能没人管,局长在走的时候说过,由王胜文主持日常工作。

所以工业局每个月的局长办公会议,是由王胜文组织召开的。当然不能乱说话,这可是敏感时期,一句话说不对,就有可能被打倒。

所以一般来讲,都是听取下边的汇报,至于如何解决问题,都是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私下里谈。

别说,还真有几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是原来从轧钢厂分出去的那个建筑机械厂,根据郭大撇子的汇报,已经连续半年多没有生产任务了。

一个是化工部和纺织工业部都想控制住大兴县那个化工设备试验厂的产品,还派员过去进行监督。

第一个好办,让郭大撇子他们转产地表水钻探打井设备,李林你不是喜欢到处跑吗,和农林部的人去各地跑跑。

第二个就比较复杂了,神仙打架,往往受伤的是小鬼,处理不好还真容易掉坑里。

当然不能参与两个部委之间的争斗,要想办法避开这个问题。

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办法:既然自己阻止不了,那就让形势更复杂一些:成功用一个塑料大棚说服了农林部的杨部长,让农林部也参与到这个争斗中去。

这下就热闹了,一个小小的化工设备试验厂里,竟然有三个部委的工作组在里边缠斗,北京市工业局反而成为了旁观者。

时间久了王胜文就看出来了,其实他们并没有缠斗,他们只是有人想从部里躲出来而已。

只有农林部的人是真过来工作的,因为他们真的往老家张家屯派出了由一些农业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还挺大,有二十多人呢。

一时间玉贵姥爷和冉秋叶父亲,成了村里看塑料大棚的人,工作还挺认真。

王胜文当然知道,无论多乱,农林部是乱不了的,国家需要保证全国人民能吃饱。

当第四个塑料大棚建设完成后,农林部的廖部长,竟然亲自跑过去考察。

好吧,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王胜文成功跟廖部长建立起了友谊,这是到目前为止,他接触到的第一位处于中心位置的大领导。

属猴子的人就知道顺杆爬,王胜文及时拿出了1997年的《农用塑料大棚建设规范》给廖部长看。

领导当然是睿智的,看过以后部长就把这份技术资料给拿走了,至于拿去干什么,并没有透露。

顺便说一句,王胜文是属马的,不属猴。

行吧,我也不猜谜,直接扩大宽幅塑料薄膜的产量,来个囤积。

畜牧局的黄局长黄大哥,也不是外人,当然也要为他做些事儿。

跟畜牧局的一帮饲料专家,一起去昌平区那个易中海当厂长得畜牧机械厂,一起搞“颗粒饲料挤出机”的研发。

经过接近半年的努力,成功研制成功了养牛用颗粒饲料、养猪用颗粒饲料、养鸡用颗粒饲料和养鱼用颗粒饲料的挤出机,让畜牧局的一大批专家,成了“又红又专”的先进典型。

看来,高层的也是知道实际工作的重要性,不然就不会给畜牧局继续投资了。

黄局长当然是不需要投资,他们搞的那个饲料粉碎机,收益颇丰。光是每年从内蒙古运过来的大牲畜,就有两个多亿的价值。

你说人家畜牧局能缺钱?

王胜文这段时间,是和白洁、白丽两个人住在沙河居的,后来南云云非要挤进来。

还是白洁有办法,把她安排成“编外人员”,试用期一年。

行吧,徐晴有了帮手,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有事没事儿就开着车跑到昌平这边汇报工作,和她小姨配合得挺好。

这里要说一下关于颗粒饲料的有关问题。

颗粒饲料加工起来其实并不难,一般都是用“螺旋挤出来”进行加工生产,王胜文之所以要在这个时期把这种东西做出来,仍然是考虑让畜牧业往集中养殖的方向发展。

不说添加了由专家研究的营养成分,仅仅一个容易储存的特点,就能让农牧民们很容易接受。

每家每户每个大队,秋季存一批颗粒饲料,那整个冬季,牲畜的喂养就不用发愁了。

还有就是颗粒饲料也可以很容易添加进大豆、玉米、麸皮、骨粉等添加剂。

研制设备是王胜文他们的事情,推广使用是黄局长他们的事情,畜牧业颗粒饲料的推广,是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始的。

王胜文万万也没想到,他的一个行为,竟然改变了国内一个产业的格局。

其实都是为了白洁做的,昌平畜牧示范区的级别,一下就升到了正处级,手下还有一大批饲料专家。

白洁家兄弟姐妹四个全部进入领导层,一下就成了昌平真正的“豪门”,这让她感到很自豪:幸亏我当时没脸没皮的上了他的床,我小女儿王纯绝对是我们家的福星,小刚、小强,你俩要宠不好你妹妹,我往死里打!

