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949章 宗禄干系天下安(四)

隆庆中兴 第949章 宗禄干系天下安(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其实对于高拱的这个想法,朱载坖是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宗室人口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人数上,对朝廷的财政不造成大的影响,但是朱载坖也很清楚,庞大的宗室人口也需要有个出路,不能说仅仅是简单的让他们去应试或者说从事其他行业,那无异于将他们送上死路。

朱载坖很清楚,这次宗禄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事项就是给这些底层宗室找一条出路,让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能够自力更生,不必让朝廷供养,这才是能够解决宗室问题的办法。

朱载坖认为,底层宗室生活困顿,又没有一技之长,贸然将他们推向社会是不现实的,朝廷必须有步骤有条理的解决宗室问题。

参考先代的制度,必须要给底层的宗室找一条出路才行,朱载坖就此事向群臣们询问意见。

徐阶和李春芳等人提出了一个看法,就是在各王府宗室子弟设有宗学教养,其名粮诸宗,及无名粮庶宗愿入儒学者,与民间子弟一体考试,使得底层宗室能够科举入仕,不再设置限制。

这点当然是可以采用的,不过朱载坖也很清楚,即便是如此,能够通过科举入仕的改变自身命运的宗室肯定是寥寥无几的,大明的科举,进士一科不过三四百人,举人一省乡试又能有几个,指望底层宗室们以科举改变命运,这是很难得。

不过朱载坖肯定是要支持设立宗学的,不仅要开设四书五经等科目,还有就是算术等能够实用的科目,同时一些能够中秀才的宗室也可以留任宗学,也算解决一部分底层宗室的生计问题。

而且朱载坖还表示,宗学所用的钱财,由内承运库和亲王们一道承担,宗室入学,不仅不收学费,还要提供伙食,现在大明,只要能够读书认字会算术,找一份饭吃还是比较容易的。

同时要开放四民之禁,允许宗人从事各种职业,还有就是宗女问题,比起宗人,底层的宗室女处境更加堪忧,由于贫困,她们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给她们准备嫁妆,这就导致她们的出嫁成了一个大问题,甚至由到死没有嫁出的极端例子,朱载坖和内阁、部院大臣商议了之后,决定凡是宗室女出嫁,可以从内承运库直接领取一份嫁妆,作为对宗室的补贴。

还有就是清丈个王庄的田亩之后,可以从中拨出一部分,分给愿意放弃将军身份的宗室,作为补偿。朱载坖和重臣们商议之后,这次的宗室改革,以大幅度减少宗室人数和放宽对宗室的各项的禁令为主要的方向。对于亲王、郡王们,主要是以与皇帝的亲缘关系作为是否降等承袭的条件。

而郡王以下,对于将军们,则是采取鼓励他们放弃宗室身份,自谋生路,将军以下则是彻底开禁,允许他们自谋生路,当然朝廷也要采取措施,帮扶这些宗室们,使他们能够自力更生。

这样一来的话,宗室的数量就会大幅减少,朝廷就可以摆脱数量庞大的底层宗室,大幅度减少宗禄。朝廷供养的对象就主要是亲王郡王们,亲王的数目几乎不会有什么大幅度的变化了,主要就是太祖亲封的亲王们和历代先帝册封的亲王们,数量并不会有太多,唯一可虑就是郡王的数量。

因为按照大明祖制,亲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儿子们都要封郡王,而大明这些亲王们有一贯能生,以开封的周王为例,周府最称藩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几五千人,这么庞大的郡王数量,一样也会对朝廷的造成沉重的负担。

面对这个问题,臣子们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变更册封办法,只有亲王嫡子才能封王,庶子只能封将军,这样一来的话也可以减少郡王的数量,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宗禄永额。所谓宗禄永额就是将宗室们以府为单位,由朝廷和藩王们商量出一个额度来,不管日后该府的宗室人数如何增加,总归就是这么多的宗禄。

朱载坖倾向于采用宗禄永额,这样的话对于朝廷的财政是最安全的,而且也可以不改变大明的祖制,至于多几个郡王少几个郡王,其实对于朱载坖来说不怎么重要,只要不影响朝廷的财政就行。

高拱还提出一个建议,就是严格藩王的继承,大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藩王无子,就要除国,一些宗室为了继承藩王的爵位和特权,便经常以属近要求袭爵,也有藩王过继其他宗室子弟,来保证爵位的承袭,高拱认为,自此之后,朝廷要严格亲王的继承制度,凡是亲王无子,就要坚决的除国。

如嘉靖四十三年肃王本支绝嗣,作为旁支的辅国将军朱缙?以属近为由请求继嗣,这种事情是决不能允许的,包括过继他人子弟来,也要经过朝廷的批准才行,不能随意袭爵。

朱载坖深以为然,表示同意,随后问道:“这厮已经袭爵了吗?”

徐阶说道:“陛下,他自嘉靖四十三年起,就多次上疏请求袭爵,但是先帝未曾准允。”

朱载坖随即说道:“肃王本支既已绝嗣,就当除国,这厮要是再不消停,送凤阳高墙去!”

朝廷对于宗室制度的改革基本已经讨论完毕,下一步就是礼部制定的相关的则例,择机发布了,在地方的藩王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些事情,藩王们分成了两派。

如晋王、代王、韩王、沈王等府,他们本就地处贫瘠,宗室人口又多,朝廷的宗室新政对于他们来说就比较友好,虽然丧失了土地特权,但是御赐的土地仍然是可以部分保留的,而且朱载坖也明确表示,改革之后,宗禄不允许拖欠,由地方官府和朝廷共同负责,这样的话,对于这些藩王来说,实行新政时有利的。

而蜀王、靖江王等则是坚决反对,原因很简单,他们拥有庞大的土地,一旦实行新政,他们将会损失巨额的地租,这不是宗禄能够弥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