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还是五金公司

到了李厂长的办公室,李厂长特意把门销死,王胜文泡了两杯茶,两人开始在那儿认真聊天。

“胜文,这东西产量可以很大吗?”

“当然可以很大,现在在那点空间里只能装一条生产线,要是新厂房盖好了,一个车间就能安排下三条生产线。”

“那就是说咱们每天就能生产三十吨这种管子?”

“李哥,不是这一种管子,可以生产很多种管子,从粗到细,至少能生产十几种,但是常用的也就那么四五种,现在生产出来的这种,是最常用的一种,就是家里的自来水管用的那一种,公称直径是二十的,经常还用到公称直径是25、32、40、50、60毫米的,我们都很容易生产,也就是换换成型模具的事儿,非常简单。”

李厂长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在他心里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这玩意能不能挣钱。

“这东西多少钱一吨,你了解过吗?”

“当然了解过,现在市场上没有卖,都是按计划生产,但是划拨价是六百一十块钱一吨,公称直径是三十二的,细的还会更贵一些。”

“哦,三毫米钢板价格是四百五十五,就是说,一吨能挣一百五十五块钱?”

“对,咱们轧钢一吨是挣大约六十块钱,焊接管挣大约一百五十五块钱,所以一吨钢材在咱们厂,就能大体挣二百一十块钱。”

李厂长有些兴奋:

“那轧钢厂十五万吨的轧钢能力,一年纯利润就是三千多万?”

王胜文摇摇头:

“李哥,你不能这么算,咱们轧出的钢材又不是全部做成管子,管子虽然利润高,但国家不会给咱们这么多生产计划,其他焊接管厂也不能停产啊。”

李厂长想了想:

“对,说的也是,人家的工人也得吃饭。”

“我的计划就是咱们厂每年生产五万吨焊接管,保证红星轧钢厂每年纯利润在四五百万的水平上,这样咱俩才最稳。”

“那你那个试验厂可就不是这个水平了。”

“我尽量把那边的利润控制在每年三四百万,像焊条生产线,是咱们局自己用的产品,我基本上就不让它挣钱,要是卖给其他地方,没二十万的利润,我们还真就不卖。卖给冶金部的设备贵,那是因为他们太有钱,建一座矿山,那钱就像流水一样进来,不讹他们讹谁?机械工业部我们卖的就低一些,利润率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那电风扇呢?他们那边利润高吧?”

“他们肯定高啊,他们利润率基本是百分之五十了。”

“那咱们是不是得控制?”

王胜文摇摇头:

“不但不能控制,还要大力宣传,要让局里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儿能挣钱。其实不宣传大家也都知道,电风扇是个组装产品,他们自己又不生产零配件,所以成本、利润很好计算出来。”

李厂长一个疑惑的眼神:

“为什么啊?”

“张局长不是傻瓜,多少利润他能算出来。咱得用这个利润让他心动。你信不信这边的情况,胡秘书长那边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电扇厂才多少人?年产三万台,利润就是一百五十多万,这可是块大肥肉啊,没人能经得住这种诱惑。李哥你要知道,不到一千人的厂子,纯利润是一百五十多万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比红星轧钢厂高太多了。”

李厂长笑了,笑得很猥琐:

“嘿嘿,你是说拿这个利润把张局长给抬出去?”

“对,他不抓住这个机会,他就完了,以后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

“那这种焊接管不算?”

“焊接管怎么算?生产焊接管必须在轧钢厂的基础上,离开轧钢厂他们玩不转。再说了,焊接管是纯工业用产品,他想管也管不了。”

李厂长放下心来:

“胜文,咱俩是来谈价格的问题的,有点扯远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咱俩还是商量一下这种焊接管的价格问题吧。”

王胜文想了一下:

“我觉得咱们应该以生产小直径焊接管为主,把直径大的那一部分留给其他厂家生产,因为小直径焊接管他们不容易保证产品质量。

所以直径小的要比别人低,直径大的要比别人高,这样才能咱们挣钱,也不把别人的活路堵死。

还有就是,如果他们觉得生产焊接管不挣钱了,那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提供钢管的镀锌工艺,让他们搞钢管镀锌,就是把黑管镀锌成白管。”

“那咱们怎么自己不搞镀锌?”

