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759章 烽火熊熊映京华(二)

隆庆中兴 第759章 烽火熊熊映京华(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对于俺答来说,这次他好不容在蓟镇破口而入,虽然不能重演嘉靖二十九年的辉煌战果,但是起码也要有所斩获才行,现在俺答破口入关,不但没有斩获,反而是损兵折将,这对于俺答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他原以为自己破口之后,官军会和之前一样惊慌失措,坚守城池,可以让自己深入大明内地劫掠,没想到官军的各路援军来的如此之快,使得俺答根本不敢深入内地劫掠。

对于现在的局面,打来孙也是十分窝火,本意俺答破口之后,自己能够跟着进去趁火打劫一番,没想到白跑一趟,毫无斩获,这点让打来孙极为不满,自己之前为了接应俺答,自己折损了数百人,可谓是蚀本了。

在打来孙看来,既然不能有所收获,就该立刻撤军北返,但是打来孙当然可以撤军北返,但是俺答还有一万余人丢在滦河以西呢,要是现在撤军,这一万余人就是官军案板上的肉了,他也不愿舍弃把都儿这个心腹,所以俺答坚持先留在此地,接应把都儿。

第二天,把都儿来到滦河岸边,准备渡河,在俺答和打来孙的大军之下,唐顺之当然不敢主动出击,把都儿率领剩余的五千余人渡过滦河,与俺答汇合。

打来孙这个时候向俺答要求撤兵,在打来孙看来,现在官军的各路援兵已经陆续抵达了,再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所得,不如尽早归去,才是真的。

俺答当然也有些退意了,只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想他俺答,也是蒙古雄主,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都在俺答的控制之下,之前对大明用兵,也是连战连捷,结果近年对大明的战事一直不顺,好不容易这次从潘家口破口,准备大展身手,结果攻遵化不可,取三屯营不成,破关多日,无所斩获不说,还损兵折将,这样俺答怎生不气恼。

但是紧跟着把都儿而来的,就是马芳所部的一万余官军精骑,同时从辽东赶来辽东总兵吴继爵部也已经越过迁安,向潘家口赶来,三路官军对俺答形成包夹之势,俺答虽然不愿承认,但是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这次恐怕很难再有所进展了。

打来孙、黄台吉等首领也力劝俺答撤兵而去,俺答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当即撤兵而去,放弃了潘家口,唐顺之随即率兵收复潘家口,同时向京师报捷,俺答退却。

这次俺答的入寇,对于大明和俺答来说,都算不上什么胜利,从大明来说,自嘉靖二十九年以来苦心经营,投资数以十万计的蓟镇边墙,面对俺答的进攻,居然还是不能守住,而且欧阳安这样总兵级的将领阵亡,也充分说明了蒙古人的野战能力之强。

而对于蒙古人来说,就是胜利吗?显然也不是,虽然打破了边墙,但是蒙古人损失数千人,并没有掳掠到相当的财物,对于蒙古人来说,这次入寇是蚀本的。

唐顺之的奏疏抵达京师之后,群臣这才松了一口气,嘉靖下令京师解严,入卫各军回归本镇,同时拨出内帑,赏赐入卫的官军,严令唐顺之修复边墙,严守蓟镇。

既然俺答已经退却了,那对于朝廷来说现在的事情就是议功议罚了,这可是科道的那首好戏。言官们纷纷踊跃发言,痛陈厉害,首当其冲的就是兵部尚书杨博、蓟辽总督唐顺之,言官们认为他们作为本兵和蓟辽方面之臣,应该为这次俺答破口承担责任。

同时负责督修蓟镇边墙的原巡抚蓟辽兵部侍郎吴嘉会也被言官们弹劾了,言官们认为吴嘉会巡抚蓟镇期间,侵冒公款,偷工减料,所筑边墙,随筑随倒,致寇乘虚而入。也是这次俺答破口的原因之一,同时欧阳安作为蓟镇总兵,指挥失当,处置乖方,以致俺答破口,虽然已经战死,但是仍然应当追究责任,剥夺其的谥号等。

对于言官们的弹劾,嘉靖也作出了一些反应,兵部左侍郎吴嘉会下诏狱,由锦衣卫详细侦查他在督修蓟镇边墙的过程中是否有贪墨的行为,杨博、唐顺之各降一级,以观后效,欧阳安既已战殁,不予追究。

同时,嘉靖再次拨款,修整各镇边墙,发银九万三千八百两有奇于山西镇、十二万三千七百两有奇于宣府镇、发银十五万两、太仆寺马四千七百匹给蓟镇官军,补充损失。

群臣们正在忙于追究责任或者互相甩锅时,户部尚书贾应春以疾乞致仕,贾应春实在是干不下去这个户部尚书了,他不但请求致仕,还向嘉靖上疏痛陈现在太仓的情况。

贾应春在奏疏中称:两淮余盐银七十四万两解部,于今未及半年,库贮银仅余八千余两。而各边之年例、铺之货价、折俸之绢布、军营之刍豆盐米、所稽迟而未给者不与焉。焉国储至此可为寒心日者!

现在太仓空虚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贾应春实在是无力解决此事,嘉靖也不得不准允他致仕,同时下诏令廷推户部尚书。

而徐阶则是密疏向嘉靖推荐南京户部尚书马坤为户部尚书,而嘉靖并没有对此作此反应。现在朝堂上,随着俺答的退却,对于大明的官吏们来说,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但是朱载坖却并没有放过此事,他问讲官们:“自庚戌之变以来,俺答每岁南犯,九边几无宁日矣!修葺边墙,耗资不下百万两,每岁九边京运年例,亦不下百万两,而俺答之扰,无岁不止,官军年年入卫,空耗钱粮,朝臣竟无一策一制敌乎?”

面对朱载坖的问题,几位讲官们也不知道说什么,现在大明官场的主流意见是,反正俺答是每年都要入寇的,官军只要将俺答挡在边墙之外,就算大功告成了。

对于这个看法,朱载坖嗤之以鼻,修了这么多年的边墙,俺答略一用计,不还是破口而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