关我的俩儿子什么事儿?人家他俩目前在红星学校,成绩好着呢,已经接近的陈文奎那个水平,就是球打得不行,经常被他韩静阿姨揍。

王胜文同意了白洁让她母亲搬进沙河居来住的请求,沙河居现在有俩婴儿,确实需要有个人专门来照顾。

虽然白洁家挺强大,但是人家白丽兄妹俩并不羡慕,不但哥哥被提拔成了昌平区的区长,就连她自己也在67年底,被提拔成了西城区轻工业局的局长。

西城区你们有没有眼光啊,她一个一米五五的小女人,能领导一个部门吗?

奥,你们选了个叫胡丽娟的人当副局长啊,我跟她不熟,不过我跟百货公司的那个金小云很熟悉,她前几天还往我怀里扑,被我媳妇李小然扭着耳朵扔出去了。

为了当个百货公司的副经理,竟然想投怀送抱,而且你那个当了酱菜厂厂长的丈夫金凯,还说你俩属于近亲结婚,不算,换我来。

傻柱,管好你的下属!

不说其他女同学,目前最想生孩子的人,是南云云。

不会又是个梁拉娣那种女人吧,她俩关系好,肯定被传授了经验。

南云云是个害羞、但是绝对聪明的女人,她跟王胜文在昌平的几位女人,关系都搞得特别好,连单婵婵和单娟娟都替她说话。

有了亲密关系,就有麻烦,当南云云听到白洁吃晚饭的时候,炫耀自己的俩儿子在红星学校学习如何好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吃完饭就拉着王胜文回到了自己家里,当着自己父母的面,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拉到王胜文的眼前跪下:

“正义、大红、光影,你们仨跪着叫爸爸!”

王胜文心想,你们家这是按“正大光明”取的名字吗,看来就缺一个“明”字了。不过还好,一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一看就知道都是很乖乖的那种。

三个孩子叫过以后,哥哥正义说话了:

“爸,我妈说了,你是我们家的恩人,我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王胜文赶紧把他们都扶起来揽进怀里:

“都说说自己多大了。”

“我十五。”

“我十二。”

“我十岁。”

南云云的父亲也说话了:

“王局长,我们家云云命苦,男人死了快十年了,本来跟着她婆婆过的,婆婆去年死了,就被他们那帮兄弟们给赶出来了。我们这边别看她兄弟姐妹比较多,但是没一个嫌弃她们的,你就放心吧。”

王胜文心想,你这老头真会说话,先贬低别人然后再抬高自己,这样做可不太好。

行吧,只要南云云没这毛病就好,我还没听她说过纪区长的坏话,看在你年龄大、眼界窄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了。

想到这里,从兜里掏出两千块钱递过去:

“伯父,谢谢你们照顾孩子们,他们三个,我收下了,今天晚上我就带走,我们那边也有学校,我会安排他们上学的。”

三个孩子一听他说这话,马上就主动跑着去收拾书包,南云云过来抱住胳膊:

“你真的想好了?”

王胜文的声音很坚决:

“想好了,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过于麻烦父母,咱们今天先把孩子接到沙河居,你明天给徐晴打电话,让她过来接孩子们去轧钢厂新区上学,刘岚和秋叶会给他们安排好一切的。”

还没等他们说完话,三个孩子都已经准备好了,王胜文也不啰嗦,直接让他们上了车。

也不知道三个孩子有多高兴,反正回沙河居的路上,叫爸爸的声音就没停过,反而是南云云一直在那儿流泪。

好吧,我天生就是替别人养孩子的命!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对,养着养着,孩子们就认为他才是自己的亲爸爸。

除了宋美淑之外,连年龄最大的王大熊都坚决认为王胜文是他的亲爸爸,因为他知道,不是亲爸爸不可能把带子弹的手枪交给他玩。

行吧,七岁的时候,我刚刚上学就学坏了,还是跟你妈学坏的。

你难道就没考虑过我是对烈士的崇拜?

