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595章 纷纷扰扰不胜烦(五)

隆庆中兴 第595章 纷纷扰扰不胜烦(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作为长期在边镇任职的官员,江东对于此事当然是十分了解的。大明边镇将帅豢养家丁早就存在了。

家丁的起源追溯至正统年间,其中宣、大巡抚罗亨信起了很大作用。罗亨信在担任巡抚期间,上奏朝廷对二镇新垦军田予以免税,并得到英宗的同意,而开垦田地,都是由将官调集附近的卫所军士来进行,这些军士实际上变成了将官的佃农。当遇到战事时,将官就把他们武装起来, 保卫自己的田产。这种集农事生产与战时作战于一体的佃农,可以视作后来家丁的起源之一。

他们虽然也是朝廷的军士,但是和将官们有极深的人身依附关系。最初他们不叫家丁,而称为家人,卫所军士投充家人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边镇都存在类似问题,上文提到的就涉及甘肃、宣府、辽东和宁夏四地;而且,上至总兵、 下至千户,边镇各级武官皆存在收纳家人的情况;自天顺至正德,朝廷屡次下令禁止武官隐占军士,但屡禁不止,收效甚微。

将官所属家丁基本来自于两个地方,一是原籍卫所, 二是任职之地。世袭武官在本籍的累世经营,为其役占军士提供了很大便利。在正德、弘治时的,家丁的情况还不是很突出,但是到了本朝,家丁的情况就非常突出了。

不少巡按御史称:今战功多赖家兵,甚至朝廷选拔武官的时候,还会考量将领的家丁,嘉靖十四年,辽东兵变,朝廷考虑派谁去镇压兵变的时候,嘉靖在选将问题上曾询问大学士费宏和李时的意见。

费宏向嘉靖推荐蓟镇副总兵马永,推荐他的理由就是:闻永家丁八十余人,皆善骑射,甚骁勇。有八十名家丁,竟然成为马永能够担任一镇总兵的理由。不过马永也确实不负众望,辽东广宁卫军发生叛乱,被马永率部下家丁镇压,再次证明了其强悍的战斗力。

和马永情况相似的还有梁震,世袭榆林卫指挥使,赴任大同之前,其仕途皆在陕西境内,尤其是其间还在家乡延绥镇任职。和马永只有区区八十家丁不同,梁震的本钱就大的多了,他可是有五百家丁的人。

嘉靖初年,大同镇屡屡发生兵变,巡抚、总兵等高级官员相继被杀,梁震因“素蓄健儿五百人”被朝廷委以重任,前往大同任职。当时大同的情况是这帮丘八爷闹饷已经成为了基操,朝廷的总兵根本无法约束他们,所以朝廷才派他前去镇压大同这些丘八爷。

梁震果然不负朝廷的厚望,赴任大同后,率家丁五百人驰至云中,申严约束,曰:“我无尔陵,尔无我叛,王法军令 具在,我不敢破纲纪误国。”其家丁时时向镇兵语曰:“尔敢蔑主将者,恃众耳。儿郎辈无不一当百,五步内恐尔不得用其众。”镇兵稍敛缩。

梁震靠着这五百家丁,收服了大同镇的骄兵悍将。而且梁震在边专练家丁,时常率家丁出塞劫虏营,所得马匹等物都分给随从出塞的将士, 以此深得用命。自梁震开始,九边的总兵很纷纷大练家丁,以家丁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后面的周尚文、马芳乃至于李成梁无不是如此。江东说道:“现下自疆场多警, 各镇设添游兵,招募土着,抽选家丁,增益守哨,数溢伍籍且倍。”各边的家丁不仅非常普遍,且业已成为边将作战的核心力量。

朱载坖有些担忧的说道:“家丁冗滥,非是国家之福。”

朱载坖从不认为家丁是能够解决边患的办法,家丁和将帅的联系过于紧密,在往下发展就容易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因家丁与军官有很强的依附关系,家丁其实是军官的个人资本和私人武装,可以到朝廷无法指挥的地步。

最典型的就是吴三桂的所谓关宁铁骑,崇祯十七年,闯贼大军逼近京师,崇祯召吴襄,想要调动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来勤王,吴襄告知崇祯:臣子所统号称六万。圣明在上臣岂敢面欺。实亦不过三万。其堪战者亦仅铁骑三千耳,然此三千人者。臣皆以子畜之,臣子皆以兄弟遇之。以之御贼一当百也。故曰保为陛下尽歼之。然陛下不忧臣子不能杀贼。臣但忧饷不继耳。

吴襄几乎是明着和崇祯摊牌了,明言吴三桂手中的关宁铁骑是他吴氏的家丁私兵,想要调来勤王,就得给钱。吴襄这个时候狮子大开口,吴襄认为:国家正当匮诎之际,臣岂敢望多。然少亦须百万,必不得已亦须凑至七十万乃可。

吴襄要七十万饷银才肯出兵,崇祯也是昏了头,这个时候还想讨价还价,吴襄这种老军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怎么可能惯着你崇祯。

吴襄当即反呛崇祯:战士皆旧有室家地土,一旦令其内徙,安可使之室家不完,而遽责以杀贼也?且旧饷缺至十四个月,可不为之设法补足乎?四城遗民尚六十余万,丁壮亦十五六万,可尽弃以资敌乎?止言百万尚是勉强之语,尚不知费臣子几何筹划也?

你崇祯嫌贵?你瞧瞧这现在哪有勤王之兵呀?这都是我吴家里的兵,你嫌贵我还嫌贵呢?你崇祯不给钱,还想白嫖啊。

吴襄当即就给崇祯摆了造型,称:臣父子世守此土,惟以不能恢剿负国。万死不足赎罪,岂敢更言弃地!爷不伺候了,你爱找谁找谁去吧。

所以朱载坖一向对于家丁十分警惕,但是现在的大明,是鼓励武臣豢养家丁的,杨博就认为:虏患绎骚,边储空乏,欲为久远之图,宜宽屯田之征。 凡沿边地有能佃种者,无论军民、籍贯、顷亩,悉与为业,永不起科。贫者官司量 给种具,仍令游骑巡察,以防侵掠。将官垦土既广,得多蓄以养死士,有司定其疆界,治其争盗,抚巡官时加劳问。

他们都认为,要让将官有财力蓄养家丁。用之对付北虏,但是朱载坖显然不这么认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