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785章 忧危暂解朝局难(二)

隆庆中兴 第785章 忧危暂解朝局难(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暗叫不好。胡宗宪看似通过请辞的方式狠狠的打了徐阶的脸,实则这一巴掌是抽在了嘉靖的脸上。

嘉靖是何等样的君主?极度自负,自尊心极强,容不得他人对他忤逆,胡宗宪的这个行为显然已经令嘉靖极为不满了,虽然现在由于东南的情况,嘉靖不得已要安抚胡宗宪,但是朱载坖却是很清楚,恐怕一旦倭寇平息,嘉靖就会拿胡宗宪开刀。

李春芳等人也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李春芳当即向嘉靖上疏,请求对胡宗宪加以申斥,但是嘉靖以倭患未平加以拒绝。

朱载坖只得在府内和讲官们一道商量对策。现在嘉靖并没有同意徐阶向严党追赃的这个提议,但是徐阶未必会就此罢休。朱载坖希望还是和徐阶聊聊,让徐阶放弃这个想法。

朱载坖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胡宗宪,在地方当惯了督抚,现在时受不得一点委屈,恐怕日后要步张经之后尘。”

朱载坖对于胡宗宪的这个做派实在是很无奈,胡宗宪中进士之后,先任知县,随后就一直担任御史,然后从巡按御史骤升巡抚,然后升任总督,胡宗宪没有什么京官的任职经历,基本上都是担任地方的巡按和督抚。

这就和张经一样,养成了胡宗宪目空一切,蛮横无礼的性格,胡宗宪认为自己现在**阃外,手绾兵符,些许言官的弹劾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他能够平定倭寇,一切事情都好说,更何况他还向嘉靖进献了白鹿,胡宗宪认为,嘉靖肯定是要回护自己的,但是胡宗宪对嘉靖显然是不太了解。

嘉靖最为厌恶的就是臣子威胁他,任何臣子敢做这个事情,就肯定会被嘉靖重点打击的,嘉靖在这个事情上绝对不会宽宥的,胡宗宪这次就是拿东南抗倭的大局对嘉靖加以威胁,虽然现在嘉靖对他是温言安慰,但是等到东南安定下来,嘉靖不收拾他才是怪事。

李春芳也说道:“胡汝贞这是自寻死路啊。”

朱载坖说道:“胡汝贞还是有本事能干事的,让他没了下场,日后还为朝廷出力啊。”朱载坖对于胡宗宪还是很欣赏的,他和现在大明的很多官员不一样。胡宗宪眼界开阔,敢想敢干,而且对于东南士绅们,胡宗宪根本不放在眼里,是把好刀。

李春芳说道:“殿下,这事还有时间,徐阁老那边是不是还有交涉一下。”

朱载坖想了想说道:“此事就拜托给李师傅了。”

李春芳笑着说道:“此臣之分内事也!”

李春芳第二天散衙之后亲自到徐阶府上拜会,徐阶当然知道李春芳所谓何来。上次徐阶希望就此事得到嘉靖的支持,但是嘉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完全的支持徐阶,嘉靖的态度也很明确,徐阶搞钱,这是可以的,但是要是为此搞得朝局混乱,互相攻讦,那嘉靖绝对不会容忍的。

正是摸清了嘉靖的心思,李春芳才好上门谈判,徐阶在书房接待了李春芳,徐阶问道:“子实此来,可是有事?”

李春芳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徐阶当然知道李春芳是来干什么的,现在嘉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所欲李春芳当然敢上门和徐阶摊牌了。

徐阶心中怒极,但是面色还是风轻云淡的说道:“子实,眼下国步艰难,太仓空虚,子实有何妙计?”

现在朝廷的财政困难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情,在徐阶看来,不去抄了严嵩等人的家,恐怕是很难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银钱,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徐阶一直主张要清算严嵩的原因之一,但是很显然,不光朱载坖不同意,嘉靖对此也不是很赞成,这就让徐阶没办法了,李春芳既然上门,徐阶当然要把这个问题扔给李春芳,既然不对严嵩下手,那朝廷的用度总是要解决的吧?

你李春芳怎么办?这个确实是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既然不能从严嵩的家产着手,那能够打主意的地方也就不多了。李春芳首先和徐阶一起分析起太仓的进项来,除了田赋等常规收入之外,太仓库的收入还包括漕运折银、折草银、盐课银、象马牛房及内府十库的折色银等收入款项。

田赋只能尽可能的加紧催征,保证如数解运太仓就算侥天之幸了,余盐银经过鄢懋卿的整顿,比之之前增加了四十万两,每年能够有一百万两,这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还有就是之前为了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方钝任户部尚书的时候,曾经提请将大江南北起俵备用马匹改征改色二年,每马一匹银三十两,以一半解太仆寺买马,一半解太仓给军,从嘉靖三十七年开始。

现在朝廷用度再次不足,李春芳建议再次将该项马匹折银征收,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得银四十五万两,也算一笔不错的开支,还有之前为了重修三大殿的摊派的工料银尚有结余,可以从工部节慎库中加以挪用。

这些都是一时应急之法,徐阶问道:“子实,有什么长远之法。”

说实话,徐阶自从当了这个首辅之后,天天就是为了银子在发愁,太仓就没有充裕过的时候,现在不光是太仓空虚,朝廷还欠着一屁股的债,九边的京运年例银,河南、山东、山西由于本省留存不足,也需要朝廷接济宗禄,要银子的奏疏每天都堆满了徐阶的案头。

徐阶也不是没想过请嘉靖开内帑,但是每次都被嘉靖加以拒绝。

李春芳说道:“首揆可知道殿下在天津办的铸币厂?”

这个徐阶是知道的,当时为了筹建这个铸币厂,还从宝源局抽调了工匠前往天津,但是徐阶也不知道这个铸币厂一年能够铸造多少铜钱,而且这些铜钱都是直接解运到内承运库去的,所以徐阶一直没有关注这个地方。

李春芳笑着说道:“阁老,下官得知,嘉靖六年,陛下曾经下诏北京及南京工部被命一起补铸嘉靖制钱并将其送往太仓库以备支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