当然要嘱咐孩子们去了以后要好好跟哥哥姐姐们学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

特别跟他们提了一下小玉玉,因为她最能折腾,如今已经成了在轧钢新区的一个活宝,晚上不翻一阵跟头不睡觉的那种,至于谁是她妈妈,人家早就分不清了,是那个教我跳舞蹈的还是那个给我端饭吃的?不会是我们校长吧?她们可都敢打我的屁股。

不管啦,反正爸爸只有一个,他只给我们带好吃的,也不打屁股。

晚上,南云云努力得自己差一点第二天就没能按时起床。

……

1968年11月份的时候,北京市工业局、农林部农机局、北京市昌平区哥伟会,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

任命南云云同志为昌平区红星柴油机厂厂长。

王胜文和单书记并没有继续兼任,就连白区长也没再掺和。

并没有多少人祝贺她升到了正处级,只有白洁和白丽的一句话:

“来,咱俩一起按住这个浪娘们!”

于是饱受摧残!

王胜文把单婵婵留给了她干办公室主任,没办法,单主任强烈要求的:

我几个孩子都被你带城里去了,你就不能给我留下一个?

更办法了,反正人家单波弟弟在红星学校高中部里,成了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坚决跟他爸爸划清了界限:我周末还得练球呢,回什么家?

气得他妈妈直骂王胜文带坏了他们。

个人爱好而已,关人家王胜文什么事儿?行吧,再练七年,希望你们能参加第三届全运会。

南云云当了领导,当然不会停下脚步,直接从红星试验厂把生产一百马力和一百七十五马力柴油发动机的生产线给争取过来,一下让曲厂长回家养老的希望给扑灭了。

说好了啊,不是农林部农机局给我的那个“农机专家”的称号的原因,我就是纯粹想为国家做贡献。

他的女婿郑世军更是忙得四脚朝天,在昌平到石家庄的这个路线上来回跑,气的他爹郑厂长见面就开骂:你小子有空去城里看看孩子!

看什么看,人家曲姐现在跟着孙伟干机加工,都成了七级铣工了,延庆县那个铝合金挤压成型机,就是人家加工出来。

现在,王胜文一周内,是在老山院住三天,在轧钢新区住两天,在沙河居住两天。

住沙河居是工作需要,宋市长一直坚持待在延庆建设工地,他心里憋着口气:

我一定要把这个大项目搞成功,上级领导不是总说我光会打仗吗,我搞搞工业给你们看,胜文、宋鲁,你俩小子可不能让你丢人现眼啊!

当然给他丢不了人,现在是王胜文准备原材料,宋鲁正和局里的韩处长带领一大帮人往这边运设备,忙得不亦乐乎。

宋鲁哥还真是遗传了他爸的基因,组织能力特别强,没两个月的工夫,就让王胜文派过来的两个徒弟成了他的小弟。

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大院里长起来的。

好吧,又让两个徒弟成长起来,以后这个厂子,就交给你俩管了,千万不能让你们当将军的老爸过来干活儿。

这不废话吗,上阵还父子兵呢,人家不但自己来干,还带着一群将军来干,干完活还一起去钓鱼,气的那个刚刚结婚的小婶婶直骂娘:我怀着个孕,老宋,你不能光让我伺候他们!

行吧,轮到宋鲁哥你媳妇来照顾了,让你乱收小弟,活该!

当上副县长的岳父想让丈母娘过来帮忙,被王胜文制止:韩静快生了,她需要人照顾。

知道他为什么在轧钢新区要那么多房子了吧?都是种算计。

连派往昌平柴油机厂的内弟都是算计好的:跟曲厂长学习得差不多了,就来延庆这边管设备维修保养,我这俩徒弟,哪个教你都可以。

你仨经常扛着枪去山上打猎是什么意思?打到鹿给我送一头过去,我那边有会剥皮的厨子。

内弟很快就被俩徒弟喜欢上了:这孩子不错,个大有劲,一百多斤的鹿背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听说他有个姐在咱们厂里,师傅,要不你去找找?

找什么找,根本找不到,人家躲老山院里生孩子去了。

1968年底,北京延庆县红星铝合金加工厂正式投产运行,厂名是宋市长给取的,厂门口的大牌子,采用的是“伟人体”。

这就是宋市长的厉害之处,人家真有通天的本事。

当然,他跟领导汇报的产值一亿五千万,绝对是骗人的。因为王胜文是按每天三百吨的加工能力设计的,材料的销售价格是三千多块钱一吨。

王胜文的计划是,等这个厂投产以后,用这个厂的收入,在延庆这边建设一个一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每年七十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足够解决北京市北部很长时间的供电不足的问题了。

这个想法,王胜文只是向宋市长稍微透露了一下,留给领导思考的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