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606章 朝日海水断重案(四)

隆庆中兴 第606章 朝日海水断重案(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和诸位大员们,开始商讨该给沐朝弼定什么罪名,怎么拟刑了。

杀是不可能杀的,沐朝弼毕竟是国朝勋臣,最多也就是削爵圈禁起来。

周延作为左都御史,法司官员,首先说道:“殿下,诸位,老夫以为,沐朝弼擅用火牌、强占土地、包庇逃犯等事体皆已经证实,其本人也供认不讳了,即以这三条上疏陛下即可。”

王用宾等人也赞成周延的看法,于是几人商定,以擅用火牌、窝藏逃犯、强占民田三项罪名上奏嘉靖,以贻害地方不止一端,况滇南远在万里,夷视攸关,若复再从姑息,恐益酿成祸阶,乞奋乾断以安遐方,乞将沐朝弼削爵圈禁,另择贤能以继黔国公爵位。

朱载坖领头画押之后,王用宾等人也依次画押,打上火漆印,将一应供状等上奏嘉靖,请求嘉靖圣裁。

嘉靖收到卷宗之后,并没有多看,直接找准了朱载坖等人拟定了判决,将沐朝弼削爵圈禁于南京,令沐朝弼之子沐昌祚继承黔国公爵位,因其年幼,暂留京师教养,待其长大,再令其还镇可也。

不过朱载坖了解了这桩案子之后,并没有感到轻松,一来是说白了此事就是糊涂官判糊涂案,将此案了结交差就行了,至于此案中的真情,其实大家都不愿了解,也没必要了解,沐朝弼从被朝廷押解后,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朱载坖也不由得感叹,何鳌当年所说大案多枉,并非虚言,大明的重大冤案却远甚前朝,往往都是这样的糊涂官判糊涂案。

朱载坖不由得对自己的讲官们吐槽此事:本朝司法、监察制度可谓空前严密。凡遇重案,三法司会审,九卿廷鞠,皇帝亲自裁决,旨在推情定法,刑必当罪,狱以无冤,然而实际上大明的重大冤情屡屡发生,尤其以嘉靖朝为甚。

前有李福达之狱,还是在张璁等人的强力介入下才有所改观,这样的刑狱制度,让朱载坖对于大明的基层司法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对于现在大明的现状,几位讲官也是深感无奈,高拱就任务法司不敢以律论断,而是事事唯帝意马首是瞻,揣摩皇帝的意图,三法司几乎完全处于依附的地位。这样的情况下,哪能按律法断案呢?

对于高拱的话,朱载坖也有些赞同,嘉靖继位以来,屡兴大案,借此控制朝臣。而严嵩担任首辅之后,也是多次兴起大狱,借此打击政敌。内阁大学士以五品之资,夺六部之权, 自然不为百官所喜。其时首揆之地遂为抨击之所。

无论是阁部斗争,还是阁臣内部的斗争,都伴随着结党攻讦。内阁为了控制百官,不得不组党,百官为了对付内阁,亦不得不结派。“所以廷臣中分成派系,互相攻击,总是无休无歇。他们的争斗往往借助司法手段,因而势必干扰司法审判,致使政治黑暗, 法纪败坏,冤狱不绝。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眼下朱载坖也无法处理此事,李春芳倒是对这位小国公感兴趣了。

让建议朱载坖干脆上疏,将这位小国公接到裕王府上来养育,一来是沐昌祚还小,远离父母,万一被人虐待,朝廷也不知晓,接二连三的黔国公出事,对于朝廷来说无异于是一桩丑闻,在裕王府抚养,也可以使他更加亲近皇室,再说他和皇长孙年龄相仿,以后还可以做伴当。

朱载坖当然知道李春芳等人意思,第一代黔国公沐英为什么受皇室信任,不光因为他是太祖皇帝和高皇后的养子,更因为他和懿文太子朱标的深厚感情,当时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沐英之子才得以接替沐英镇守云南,形成了世镇云南的格局。所以李春芳请求将沐昌祚接到裕王府抚养,就是为了再次加深黔国公府和皇室的关系,培养一个彻底忠诚于皇室的黔国公。

朱载坖也对此表示同意,随即以裕王的名义上疏嘉靖,请求将沐昌祚接到裕王府抚养,对于朱载坖的上疏,嘉靖当即同意,将沐昌祚送裕王府由裕王妃一起抚养。

朱载坖觉得嘉靖三十六应该会消停了,俺答今年被暴打了一通,应该要恢复一下再进犯,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入寇的,南边倭寇有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应该也不成问题,但是朱载坖确实没想到,南直隶的急报已经到了京师了。

南直隶巡抚唐顺之、巡按赵贞吉上奏嘉靖,嘉靖三十六年五月初三日,江北倭寇突袭淮安府,将淮安府的百余只漕船及三十二万石漕粮全部焚毁,官军追之不及。

嘉靖大怒,当即将漕运总兵卢镗罢官,总督漕运兼理河道都御史郑晓也停职待勘,南直隶巡抚唐顺之,总兵戚继光各降一级,以观后效。

嘉靖确实感到极为愤怒,倭寇袭击沿海,造成损失,还则罢了,淮安府在何处?淮安府已经是江北腹地,又是漕运、淮盐的集散之地,朝廷专设漕运总兵以保护运河及漕船漕粮,没想到还是被倭寇袭扰了,三十多万石的漕粮被倭寇焚毁,嘉靖能不愤怒吗?

而徐阶也就此看到了机会,赵文华之前不是上疏称倭寇已经逐渐平息了吗?怎么现在倭寇还能到大明的腹地来袭扰?在徐阶和周延的指示下,大批的言官纷纷上疏嘉靖,称赵文华欺君,要求惩办赵文华。

这下连嘉靖也对赵文华有些意见了,之前就是赵文华上疏称倭寇已经不足为患,嘉靖才将赵文华召回来,还将赵文华由工部尚书升任为刑部尚书,这下把万寿帝君的脸打疼了,嘉靖当即召来严嵩,不悦的问道:“惟中言赵文华平倭有功?朕亦加官,而今倭寇复起,卿以何言?”

严嵩赶紧请罪说道:“陛下,老臣有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