“钢管镀锌那玩意儿用电量太大,电流一大,保险丝都烧了。所以目前咱们还搞不了,我们也只搞了个小镀锌池做试验用,不能大批量生产。

过几天给你们家按炉子,就用那种镀锌管,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是个啥玩意儿了。

再说了,目前条件下,也不太适合搞得这么完美,真要是有防腐要求,让他们涂油漆或者沥青就可以了,反正埋在地下,又不会看见,不用多么美观。

比如做自来水管用,他们正好可以涂沥青然后缠麻片,既防腐又保温。做建筑上用的钢架管,直接涂油漆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电镀。”

“奥,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既然深加工搞不了,那咱们的价格低多少合适?”

王胜文白了他一眼:

“哥,具体多少咱们说了不算,计划价是国家批准的,你以为像盖楼一样,价格两家谈谈就可以了?我跟你说,这种产品以后就算是标准件了,国家会控制价格的,咱们只能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比如一个运输费用的问题,比别人每吨便宜三块钱没毛病吧。”

“三块钱是不是有点少?”

“哥,不少了,一吨便宜三块,一年生产五万吨,就是十五万。便宜太多,上级领导还以为咱们偷工减料。所以,咱就不谈别的,就谈一个就近生产节省运输费,别人挑不出毛病。”

“那我就按出厂价六百零七块报?”

王胜文点点头:

“可以,让办公室起草报告,细的贵两块,粗的便宜两块,估计上边很快就能给批下来。

其实宋市长他们也想让咱们多挣钱,但是他们也懂,不能把其他厂家的活路堵死。

所以咱们可以写生产大口径钢管,咱们有困难。这样宋市长就会明白咱们已经给其他厂家留了活路了。”

李厂长喝了一口茶又点上一根烟:

“胜文,这次如果宋市长过来参观,你参加不参加?”

“哥,我天天在车间忙着指挥生产,也没空参加啊,你就代劳了吧,你看咱俩这个关系,我参加不参加都不重要,我就在车间里忙活着,领导去了,我就介绍一下产品,还是你和苏局长唱主角。”

“唉呀,胜文,领导来,你总不露面也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建议这次你照相的时候来,最好咱们这个班子都来才好。”

王胜文摆摆手:

“咱们厂是正常生产,不能因为领导来就耽误生产和其他工作,这种风格宋市长会喜欢的,你放心,苏局长在那儿干几天活儿,什么都明白了,那个生产线一开起来,还真就不能随便停,比其他生产线紧张多了,这么说吧,生产线上的工人,真的忙得连抽根烟的功夫都没有。”

李厂长笑了:

“哈哈哈,那苏局长来了会不会累坏了?你小子可得小心点。”

王胜文表示很不屑:

“切!说的什么话,我怎么可能把苏局长累坏了,苏局长要是累了,我让他找你顶上去,反正二十五公斤的东西你也举得动。”

“我躲出去我!”

“行啊,到时候我就跟苏局长说,一干活你就躲起来。”

“王胜文,你!”

“其实也没那么难,就是把二十五公斤的焊接保护剂提到一米多高,然后倒进料斗里,一个小时才倒四袋,然后经常敲击一下料斗,让它们能顺利地落下去。”

李厂长想象了一下:

“奥,才五十斤啊,那可以,我干。”

“嗯,那我就让苏局长敲药皮。”

“啊?敲药皮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拿根管子,在焊完的管子上敲一下,让药皮脱落下来。”

“你看我就说你是坑我吧,这活可就轻松多了。”

“刚才不是你先挑的吗,这么快就反悔了?要不你跟苏局长换换?”

