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半神之殇 > 第77章 文天祥

半神之殇 第77章 文天祥

作者:唐十翼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12 22:34:59

“太祖皇帝第十一世孙赵孟頫,拜见丞相!”

张哲翰说着精心准备好的台词。

赵孟頫的父亲赵与訔是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和文天祥同朝为官,不可能不认识。开口就说自己是赵匡胤后人,意在拉近距离,消除戒心。

“子昂?你怎么会来这里?你也卖身投靠远廷了?”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如玉,眉清目秀,双目炯炯有神,虽身陷囹圄,却依旧保持着士大夫的高贵。

口称表字,他和赵孟頫是认识的,二人相差了近20岁,他应该是和赵与訔关系不错。

张哲翰正色答道:“山河破碎,晚辈岂能忘祖,愿以文相为榜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并没有说谎,历史上真实的赵孟頫,此时正蛰居在家,吏部尚书夹谷之奇举荐赵孟頫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但他坚辞不出。

看文天祥一脸狐疑,张哲翰问道:“丞相可认识高峰禅师?”

文天祥一震,走到铁栅栏前,压低嗓音:“是高峰上师让你来的?”

张哲翰取出净土佛莲,看着他的反应:“丞相可识得此物?”

“你,你是白莲宗的人?”文天祥盯着白玉莲花,语气中竟有些激动,“上师可安好?”

“师尊在狮子岩闭了死关,晚辈奉师尊之命,代行宗主之事。”张哲翰特意点出和高峰禅师的师徒关系。

文天祥沉默半晌,“你是来救我的?”

“正是。”

“不必了,大厦已倾,君死臣随,”文天祥神情凛然,“我必以死唤起大宋子民复我河山之志。”

历史上的文天祥就死在这座土牢里,张哲翰在来之前就思考过,虽然1282年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拥兵千人称要救出文天祥,但张哲翰认为,副本的意图绝不是让人把他救出去搞事情,逻辑上说不通。

“丞相浩然正气,晚辈汗颜,”张哲翰话锋一转,顺着他的语意说道:“白莲宗数十万众,必承继丞相之遗愿,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是后来《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的话,白莲宗是白莲教的前身,元末红巾军的首领韩山童、刘福通都是白莲教的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说得好!”文天祥神情激越。

气氛情绪拱到位了,张哲翰躬身低头,不再言语,等着后面的台词。

果然,文天祥激动过后,马上冷静下来,“子昂,你过来。”

张哲翰走近铁栅栏,“丞相有何吩咐?”

文天祥把声音压低到只有两人能听见,一字一句道:“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万万不可对第二人说。”

张哲翰心中一喜,不动声色道:“丞相请放心,出丞相之口,如子昂之耳,天知地知。”

“临安城破之前,我去狮子岩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其实是为了掩人耳目。”文天祥继续道,“我当时的身负皇命,带着一支禁军,将大内宫藏藏匿起来,为日后复国做准备。”

“丞相将宝藏藏在了狮子岩地宫?”

“我送进去的不过是最后一批。自高宗之后152年间,九位皇帝皆派人秘密扩建地宫,每朝都在扩大,不断将国库盈余和重要宝物存入其中。”

张哲翰惊呆了,想象不出一个挖了一百多年的地宫会是什么样子。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发达、同时又是军事压力最大的朝代,经济总量占到全世界的60%,却又守不住,藏起来是必然选择。

“先帝自知社稷难保,遂一直往南走,在厓山蒙难之前还放出了宝藏在南澳岛的传言,目的就是吸引元军的注意力,保护地宫。”

“地宫里面是什么样子?”

“我也只是进了宝库,只窥得冰山一角,据先帝说,宝库之外别有洞天,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地宫的设计者是国师赖布衣,机关之妙旷绝古今。”

【赖布衣(1101 - ?),南宋堪舆大师。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岗人。原名赖凤岗,字文俊,又名赖太素,道号布衣子,故称赖布衣,又号先知山人。曾任南宋国师,受奸臣秦桧陷害,流落民间,不知所踪。所着《青乌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

“丞相不是进过地宫吗?如何进去的?”

