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74章 玉山胡家村(二)

“李队长,你好。在下航空委员会下辖衢州总站玉山分站站长,免贵姓吴。”

“吴站长,可能得麻烦你把飞机藏好,别被小鬼子的侦察机发现了。”李航对着眼前的这位少校行礼后,便叮嘱了一下。

“李队长放心,我们这里早就有准备。”三十多岁的陈站长显然不慌张。

这也跟玉山机场的情况有关。

玉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赣闽浙三省交界的交通要道,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

有着江南水陆交通要道的玉山,自然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2年“一二八”淞沪之役爆发后,国民政府开始意识到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于是从1933年开始陆续在浙江西部地区的丽水、衢州、江西玉山等地建设机场用以备战。

玉山机场就位于玉山县城东北3公里的五里洋,机场总面积达300多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11月杭州笕桥机场沦陷,杭州空军总站改为衢州空军总站,兼管江西玉山机场。

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从安徽皖南屯溪迁到江西上饶,玉山自然成为当时东南五省(江、浙、皖、赣、闽)的战时指挥中心,其战略位置十分显着,而位于抗战之前沿的衢州和玉山机场亦成了东南战局之重心。

在这种情况下,玉山机场就在今年初进行了扩建,总面积扩大到2450亩,并开辟了一条隐蔽跑道。

但因为太靠近前线,所以玉山机场主要担负汽油补充、炸弹存放以及紧急迫降等任务。

随着玉山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后,日军也加大了对玉山的空袭力度,特别是针对玉山机场更是狂轰滥炸。

这也是为什么要开辟隐蔽跑道的原因。

李航和周志凯的飞机降落后就隐藏着,从天上看也看不出有飞机存在。

“李队长,这是机场驻防部队的胡连长。他就是本地人,你要去什么地方,找他就行。”吴站长随即找来一个上尉连长。

“胡连长,这位是空军第23中队上尉副中队长李航,空军第五天王,击落日军差不多二十架飞机了,很是厉害。

他这次来玉山,是想去找个人,你就负责充当向导,同时保护李队长的安全。”

玉山机场本就不是空军驻地机场,自然守军也不多,一个连的部队加上地勤人员这些也足够了。

“胡连长,你好,这次可能要麻烦你了。”李航行了一个礼认真说道。

“你就是李航?居然这么年轻,早就听说过你的威名。”看到眼前这年轻人居然是之前报纸上报道的李航,胡连长也很惊讶。

“胡连长言重了,都是打小鬼子。要是没有你们,我们恐怕连个起降的机场都没有。”李航笑了笑,并未自傲。

“李队长要找什么人?可记得那人的住址?我是北边的婺源人,但婺源周边的开化、玉山这些县的地方都很熟。”胡连长笑了笑,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挺有信心的。

“叫胡学昌,家住玉山县胡家村,他是教导总队的一名上等兵。”

“学昌?你找他?他已经死了啊!”胡连长有些惊讶。

“胡连长认识他?”李航有些意外,但想到两人都是一个姓,不禁好奇,“胡连长跟胡学昌是一个地方的?”

“那倒不是,不过也算是远亲吧。婺源、玉山、开化等地的胡姓人,不少都是一个宗族出来的,最早都是在婺源,后来就到处开枝散叶。我跟学昌都是出自明经胡氏,只是隔了很多辈。”

“明经胡氏?明经是跟古代科举那个‘明经’有关系?”

得知胡学昌老家所在的胡家村距离机场也就十几公里,李航当即决定就出发,争取天黑前赶到胡学昌的老家。

胡连长也很重视此事,带着一个班的人随行。

现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为新四军后,这些山上也没其它武装,至于土匪,在之前多次围剿和反围剿期间,想要活下来也难。

不过地方武装倒是挺多,地主老财有点钱都会买几条枪防身。

胡连长倒是不担心,他对附近几个县都很了解,那些有实力的地方武装也都打过交道,也不担心会有不开眼的来招惹他。

因为没有车,也缺骡马,又没自行车,一行人就是走路去的。

十几公里,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而已,倒也不算多远。

路上无聊,李航自然就问起了明经胡氏的由来。

“李队长说的没错,的确是那个明经。我们明经胡氏的始祖就是在五代后唐时期考上了明经,从此创建了我们明经胡氏。

婺源一直有个明经书院,现在都还在。”

“还别说,我跟李队长还算是家门。”

或许是无聊,也或许是其它原因,胡连长也开始了侃侃而谈。

“得,连长又开始了。”

“我们都听腻了。”

一旁的周志凯听到随行士兵的吐槽,有些疑惑,“胡连长,你姓胡,我们长官姓李,你们怎么会是家门?”

李航也很疑惑,这一点他倒是不知道。

胡连长笑着解释,“旁人听了是觉得有些不解,但在明经胡氏内部一直都有‘李胡是一家’的说法。”

“看来是有缘由的。”反正走路无聊,李航也就好奇听听其中渊源。

“这个说起来就得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的。我们明经胡氏的始祖本来是大唐的皇子,后来流落到明间,因为是被一个胡姓的老人胡三公养大,所以一直就姓胡。

不过等等我胡姓始祖知晓自己身份时,大唐已经灭亡,念当年抚养其长大的义祖胡三公,所以一直就以胡为姓。

还留下‘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复宗’。”

看到胡连长在那里侃侃而谈,李航能感觉出对方言语间的骄傲。

毕竟那可是大唐皇室后裔,虽说大唐灭亡了一千多年了,但在人面前吹牛时还是挺有面的。

李航感觉这件事有些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他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的。只是时过境迁,‘明经胡氏’已经延续千年,加上始祖有训和大唐早就没了,也就没人提改姓为李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