“不换,我就自认倒霉了!我换他不得揍我。”

“这还算你有点儿良心。

这样,你们干活儿的时候,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穿着工作服,灰头土脸的照片,往厂大门口这么一贴,要多光彩有多光彩。”

“我就知道你想坑我,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什么叫坑你啊,写上领导干部带头劳动的标题,要多光彩有多光彩,到时候你弄不脏工作服,我还会往你身上撒一把那种焊接保护剂,那就更加生动形象了。”

李厂长自认倒霉:

“行吧,你随便弄吧,反正国家现在提倡这个,说不定我还能上报纸呢。”

王胜文把身体靠近:

“李哥,这次你得跟宋市长推荐一下电风扇这个项目,要吹得多挣钱多挣钱。”

李厂长有些疑惑:

“为什么啊,不是说咱们以后不管吗?”

“你不吹张局长也会吹,你得配合着他点,你想啊,要是真按咱们设计的路线走,那办公室黄主任就有当副局长的机会了,他有机会,你不就有机会了,最起码弄个局长助理当当吧。

反正又不离开轧钢厂,能在局里插一脚也是好事儿,最起码在局里有了一定的发言权了,到时候有苏局长、黄主任和你,那市工业局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反正我觉得钱局长不会干涉咱们,他是个老好人,这次要是再让他管个局办公楼的基建,那不就都成一伙人了?”

李厂长还是习惯性动作,一拍大腿:

“对啊,这件事儿这么操作就对了,我得跟苏局长说说。”

王胜文白了他一眼:

“你不说苏局长也会明白,宋市长来的时候,他肯定拉着张局长来给宋市长介绍电风扇厂,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嗯,我也这么想,不过黄主任这事儿恐怕有点难度。”

“李哥,黄主任都干了快十年的办公室主任了,他市里没人我不信,他既不是宋市长的人,也不是胡秘书长的人,在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上能干这么长时间,肯定背后也有支撑,只不过这个支撑没宋市长这么硬而已。

咱要是把这事儿给他助力成功了,那以后他的支撑也会向着咱们,这样在市里,苏局长的影响力就更强了。”

“那黄主任怎么知道是咱们给他助力?”

“把张局长给挤走了,咱又不跟他争去争什么,人家心里自然会明白,他可是官场老油条了。

如果到时候你的身份不好说话,我作为年轻人,随便说几句提醒一下。我觉得没那个必要,本来黄主任和苏局长的关系就很铁。”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你再说说你找来的那位技术专家是怎么回事儿?就是那女的。”

“梁拉娣啊?梁拉娣是机修厂的焊接专家,人家出过好几本关于焊接的书呢。

咱们搞焊接管生产线,没有焊接专家怎么能行,挂羊头卖狗肉,你也得有羊头才行。

咱们厂原来连个正儿八经的焊工都没有,咱要是说搞焊接管,人家能信吗?

所以这次我去机修厂就和刘凯刘厂长干了一架,威胁他不给供铜线和焊条,让他们屈服了。

人我直接就给带回来了,准备让她负责管理焊接管生产车间,顺便帮我编制焊接管焊接标准。

你想想,要是焊接标准是我们厂搞出来的,那以后在这个行业,咱们就有很大的发言权了。”

李厂长点点头表示认可:

“那她的生活问题也都解决好了?这样的人才不能亏了人家。”

“人家自己有住的地方,咱就不用操心了。该操心的是她的身份问题,她现在是五级焊工,我想给她转成干部级别,我看今年轧钢厂的转干指标就给她吧,别像刘凯那样不会使用人才。”

李厂长从背后的橱子里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

“可以,两个指标都给你吧,一个给孙厂长的儿子孙伟,一个给她吧,都是正科级待遇。”

王胜文接过文件,也不表示感谢,而是继续谈其他问题:

“李哥,你考虑过产品的销售问题了吗?这种产品,可不像钢板一样,可以摞一大摞,这个体积可很大,上百吨钢管,堆起来可是很大一堆,所以,存放这种产品,必须得有大库房。”

“真的体积很大?”

“真的很大,一根才十公斤,一吨一捆才一百根,一天生产十捆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一大堆。你不信我生产两天,就能摞得比房子高。”

“那怎么办?盖库房?”