“我是拿着先帝授予的锁钥进的宝库,完成运送之后便交还给了先帝。地宫锁钥代代秘传,知道的人不多。”

“地宫锁钥是个什么物件?”

“天目茶盏。”

-

狮子岩上一片繁忙景象,几百个僧人正在清理被毁坏的大雄宝殿。

张哲翰走到佛龛前,在下面摸到了一个手柄,轻轻一拧,地上出现一个入口,青石台阶一级级向下延伸。

巨大的石厅空无一人,不知道高峰禅师和王着藏去了哪里,张哲翰走到黝黑的石壁前,伸手抚摸墙上字迹的凹痕,心里在琢磨,《正气歌》是在狱中写的,这墙上却镌刻着手书,高峰禅师是如何拿到真迹的?机关在什么地方?

突然感觉墙上有了变化,仔细一看,手正停留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赋”字上。

整面墙的字迹都消失不见,墙面变得异常光滑,“赋”字的位置出现一个凹坑,刚好可以容下曜变天目一个茶盏。

张哲翰取出茶盏,慢慢靠近凹坑,距离一寸的时候,凹坑发出阵阵蓝光,把茶盏吸了进去。

啪的一声,茶盏严丝合缝地和墙面融为一体,整面墙发出妖异瑰奇的七彩光晕,色彩斑斓,仿佛水底世界。

墙的正中央出现一道直直的缝隙,透出金光。墙面像两扇门一样从缝隙向两边分开,一个比外面的地宫大数倍的地库出现在眼前,整齐地码放着金锭,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刚才透出的金光就是这堆积如山的金锭发出的。

文天祥不是说送入宝库的是“国库盈余和重要宝物”吗?怎么只有黄金?

背后的墙缓慢地合上,曜变天目回到手中。不对啊,黄金自己不会发光,张哲翰仰头一看,地库上面竟然是蓝天白云,那就是文天祥说的“另外一个世界”吗?

张哲翰往上一纵,梆的一声,脑壳生疼,撞在了一层看不见的阻隔物上,跌落回地面。

出不去,也许是幻象。一抬手,一大片金刚橛向上射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全都被挡了回来,落在“金山”上。

金刚橛有“灭障”功能,可破金钟罩铁布衫,它都无能为力的话,其他任何神佚物肯定都别想了,肯定出不去。

正方体六个面,去掉上方,还剩下五个,地上堆满黄金,可以优先排除,那就只剩下四壁了。

但这四面墙也太正常了,正常到找不到任何特别之处,没有门窗,没有缝隙,哪怕是微小的凹坑都没有。

是人做的就会有瑕疵,可真的没找到任何瑕疵,张哲翰几乎摸遍了每一寸墙面,一无所获。回忆着进门的每一个细节,突然有了主意。

取出曜变天目,贴到离墙面一寸的距离,身体掠起,像留声机的针一样,在墙面划过,仔细感受着手中茶盏的力度变化。

在第五圈的时候,茶盏微不可察地吸了一下,张哲翰停下,再次将茶盏贴近墙面,啪的一声,茶盏吸附在墙上。

整面墙发出妖异瑰奇的七彩光晕,色彩斑斓,光洁如璧的墙面发生了变化,变得粗糙甚至凹凸不平,张哲翰松开手,退后几步,打量着变化后的墙。

粗糙的部分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拱门,和大风顶、藏兵洞见过的拱门几无二致,右下方也有一个凹槽,发出一缕微光。

凹槽是八角形的,孔径差不多有一尺,中央有一个凹下去的弧形球面,触感光滑,外面一圈刻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种卦象,显然需要某种东西嵌入。

把茶盏放到弧形球面上会怎样?

张哲翰从墙上取下茶盏,七彩光晕瞬间消失,拱门也同时消失,墙面恢复如初,光洁如璧。

再次将茶盏吸附在墙上,光晕和拱门便又出现。

茶盏离不开石壁,这座拱门的开启物另有他物,不是茶盏。

拱门后面是什么?是个更大的宝库,还是文天祥说的“另外一个世界”?

-

枢密院大门前,五十多岁的佝偻小吏笑容可掬,迎来送往。

一声清咳,小吏一哆嗦,抬起头来。

眼前站着一名汉人二品官员,身穿华丽的质孙服,头戴钹笠冠,身姿峻拔。

赶忙屁颠迎上前去,躬身施礼,“大人何事?”

