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429章 反击的希望(三)

老周也能理解李航的心情,随即看向王竹,“王院长,这款飞机的产能如何?”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三天可以生产一架。”王竹当即脱口而出。

“这么慢?”李航有些着急。

今天都多少号了?

岂不是整个六月,就只能生产4架?

这也就只能装备一个小分队而已。

“我的李副司令,这是一款新飞机。”王竹无奈说道。

“可很多零部件是可以通用的。”

“话是这么说,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一些零部件需要单独加工。还有那两挺12.7mm的机枪,现在产能也不行,都影响着这飞机的生产。

除非你愿意用7.62mm的机枪。”王竹白了一眼对方。

“那还是算了。7.62mm机枪的威力不行,要是能都换成12.7mm的航空机枪就好了。”李航有些不知足。

“你多给我几个月时间,我就能给你想办法把机头的两挺机枪也换成12.7mm的。”王竹把问题抛给了李航。

李航听闻也没办法。

这款飞机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

所以并不是很完美。

相比于d型,E型虽说性能好了,但毕竟换了发动机,也不知道新的发动机稳定性如何。

老周也支持王竹,“李航,暂时就这样了,这款飞机加快生产进度。”

于是众人就把目光看向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毕竟第三飞机制造厂才是负责生产这款飞机的。

“可以让第二飞机制造厂也加入一起生产。他们对d型的生产已经进入正轨,生产E型不是很难,应该可以很快上手。

更重要的是,第二飞机制造厂位置隐蔽,比较安全。”一旁的毛帮初则是提了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可以,到时候让第三飞机制造厂派人协助第二飞机制造厂改装生产线。”

听到几位高层三言两语就把制造任务分给一部分给第二飞机制造厂,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厂长自然有些不舒服,可他却反对不了。

“等回去,我就让周志凯他们来开这飞机回去训练。”着急的李航恨不得现在就把飞机开走。

不管好不好,总比没有好。

“你急什么?你的人又不熟悉这飞机性能,等我们的试飞员飞过之后再说。最好是第一批的四架造好了再来。”看到着急的李航,王竹不禁觉得好笑。

倒不是嘲讽什么的,只是看到李航这个模样,挺有意思。

“那不用,两架两架来。早几天开回去,早点就能训练适应。”李航可不想等四架一起,太浪费时间了。

王竹见状也有些无奈,他也不理解李航为什么那么着急。

虽说是担心日军有新飞机,但不是还没出来吗?

不过他也告诉了李航另外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用R-1830-57发动机(1180马力)设计建造的原型机很快就要出来了。

这可是王竹的得意之作。

糅合了之前民27式的优点,再做了一些改良,相信会有更好的性能。

“什么时候能试飞?”李航着急问道。

“你也太急了吧?刚把一款新飞机给你,你现在又惦记新的?喜新厌旧也不是你这么做的。”王竹有些无语了。

“你不说,我也想不起这事。”

“行,倒是怪上我了吧?”

“老王,咱俩的关系,不至于。那就不问这事了,发动机串联的事搞定没有?”李航问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发动机串联不是要以为是什么偏门,而是历史上二战各国都喜欢做的事。

比较着名的就是莱特旋风1820发动机,属于九缸星型发动机。

然后这个发动机单排减成7缸,叠一起就是14缸的R2600发动机,就是b25轰炸机的发动机。

若是不减缸叠一起,那就是18缸的R3350发动机,b29的发动机。

霍克二、霍克三用的发动机就是怀特R1820,伊16用的m25发动机就是这款发动机的苏联生产型号。

然后m25发动机直接不减缸叠一起,就是m70\/m71发动机,图四轰炸机的发动机;若是减缸的话就是m82\/ASh82发动机,拉系列和图二轰炸机的发动机。

这就是为什么李航这么在乎这发动机串联技术。

因为m25和m25V发动机,他们都能生产,毕竟民27式c型战斗机就是这款发动机。

这要是搞定了,不仅先进的战斗机能有发动机,轰炸机这边也不用担心了。

而且要是学老美的话,还可以把飞机发动机安坦克上。

估计二战也就老美有这么壕。

当然,这种两发动机拼一起的技术不是特别难,毕竟你都掌握了发动机技术了。

只是这种技术并不是大家都认可,没听说还能这么玩的,尤其是在没什么发动机工业的中国。

王竹听到这话,张了张嘴,半天都没说出话,随后才勉强吐出几个字,“你当我是神仙吗?

你许愿,我都能满足你不成?

真当发动机串联那么容易?

两年内你是别想了,基本上不可能。

这得发动机技术吃透了才行,苏联人和日本人都没见得掌握这种发动机串联技术。”

“我这不也是为了能解决自己的发动机问题吗?”李航一脸认真,“你想想,我们要是搞定这技术,轰炸机和更厉害的驱逐机不就有了发动机吗?难道老王你不想造出世界一流的驱逐机和轰炸机?”

李航只能给王竹打打鸡血,毕竟能解决发动机的问题,就能少很多事。

就说即将面世那款战斗机的发动机R1830,这已经算是单排发动机的极限了。

而且一旦美国参战,想要买发动机可就不容易了,最好还是自己能生产最好。

毕竟风冷式发动机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好掌握的,更麻烦的液冷式发动机就别想了,没那个技术实力。

风冷式发动机想要获得更大的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单排变双排,省事,还简单。

“你就知道用激将法。但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的发动机技术很薄弱,先把目前的发动机技术吃透了再说。

还有个问题,就是制造发动机的材料,你可得想办法,我们没法自产的。”王竹提醒着对方。

“只要你们能搞定技术,原材料这些我来想办法。”

听到有希望,李航自然有干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