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643章 烽燧频传羽檄急(二)

隆庆中兴 第643章 烽燧频传羽檄急(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俺答再度入寇的消息显然震惊了京师的官员和百姓。但是其实对于这次俺答的入寇,嘉靖等人已经有所预见了。

今岁不仅是大明的北方受灾,俺答的草原一样也受灾,大明受灾了之后,还可以从东南调拨粮食,俺答受灾了之后,那就只有南下掠夺了。而且由于受灾最严重的是辽东地区,虽然打来孙这次没有和俺答一起入寇,但是朝廷还是命令辽东的官军加强戒备。

之前朝廷已经通过海运的方式给辽东补给了十万石粮食,现在辽东的形势已经稳定下来了,朝廷要认真对付俺答了。不过首先就是要处理京师附近的这十多万流民,眼下大战在即,这些流民就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必须提前处理好,否则的话就会影响到朝廷对付俺答。

流民一向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事情,这些流民衣食无着,一旦处理的不好,极易激起民变,而且流民中鱼龙混杂,不管是各种帮会,还是白莲妖人,都很有可能在此时借机生事,又是在京师附近,一旦作乱,不仅为害甚剧,朝廷的脸面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不管是嘉靖还是朱载坖、内阁阁臣们,对此事都非常谨慎,之前朱载坖就此事也向嘉靖上了密疏,眼下俺答逼近,嘉靖不得不立即处理此事。

无逸殿内,嘉靖和内阁阁臣们正在商量怎么处理此事,按理说,处理这些流民,最好的办法要么是将他们送回原籍,令他们安置下来,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银子,还要为他们筹措耕牛,搭建房屋等等,以现在朝廷的财力,根本无法做到如此。

但是也不能放任他们他们在京师附近,一旦他们作乱起来,就非常麻烦了,到时候朝廷腹背受敌,就极为麻烦了。

阁臣们当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日赈济他们都已经勉为其难了,现在大战在即,又不知道要用多少银子,这个时候,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钱粮安置他们。

一众阁臣们都有些沉默,嘉靖不由得想到朱载坖之前提出的募兵的建议,将这些流民中的精壮之士全部编入官军,这样的话,没了这些精壮,他们即便是要作乱威胁性也小了许多。

嘉靖便问道:“前宋有募饥民为兵之法,眼下将这些流民中的精壮之士拣选入军中,是否可行?”

一众阁臣们都开始认真思考起嘉靖的话,其实这事在大宋是经常干的,一旦这些精壮被编入军中,剩下的老幼也就翻不起什么浪来了,而且虽然军饷很微薄,但是至少可以让一家人免于饥饿,征一兵救一家,但是也会造成冗兵的情况,不过眼下哪里还管的到这些啊,再说了能够招募多少精壮?数千就不得了了。

严嵩说道:“只拣选数千精锐的话,还是可行的。”

嘉靖也知道,太仓空虚,说什么都是虚的,他疲惫的让诸位臣子们先回去办公,然后叫来黄锦,吩咐道:“你去问问裕王,他对于城外的这些流民,有什么看法。”

黄锦受命之后,赶紧去找朱载坖,听了黄锦转述的嘉靖的要求,朱载坖不由得笑笑,太仓空虚,但是嘉靖的内承运库可不空虚,据朱载坖所知,内承运库现在存银最少也有百万两之多,要是拿出来,足够安置这些流民的,但是朱载坖也很清楚,嘉靖是不动动支大量的内帑来安置流民的。

而且嘉靖也是在给朱载坖挖坑,募兵的事情,就看朱载坖能否领会嘉靖的意思,虽然嘉靖答应朱载坖募兵,但是营兵也是要有编制的,不可能大幅度的增加营兵,财政一样负担不起,而且募兵谁掌握?这些问题都是朱载坖要考虑的。

对于募兵,朱载坖建议就招募三千人足够了,将这些士卒补入御马监下辖的四卫营和勇士营中,增加嘉靖手中的力量。

而对于剩下的流民,朱载坖则建议将他们安置到天津去,一来是天津距离京师近,花费不了多少银子,第二就是海运而来的漕粮都是在天津登岸的,让这些流民到天津去就食也更加方便,减少损耗,同时也只有在天津能够安置这些流民。

朱载坖的建议是将一部分流民编入到长芦盐场的灶户之中,之前由于盐政废弛,大量的灶户逃亡,现在朱载坖要重新理清盐政,增加长芦盐场的产量,无疑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流民,正好可以补充长芦盐场的灶户。

还有天津的造船厂、铸炮厂、宝源局等,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随着遵化铁厂产量的增加,也需要大量的煤炭和铁矿石,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安置这些流民不成问题。

朱载坖很清楚,现在到处都是土地兼并,尤其是河南,土地不是在藩王手中就是在官绅手中,送这些百姓回去无异于把他们送上死路,朱载坖并不认为把他们送回去是个好办法,不仅需要大量的银钱和粮食,而且实际上可能效果并不好。

朱载坖认为就将这些流民在天津安置下来,有助于发展天津,据朱载坖估计,需要动支内帑二十万两。朱载坖的这些想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天津目前还是属于卫所,天津三卫既是驻防天津的卫所,也是管理天津地方事务的衙门,海瑞虽然是河间知府,反而对于天津没有多大的话语权。

要想真正把天津掌握在手中,还是要设立州府,而朝廷设立州府,最主要的考量就是人口的多寡,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就可以设立州县,加以管辖。

所以朱载坖要将这些流民安置在天津。黄锦将朱载坖的看法回奏嘉靖之后,嘉靖笑着说道:“叫他安置流民,他倒打起朕内帑的主意来了。”

黄锦笑着说道:“陛下,安置流民,没有银子可不行啊。”

嘉靖笑着说道:“有银子朕不会安置?二十万两太多了,朕只能给他十万两,眼下还要用兵,不知道要用多少银子,太仓是指望不上了,从灾民中招募三千人,也交给天津的吴惟忠吧,朕听说这个吴惟忠还算老城可靠。”

黄锦赶紧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