“你不认识我?狗奴才。”官员骂道。

小吏陪着笑脸:“恕小人眼拙,敢问大人是?”

官员从腰里摘下铜牌递了过去,吐出两个字:“郝祯。”

小吏谦卑地双手去接铜牌,不经意间触到官员的手,触电般一麻,猛地抬头,“张……”

嘴张到一半,眼前一道虚影,劲风扑面,一个比他头还要大的拳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迎面击来,距离太近,速度太快,想躲却躲不开。

“嘭”

一声闷响,脑袋像上了发条的拨浪鼓一样,前后晃荡,五官被打得模糊不清,眉心刺痛,麻痹的感觉迅速向头部扩散。

毒剑!小吏急忙顺势向后急掠,人在空中,进了登载舱。

昨晚玩了那么大一把伏击,还在这里像没事人一样,他可能还不知道张哲翰在逃逸的一瞬间认出了他是谁。

有仇不报非君子,张哲翰这一次来枢密院就是专门报仇来的,一出手就是绝命狠手。

别说已经被轩轾术拉低到了地藏境,强如张蚝,不也在三江邸店遭了毒手,吃了苦头。

进出枢密院的大小官吏全都愣在原地,在他们的眼里,一位二品大员打了门房小吏一拳,这种事太正常不过,一定是小吏轻慢自取其辱,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拳竟把小吏打没了。

“张九思”沿着走廊走了出来,打人的官员已无踪影,低头看了看地上黑色的血渍,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丽春院丁字号房,一男一女正在床上酣战,突然砰的一声,两人的身边多出一个人来。

一个身形佝偻的小吏,满脸血肉模糊,眉心一个洞,正往外冒着黑血。

男人吓得蹦下床去,女人一声惊叫,随即冷静,取出一根银针,在小吏额头上旋转着捻刺,叫道:“快!宁先生中毒了,快去叫蚝先生!”

男人反应过来,赤身**推门跑了出去,女人右手捻刺银针,左手取出一颗药丸,急急塞进小吏嘴里。

红影一闪,“胆巴国师”快步进屋,走到床前,双手按在小吏头部两侧的太阳穴。

眉心的血洞嗤出一缕黑血,乌青的脸色一点点消退,黑血变红,女人左手捂住伤口,伤口迅速愈合。

女人松了口气,抹了抹额上的汗,继续捻刺银针,“和你上次中的毒一模一样,肯定是张翰。”

张蚝松开双手,奇道:“张翰怎么知道门房就是宁用潜?”

“昨晚我听他说,发现张翰正在大街上杀黑水公司的人,手痒没忍住,伏击了张翰。”

张蚝嘴角讥诮:“他不是一直苟得很好嘛,我请他帮忙都不愿意出手。”

叶子楣叹了口气:“他也是被张翰搞怕了,何况他现在还是通缉犯,好歹也是为了你们的人惹上的张翰。”

张蚝没再说话,上次中张翰的毒剑,如果不是叶子楣及时解毒,搞不好已经挂掉。

一个胖大的和尚走了进来,问道:“子楣,怎么回事?”

叶子楣没好气道:“你不是看见了吗,宁先生被张翰袭击了,毒剑入脑,再晚一分钟就没命了。”

祝先生在床沿坐下,伸手去摸翘臀,“我也被他毒剑入脑啊,啥时候再给我解解毒啊……”

“别惹我,烦着呢。”叶子楣拍开他的胖手,“谁能和你比啊,你百毒不侵,还有那么多鼎炉。”

祝先生悻悻缩手,“他不是天极境嘛,怎么这么容易中招?”

叶子楣拔出银针,“肯定是张翰变成谁的模样,让他不小心又中了五五开。”

祝先生惊道:“你是说,张翰会轩轾术?”

叶子楣这才知道“五五开”的正式名称,撇了撇嘴:“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姐就不止一次中招。”

祝先生眉头紧蹙,突然转头对张蚝说道:“不行,必须阻止张翰继续下去!”

