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209章 计划出国(四)

“李航,这些是我们需要的。。。”

就当王竹带着几名研究所的高层进来时,正好看到李航和常惠一起看过去。

从王竹等人的位置看过去,便觉得李航二人靠的很近,所以眼神就有些怪异。

眼前这个女子长得的确漂亮,相比于那位名声在外的陈大小姐更具韵味,只是容貌上有些不足。

王竹等人虽然没见过陈露的真人,但却是见过相片的,可以肯定眼前这个女子并不是陈露。

都说美女爱英雄,李航绝对能当得起英雄之说。

所以有年轻女子喜欢李航,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王哥。。。”

看到王竹,李航没有称呼其的职务。

“你这里有客人?”王竹疑惑地看着两人,倒是没注意李航对自己的称呼。

“李先生,既然你有客人,小女子就先离去了。”常惠自然知道这种场合不能等李航主动下逐客令,所以就主动起身告辞,还可以让李航心中留下一丝愧疚。

“常小姐,不好意思,有空再聚。”对于常惠的知趣,李航很满意。

“李先生客气了,也多谢李先生的小礼物。”说着常惠扬了扬手中的一个银色的佐罗打火机纪念款,然后跟王竹等人点了点头这才离去。

本来常惠还以为王竹等人只是李航的朋友,毕竟几人都穿着西装,看不出身份。

等她出了门,才发现并不是这样。

有着两辆黑色轿车,都是美国产的,但明显有一辆轿车是高档货,另一辆要普通些。

轿车虽然虽说在成都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最重要的还是车子旁边的几名士兵。

看到常惠的时候,几名士兵都有些惊讶,手也下意识放在了腰间的手枪或者手中的冲锋枪把附近。

这些警卫人员是给研究所配备的,不过并不是没人都有,而是王竹等几名重要的负责人。

倒不是浪费人力物力,而是有这个必要。

别看现在飞机制造水平不咋地,但好在零式战斗机出来还有一年多,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有准备时间。

这样一来,人才的安全就很重要。

别工作开展顺利的时候研究人员被小鬼子暗杀了,那就亏大了。

所以成都航空研究所的重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就配备了警卫人员。

王竹是上校,同时以副所长负责整个研究所的事务,本来就该配备警卫人员。

那冲锋枪虽然差,只是mp18这种老式的花机关,但又不是用到战场,作为警卫人员的随身武器还是够用的。

在离开李航那宅子的院子后,常惠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卫兵,这才意识到刚才进来的那几人身份不简单,只是不知道是谁。

他们在成都的时间才几个月,不可能把很多情报都能搞清楚。

而且中**队的溃败也让小鬼子的情报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国府这边因为前线败退,很多机构和人员撤到西南大后方。

原本负责打探这些机构和人员的情报人员瞬间就没了目标。

而小鬼子原本在西南的情报人员一时间也不可能都掌握那些搬来的机构和人员情报,目前就是这么个困境,需要缓冲一段时间或许才能恢复正常。

“李航,刚才那妙龄女子是谁?我看姿色不错啊。”

“隔壁的邻居,据说是之前从上海逃难过来的。”李航笑着解释。

“李航,如今这未婚妻不在,你这耐不住寂寞了?”

“别乱扯,真的没什么。”

面对李航的解释,屋内其他人根本不信。

“好了,说正事,这些八卦,后面再谈。”王竹这才开口,众人就认真起来。

此次王竹着急跑来,无非还是想要把所里以及第三飞机制造厂缺的东西告诉李航,让后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从美国购买一部分回来。

面对研究工作,众人自然就围绕那些急缺的设备这些讨论起来。

“李航,这清单上的东西有些多,我们也不是都要。要是可以,把上面的这些买回来就行。”王竹也知道所里罗列的清单太过吓人。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可能要七八十万美元。

虽说知道李航在北美有些关系,但前不久才捐了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机器设备,如今面对价值近百万美元的设备,能不能有余力捐赠都不好说。

李航看了一下清单,有些惊讶,视线在几人身上流转,最后落在了空气动力组组长王士倬身上,“所长,王组长,你们这是要建发动机生产车间?”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李航在清单上看到了一些可以用来造发动机的机器设备。

“李航,发动机才是飞机的核心,有一台好的发动机,造出一架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并不难。而我们目前不能造发动机,只能靠外购,若真的大规模生产飞机,发动机的供应问题必须要解决。”王士倬解释了一下。

这位也是一个大佬,虽然不如王竹资历老,但却是25年从清华毕业,28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非常懂航空工程。

“所长,你们打算仿制哪款发动机?”李航有些好奇。

王竹不禁苦笑,“就知道瞒不住你。我们是想先仿制苏联的m25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性能还行,生产工艺也不是特别难,要是我们能仿制成功并生产,至少可以有自己的发动机用。

不管驱逐机是否需要m25发动机,但我们可以把其用在研轰1型轰炸机上面。”

研轰1型轰炸机就是研究所正在进行的工作。

目前飞机组分为三个团队,分别对教练机、驱逐机和轰炸机的研究。

教练机这边的团队人最少,因为李航自己造的那架飞机就是合格的教练机。

驱逐机研究团队人最多,毕竟已经有了成就,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并不是研驱1型驱逐机不改动就换新的发动机。

因为第一批建造的驱逐机肯定不会多完善,这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并改进。

就像那两挺7.62mm的机枪的设计就有些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