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717章 运筹帷幄羽檄急(二)

隆庆中兴 第717章 运筹帷幄羽檄急(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无逸殿内,嘉靖正在翻阅朱载坖的荐章,看完了朱载坖的荐章,嘉靖问道:“内阁怎么看此事啊?”

严嵩说道:“陛下,授李成梁以援剿总兵,出征辽东,臣等以为可行,只是汪道昆出任经略,徐阁老以为不妥。”

严嵩当即就把徐阶给卖了,嘉靖当然知道严嵩的想法,只是问道:“徐阁老怎么说?”

徐阶还是重复自己的看法,说白了就是认为汪道昆的资历不够,不足以担任经略这样的要职,还是建议任命汪道昆为辽东巡抚。对于徐阶的想法,嘉靖只是笑笑。

徐阶的话有道理吗?有一点道理,汪道昆毕竟只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到现在才不过入仕十余年,就跻身部堂大员之列,确实是有些过于快了。

但是徐阶的小心思嘉靖一样也很清理,现在徐阶已经视这些部堂的位置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当然不愿他人来分一杯羹了。

嘉靖问道:“汪道昆历任何职?”

严嵩随即向嘉靖介绍了一下汪道昆的情况,历任行人司行人、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南直隶督粮参政、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汪道昆的履历还是丰富。

嘉靖于是说道:“朕看汪道昆多在兵部任职,对于兵事应该也算了解,用人不必过于拘泥成法,就加汪道昆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

嘉靖一锤定音,将此事敲定下来,也算是了结了一件大事,当然嘉靖也给了徐阶一点面子,本来以往常的惯例,出任经略的职务应该是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或者兵部尚书,嘉靖还是降了半级,毕竟以汪道昆现在的品级,加官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已经算是超擢了。

既然嘉靖积极做了决定,严嵩赶紧安排翰林院拟好诏书用印明发,随着诏书的明发,朝野终于明白了,大明现在要调集重兵,收拾辽东的叛逆了。

当然大军出发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大军所需的粮秣要提前转运,户部尚书贾应春现在头大的不行,一面先从太仓转运部分粮秣向辽东去,一面催促在淮安府的漕粮迅速起运,一面要求东南的海运漕粮也立刻起运,直接向辽东转运。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马草,除了辽东本地和附近的储存之外,更多的是直接从朝鲜就近购买,这些事情还需要礼部出面协调。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兵部还要调发各路援军到蓟镇集中,同时还要传令辽东总兵李成梁拣选辽东的精锐,同时作为大明的好狗,朝鲜当然也要出兵助战。

而且朱载坖也想去看看吴惟忠部的水平,这可是吴惟忠按照戚继光的练兵方式练出的六千精锐,兵员都是从陕西和九边挑选出来的,而且配备了大明现在最先进的火器,之前朱载坖令天津铸炮厂铸造三磅、四磅青铜炮,已经成功了,朱载坖准备大批量铸造的时候却被嘉靖制止了。

嘉靖现在要利用从倭国运来的铜料大量的铸钱,以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所以铸炮显然被放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虽然朱载坖多次争取,但是嘉靖仍然下令,岁铸火炮不得超过五十门,且主要用于装备京营和御马监,剩余的铜料都要用于铸钱,以资国用。

不过好在还是拨给了朱载坖部分铜料,朱载坖下令天津铸炮厂以三、四磅炮为蓝本,研制重炮,主要是12磅的野战炮和大威力的舰炮、岸防炮,但是有关吴惟忠的兵练得到底怎么样了,朱载坖心中还是没有底。

所以朱载坖想借此机会,再次前往天津,检阅参战的官军,同时举行操演。朱载坖的密疏上去之后,嘉靖也有些无奈,朱载坖的思维总是和大明现在官员们不一样,总是有些别出心裁。

朱载坖在奏疏中称:此操于场既熟,仍出郊野村落地方,随村落实操,临时方无差错。若操于场不操于野,终未见实境,临时仍是不合彀。若不先操于场辄操于野,则人无程式, 众多惑乱,亦不可得如意。

朱载坖的意思是要进行对垒之练,即对抗性的演练,因为朱载坖很清楚,这两万官军从各地调来,彼此又不熟悉,李成梁又不是什么宿将,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威望镇压这些从九边来的骄兵悍将,肯定是要经过一番磨合的,否则互相之间相互掣肘,反而对战事有不利影响。

而且和之前不同,之前是冷兵器为主,因为兵种少, 各兵种之间的专业配合需求并不十分突出。火器产生以后,兵种多,火器优劣明显,各兵种之间亟需协同训练以提高各兵种之间的协调能力、配合能力以更好发挥作战威力。大军作战还是要相互配合才能获胜。

而且此事在大明还是有先例的,永乐十八年,为了震慑西域的异族,成祖举行大阅,集中精心挑选的官军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以及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约10万人参演。整个阅兵持续将近1个月,展示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等战术,震慑了西域的异族。

朱载坖以此为由,要求恢复成祖旧制,在天津操演,以振奋军心。

嘉靖有些无奈,不由得对黄锦说道:“他非要把天捅破不成吗?”

现在文官们对于朱载坖热衷于兵事本就十分敏感,他们可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武宗皇帝,朱载坖这般的行径,很容易引起文官们的反弹,但是嘉靖也知道朱载坖说的确实有道理,调集来的士卒都是九边的精锐,李成梁若是不能压服这些骄兵悍将,那是要出大乱子的,这帮九边的丘八爷,闹起事来可不是好玩的。

此事也确实是个问题,嘉靖于是御批朱载坖到天津代天视师,查看调集来的各部,同时发内承运库银二万两犒赏士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