-

万花楼丙字号房,地毯上一座金锭堆积的小山,金光闪闪。

张哲翰呆坐在画案前,怔怔地盯着案上的绚烂的茶盏。

早就想到这个茶盏没那么简单,但没料到它竟然会是地宫宝藏的开启物。它怎么会在阿合马手里?阿合马把这东西给桑哥是为了什么?

“之所以我知道怎么找到官窑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是因为这个副本任务我也曾经接到过,没做通。”龚先生说道,“每一次都卡在那道工序上,没完成工序副本就刷新了。”

“那你一定知道这个任务是怎么回事。”

“曜变天目是张弘范在厓山海战之后从太监身上搜到的,阿合马把曜变天目给桑哥,就是让他去查明南宋宝藏的去向。”

“其实宝库只是个门厅,里面还有一道门,需要另一把钥匙才能打开。”

“里面是什么?”

“不知道,目前为止即便是祝先生也没做成过这个任务。”

“也就是说,祝先生杀王着是为了阻止你,而不是阻止我。”

龚先生点了点头:“这不明摆着嘛,主线任务不需要阻止,他什么也不做你也未必完成得了。”

“另外一把钥匙是什么?”

“我只知道和海盗有关。”

“为什么?”

“我查过远廷秘档,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随行十万军民亦相继跳海,但就在这个时候,海面上出现了海盗的舰队,救走了一部分人,张弘范急命追击,只追上了一艘船,曜变天目就是在那艘船上找到的。”

“知道海盗的名字吗?”

“秘档中没有记载,只说潮州南澳岛一带是海盗的集散地。”

“也就是说,只要查到厓山海战的时候谁在南澳岛附近活动,就能找到那支舰队是谁的?”

“对,可惜我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查。”

“那你一定去过潮州。”张哲翰的意思是“你肯定有坐标,可以带我去”。

“去了也没用,找不到任何线索。”龚先生目光闪烁,“如果一定要去的话,你可以让你的相好带你去,我在潮州见到过她。”

柳依依?龚先生说的“相好”自然就是柳依依,张哲翰在怡云馆的事能瞒过祝先生,却瞒不过龚先生。

张哲翰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在杭州春风楼的时候,曾经想用逐日功带走王着,逐日功却失效了,而现在要去潮州,龚先生又让他去找柳依依,结论只有一个:布道者不能带人一起走。逐日功没有登载舱那样的空间,也不需要坐标,它仅仅是基于个体的一种空间折叠技术。和登载舱相比,虽然冷却时间大大缩短,不受威压影响,但同时也有短板,只能自己用,无法惠及他人,是一种很“自私”的技能。

潮州找不到线索,那该从哪儿去找线索呢?

-

“依依,你去潮州做什么?”张哲翰吻了一下白皙的脖颈,问道。

柳依依一颤,妩媚地扭过头:“我还能干嘛呀,吃海鲜啊。”

张哲翰哑然失笑,本以为她会说个什么高大上的理由,没想到如此简单。

女人都是吃货,尤其是漂亮女人。去海边除了吃海鲜还能为啥?

“第一次去可麻烦了,大都到潮州2100公里,副本老是刷新,走了好几次,走一半就被刷新回来了。”

“然后呢?”

“后来呀,一刷新我就先到杭州,从杭州出发就近了一半,这才到了潮州。”

“我听说潮州那边有海盗?”

“那是厓山海战之前的事好吧,元军把海上都扫平了,海盗们都从了良。诶,人呢?”

“郝祯”出现在天衣阁门前,大都最有名的裁缝铺,第一次进副本给陶一山做衣服的地方。

天衣阁后面是一座码头,停靠着数十艘木帆船,上百个脚夫正有条不紊地往岸上卸货。

积水潭码头,从江南来的运粮食的船都停靠在这里。

柳依依不经意说的海盗“从良”,让他脑海里叮的一亮,陶一山曾经说过,元军灭宋之后,收编了不少海盗,用他们打通了海上漕运。

厓山海战救人的是海盗,海盗和海盗是同行,或许只有找海盗才能破局。而积水潭码头就有一个海盗。

张哲翰找了一艘最大的船走了过去,艞板前两个士兵,一看来了个大官,忙站直行礼。张哲翰问道:“张瑄在哪条船上?”

