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683章 河海争端难措手(八)

隆庆中兴 第683章 河海争端难措手(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而对于眼下的治河问题,朱载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朱载坖认为治河要注重实地考察、尊重河流天性、因地制宜、统行规划,持之以恒。

现在朝廷的衮衮诸公,都在用奏折互喷罢了,他们真正对治河又有几分了解?治河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大明官场现在的气氛就是急功近利,党同伐异。即便是治河之臣有心认真治河,但是往往只要出一点差错,就被言官弹劾去职,言官们根本不管治河的严峻现实和难度,往往都是风闻言事。

部分人视河工位肥缺,想要上去大捞特捞,导致河工大臣经常难产,朱载坖在奏疏中称:总河之缺,屡推至十人矣,尚未蒙点,中外惶惶。 此一官者,非一人所易为,亦非人所乐为,推而不点,诸臣之幸,非国家之福。

河工繁复,短期难见成效,主事官员频繁更换,极大地影响治河效率,也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也使得朝廷无法真正的判断治河之策是否有效。

而且现在官场的风气就是因循苟且,互相包庇,朱载坖仔细查看了之前治河诸臣的去处,哪怕是出现了决口这样的大篓子,也不过是暂时免职,到时候继续起复,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这样怎么能激发这些治河大臣的治河动力。

朱载坖在奏疏中也谈及这个问题了,他奏称:假令一堤之筑也。倏而报坚,倏而报溃; 一渠之浚也,倏而报通,倏而报壅。前者蔽罪于后工之不继,而后者推罪于前工之本虚。欲罪前也,说尽推诿情状,已非见任之官,幸免追论;欲罪后也,又以新任之故得从亮原。尺寸之功必酬,寻丈之罪不究。有赏无罚。河工难矣!

而对于现在的治河,朱载坖也很清楚,自己手上是没有什么人可以去竞争这个位置的,但是朱载坖还是准备推荐一个人给嘉靖,虽然不管是总督漕运和总督河道这样的肥缺不能争取,但是朱载坖瞄准的是另外一个好位置,就是巡河御史。

巡河御史也是巡按御史的一种,属于都察院的外差,巡河御史的职责原是以监察运河日常事务、保障运河正常运转为主,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力极重,朝廷对于巡河御史的要求就是:凡河道淤浅,闸坝损坏,躬自提督修浚,务俾舟楫顺利,输运无阻,公私两便。

运河关系漕运,现在京师有民谣称:漕粮三月不至则君忧,六月不至则都人啼,一岁不至则国不可言者。可见漕运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而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大明设置了很多官员来保障河道和漕运,从总督大员来说,最高的无疑是总理河道和总督漕运,其下是漕运总兵,还有管河郎中和主事,在河道和漕运的紧要之处,还会设立管河同知和通判。但是朱载坖这次推荐的是潘季驯。

潘季驯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同年底授九江推官,嘉靖三十三年,因为官有能名,升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不久后,因父亲潘夔去世,而归乡守制。至嘉靖三十六年正月服丧期满,起复为河南道监察御史。

从监察御史调任巡河御史,只是都察院内部的职务调整,而且对于潘季驯这样一个官场新丁来说,巡河御史无疑是非常适合的岗位,虽然朱载坖很相信潘季驯的能力,但是大明官场一向讲求资历,以潘季驯现在的资历,就是出任管河郎中都还尚显不足,巡河御史显然是最合适的岗位。

首先巡河御史可以在整个河道和运河进行巡视,使潘季驯能够全面的了解河道和运河的情况。其次就是巡河御史和总理河道或者总督河漕的关系是很亲近的,因为两位总督也都带都御史衔,某种意义上说,巡河御史是两位总督的直接下级。

至于现在朝廷议论比较多的到底是总督河漕一人还是总督漕运、总督河道两人,朱载坖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之前黄河水灾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总督或者总理河道仅仅是临时差遣,限以三年,务底成绩,事毕则还。直到正德年间,因河患频繁影响漕运,总理河道一职才逐渐变为定职。但总河一职固定后,与总漕在管辖范围和权限上出现了交叉,为河漕交恶埋下祸端。

此事的关键节点就在嘉靖二十年,黄河、 运河交汇的徐州洪、吕梁洪浅阻,影响漕运以致京师粮运不通,而总督漕运官却将责任全部推给总理河道官,致使总河以下全都受到处罚,以此为导火索,总河与总漕彻底决裂,势如水火。

后来嘉靖圣裁之后,令总督漕运兼管河道,也就是总督河漕,这也很多官员不同意分设的原因,他们担心一旦分设河道和漕运,就会重蹈嘉靖二十年的覆辙。

最近不少官员的奏疏都这么人为的,他们认为:总河总漕分而为二,竟以漕为米不知为河矣,而且彼此水火,漕法始乱。

朱载坖到不这么认为,总督河漕事务实在是过于繁杂,朱载坖觉得恐怕没有什么官吏能够做到同时兼顾漕运和河道,运河自淮安抵通州,黄河流经河南、山东、直隶诸省,总督河漕根本不可能有这个精力同时处理河道和漕运,往往只能偏重其一,而在大明现在的情况下,肯定是偏向于漕运,这就导致河道天然的不受重视。

所以朱载坖认为,只有专设总督河道,才能够专心治河,黄河安宁,运河才能通畅。

朱载坖的密疏到了嘉靖的案头之后,嘉靖仔细看过后对黄锦说道:“既然裕王推荐这个潘季驯,那就让他当这个巡河御史,火速赴河南查看河道,务必尽快恢复漕运。”

嘉靖也很清楚,眼下关于总督河道和漕运这两个要职,一时半会恐怕朝廷还不能马上决断下来,朱载坖既然推荐了这个潘季驯,何妨一试呢?毕竟朱载坖之前推荐的戚继光等人确实得力。

然后嘉靖接着吩咐黄锦道:去告诉裕王,丘富一案,为何还未审明查实?吕弼等要犯何日能够成擒?能不能实心用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