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 第364章 三杰之首,伏念

“先生他,算起来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曾与他谋面了。但是,从几位师兄那里听闻,先生的身子骨倒还算是颇为硬朗的。”张良面带微笑地缓缓说着,目光看似随意却又隐隐透着深意。

“不过啊,毕竟岁月不饶人,像先生这般年纪渐长,人一旦变老了,便会常常不自觉地回忆起往昔的那些人和事来。”张良轻摇着头,似乎感慨万分。

他这番话语说得云淡风轻,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却是若隐若现、似有若无。究竟哪些是真话,哪些又是故意为之的暗示,这一切恐怕就得靠李斯自己去揣摩和判断了。

然而,有一个事实却是毋庸置疑、千真万确的,张良确实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未曾亲眼目睹荀子本人了。

想当初,新郑之乱刚刚落下帷幕之时,由于他被秦国列为重点通缉对象,一时间风声鹤唳,处境极为艰难。

即便两位师兄向他保证,小圣贤庄定能保他安然无恙,但生性独立的张良又怎会愿意平白无故地给他人添麻烦?

尤其是像小圣贤庄这样备受瞩目的地方,本身就是与世无争,为天下学子求学的地方,若是因他而无端招惹来秦国的关注与麻烦,那可真是罪过大矣。

正因如此,在之后漫长的日子里,张良一直辗转于各个地方,漂泊不定。

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探寻到能够抗击强秦、光复故国的有效之法。只可惜,尽管他不辞辛劳、踏遍千山万水,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放眼当今天下,就连实力雄厚的楚国,在面对秦国如狂风骤雨般猛烈的攻势时,也是节节败退,难以招架。

最终,楚国的都城寿春竟然也不幸沦陷秦国手中,这无疑让张良原本就沉重的心愈发感到绝望和无助。此刻的他,不禁心生沮丧,仿佛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丝毫希望之光。

在那一场大战之中,墨鸦、韩非以及卫庄先后遭遇不幸,命丧黄泉。

随着组建逆流沙的两位核心人物的离去,曾经威震一方的逆流沙也如同风中残烛,几近名存实亡。

昔日里笑语嫣然的紫女,如今却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她常常将自己紧闭于屋舍之内,鲜少外出,仿佛对世间之事已心生厌倦,不再愿意过问分毫。

墨鸦离世之后,仅余下白凤孤身一人。尽管他并未选择退出逆流沙,但也是终日浪迹天涯,漂泊不定,其行踪飘忽难测,无人知晓他究竟身处何方。

由于群龙无首,内部人心惶惶,许多原本就意志不够坚定的成员纷纷作鸟兽散,各奔东西。

与此同时,张良在历经种种波折后,最终回归到了小圣贤庄。

此时此刻的逆流沙已然风光不再,一片凋零景象。

在这艰难困苦之际,唯有赤炼依旧坚守着逆流沙的名号。她带着想法简单的无双鬼,苦苦地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逆流沙,试图让它在风雨飘摇中继续存留下去。

只是,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他们又能够坚持多久。

听着张良与李斯这两位风云人物的交谈,周围原本就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变得嘈杂起来,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要知道,张良可是被誉为三杰之一的人物,他在这临淄城中那可是声名远扬,备受众人敬仰和尊崇。

许多人都知晓他本是出身于韩国,还曾亲身参与过那场惊心动魄的新郑之乱。然而,现如今的他却成了秦国官府通缉的要犯。

不过,这些齐国人可并不把秦国的律法放在眼里。他们认为,秦国的律法在自己的国家里根本行不通。

毕竟,只要齐国所颁布的王法未曾判定张良有罪,那么在他们心目中,张良便是清清白白、毫无罪过之人。

所以,当看到张良竟然大摇大摆地现身于此,也没有人会觉得有丝毫的惊讶或者不妥之处。

在张良面带微笑地引领着李斯踏入庄内之后,众多怀着求知**的学子以及好奇围观的百姓们,如同潮水一般紧跟着涌进了庄里的广场之中。一时间,原本宽敞宁静的广场变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然而,没过多久,那些纯粹前来凑热闹的吃瓜百姓脸上便露出了失望之色。

原来,李斯刚一进来就被张良直接带入了庄内更为隐秘的区域,而这些地方通常都是不对外人开放的。无奈之下,百姓们只好驻足于广场之上,眼巴巴地等待着,心中暗自叹息。

尽管如此,广场中的气氛依然热烈异常。众多学子围拢在一起,专心致志地聆听着大儒们精彩绝伦的讲学。他们时而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时而交头接耳低声讨论,完全沉浸在了学识的海洋当中。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则焦急地等待着有关李斯此次拜访的最新消息传来。

不过,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却也隐藏着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他们趁着场面混乱之际,妄图借着这个机会窥探一下小圣贤庄内部神秘的布局结构。

而秦然则巧妙地利用周围人群作为掩护,成功地避开了庄内仆人们警觉的目光,悄悄地朝着庄子的深处摸索前行。

秦然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能够避免与那位德高望重的荀子正面相遇,凭借自己的身手,即便中途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状况,也能够安然无恙地全身而退。

庄内,李斯见到了接待他的三杰之首,伏念。

两人点头示意,交谈起来。

不过所谈之事,多为学识,李斯多次想把话题引到秦齐两国的议事之上却都被伏念巧妙的化解了。

事实上,小圣贤庄对于李斯的态度之所以会出现前后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其最关键的因素正是在于张良以及伏念二人各自所持有的立场与态度。

当张良获悉齐国竟然主动向强大的秦国提出了平分天下这一匪夷所思的提案后,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绝佳时机已然降临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