王胜文点点头:

“对,盖库房,还是和五金公司合作盖库房,每种规格的钢管都盖一个专门的库房,到时候咱们把货拉那儿去存放,五金公司的人给咱卖,卖了两家分钱。”

“还需要他们五金公司插手这事儿?”

“多奇怪啊,人家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咱用不能派人天天去卖这玩意儿吧,把卖的这活儿交给他们,咱还省心。

再说了,人家物资系统是全国性的,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搞内部调剂,咱只要把货交给他们,销售问题咱就不用管了。

举个例子,咱总不能派人去天津卖钢管吧,人家就行,人家天津也有五金公司,他们自己就调解到那边去了,因为人家和供销社一样,是全国一个系统。”

“胜文,你怎么连这个也了解?你不是干技术的吗?”

“能不了解吗,这次,从广州那边买电风扇的配件,人家那边就是直接让我们把钱给的物资局,给了这边的物资局,广东省物资局就给那边的五金公司钱,所以我知道,他们是全国性调配的,物资是,资金也是。”

“那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是给物资局生产的?”

“也不全是这样,我们还有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关系好的单位,就可以从我们这儿直接拿货,按出厂价拿货,可以不经过物资局。关系不好的吗,就让他们去找物资局,按国家统一价格购买。”

李厂长对钱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这话,马上有些激动:

“弟,你是说这个价格上还有说法?”

“当然了,不经过物资局那道手续,可不就能便宜一些?不过这个批量可不能大了,否则就是投机倒把了。

咱们市里的企业是没问题的,其他地方的不行,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市领导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物资局挣钱,企业也得省钱,要挣钱挣外地的去,挣自己本市的,不算本事。”

李厂长想了想:

“那这个库房?”

“简易库房,不风吹日晒让管子生锈就可以,和物资局一起申请一块地建起来就行,不太费劲。库房到时候我给你画张图出来。

你建好了库房,我再把那几条薄板生产线改两条,咱们也生产角钢,那玩意更简单,连焊接都不用。”

“那市里能同意吗?现在我们这边可都是用的东北的角钢。”

“市里不愿意让物资局的人去找啊,咱给他们每吨便宜个三块五块的,他们得天天跑市长那儿给咱们争取去,他们争来的,可是他们自己白得的钱,能不积极吗?

李哥,你没看石景山那个钢厂现在产量上来了吗,所以四九城不缺钢材了,缺的是钢材的深加工产品,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发展一下。

真要是咱们的钢管用量大了,我还打算搞个新厂呢,红星轧钢厂建个大点的新区,那多有意思?搞基建咱熟啊,对吧?”

一说要搞基建,李厂长的兴趣又来了:

“搞新区?得多大的新区啊?”

“至少也不能比现在的规模小吧?起码得有三四十座厂房,还得建家属区,配套设施一点都不能少,最好能形成一个社区一样的东西,就像东北有些大企业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街道办事处。”

“啊?搞这么大?”

“又不是一下搞起来,慢慢搞呗,每年搞一部分,做个整体规划。

反正咱挣了钱不花,局里也都会给咱们收回去。

你没看到吗,现在市工业局很多企业,都是靠咱们轧钢厂活着,咱们挣了钱,到时候局里拿给他们花,说是资金调配。

都是咱调配给他们,什么时候他们调配给咱们过?”

李厂长点点头:

“是有这么个问题,咱不能总当这个冤大头,是得想点办法花钱。

这样,胜文,你写个整体思路,我跟苏汇报一下,说不定他老人家也想这么干呢,你说是吧。

总觉得苏局长要想再升一步,绝对得搞点大事儿,那咱俩得给他出力啊,小打小闹不行,你说是吧。”

王胜文也点点头:

“我说也是,咱俩不出力谁出力?

那就把我的想法写一下给你做参考,你再增加些内容。

走吧,该吃午饭了。”

“对对对,去吃午饭。”

王胜文回到车间,把手里的文件递给梁拉娣:

“给你转干了,给局里建议的是正科级待遇,和咱们试验厂另一个人一起的,你先看看,等孙伟回来,和他一起去办。”

秦淮茹眼睛一亮:

“和我一样了?”

“对,和你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