“回大人,就在这条船上。”士兵答道。

张哲翰亮出腰牌:“你去通报一下,中书省尚书右丞郝祯求见。”

张瑄是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从二品,刚好比郝祯低一级,说“求见”是给了很大面子。

也就几分钟,一个彪形大汉从艞板走了过来,拱手道:“郝右丞大驾光临,张瑄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哲翰还礼道:“哪里哪里,张知政客气了,是郝某唐突。”

“郝右丞船上请,公务在身,不揣简陋。”

二人寒暄着上了船,这是一艘上千吨的沙船,船尾凸起的船舱宽敞透亮,一看就是张瑄办公的地方。

“不知郝右丞此来所为何事?”张瑄拿起炭炉上的茶壶倒茶。

张哲翰开门见山道:“奉阿合马丞相之命,调查前朝宝藏。”查宝藏,找海盗,听着顺理成章。

张瑄忙撇清道:“下官在灭宋之前就已归附,还随我大元水军征讨海外,宝藏之事着实不知。”

“据张弘范将军奏报,亡宋之时,潮州一带有大队海盗活动。”

“下官与朱清的势力范围在长江口以北,潮州一带是陈五虎的地盘。”

“陈五虎?”

“哦,陈五虎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姓陈的五兄弟,老大叫陈懿。”

【陈懿(生卒年不详),广东潮州海阳县人,宋元之交东南沿海海盗。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曾奏请封陈懿为右骁卫将军,知潮州兼管内安抚使,得到南宋朝廷的准许。《潮州府志》载:“海阳县人陈懿,兄弟五人,原为潮之大盗,被称为陈五虎,旗下拥有大量海船和部属,以大牙为据点。”陈懿不受同部督府节制,叛附无常,元兵进境,陈五虎依附元蒙,倒戈反宋。《宋史》载,“五月,张世杰将兵取潮州,文天祥提兵自梅州出江西,入会昌县,淮民张德兴亦起兵杀太湖县丞王德颙,据司空山,攻下黄州、寿昌军。丁巳,遇宣慰郑鼎,战樊口,鼎坠水死。八月,宋都统陈懿叛,降元。”陈懿先被元朝封为潮州路总管,后为广东道都元帅。】

只要有名字,非非就能马上找到相应的资料信息。“文天祥曾奏请封陈懿为右骁卫将军”,看来就是这家伙了。

-

“店家,点菜!”

出现在海边小镇的时候,柳依依还挂在张哲翰脖子上,脚还没沾地就开口叫道。

没想到她设置的坐标会在一个海鲜摊档的长凳上,还没睁眼就闻到了碳烤生蚝的香味。

沙滩上放着十几张木桌和板凳,都坐了人。四棵椰子树之间,用很厚的布拉起的一个布棚,香味就是从里面传出的。

店家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柳姑娘,今儿带男朋友来了?真帅!”

听到“男朋友”三个字,张哲翰本能就要动手,柳依依按住他,对店家柔声道:“还是老样子,加一倍的量。”

“好嘞!”店家转身进了布棚,柳依依轻声道:“他就是个苟着的天行者,没有威胁,别动不动就杀人。”

张哲翰环顾四周,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美不胜收,“这是什么地方?”

“南澳岛,广东最美的岛屿。”柳依依指着对面,“看见海岸了吗?那就是潮州路所在的海阳县,你要找的海盗就在那边。”

“南澳,这个名字好现代。”

柳依依嘴角翘了翘:“切,这个名字和澳洲没半毛钱关系,1500年前就有了,‘澳’的意思是‘可泊船的海湾’。”

“你这么到处乱跑,柳姨不知道吧?”

“她知道了就不好玩了。”

店家开始一盘一盘端上来,青口螺、生蚝、螃蟹、虾、海胆、海茄子、鱼,堆了满满一桌。

美丽的眼睛亮了起来,纤纤玉手忙得不亦乐乎,“我就喜欢来这个摊摊,现代人做的海鲜在元代绝对是降维打击。”

张哲翰抓起一只大螃蟹,“他就不怕被看出来?”

“也就是我来他才怎么做,你看看其他桌,都是古代的做法。还有啊……”

柳依依突然愣住了,半张着小嘴,看着他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