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592章 纷纷扰扰不胜烦(二)

隆庆中兴 第592章 纷纷扰扰不胜烦(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江东的奏疏到了嘉靖的案头,嘉靖看了一段,就不再看了,直接把江东的奏疏扔到一边去,说道:“这个江东,也忒滑头了!”

嘉靖很清楚,江东的奏疏没有任何回答朱载坖的弹劾,只是在叫苦罢了,嘉靖当即传召内阁和江东到西苑来。

嘉靖问道:“江东,裕王的奏疏你看过没有。”

江东点点头说道:“陛下,裕王殿下的奏疏,陈确实已经看过了,裕王的建议,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不可行。”

江东在无逸殿没必要遮遮掩掩,直接说了自己看法,裕王的本意是好的,由兵部和太仆寺同意购买马匹,再发放给边镇使用,这样的话,朝廷的银子至少可以买来马匹,用于边镇。看起来确实很好。

但是首先是马匹的长途转运,可能会有死亡等问题,损失的马匹算什么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太仆寺的马价银,其实最大的用处,早就不是给边镇购买马匹了。

自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以来,边患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征俵备用马仅供京营军备,难以满足边镇军需,各边镇只得使用太仆寺马价银两买补马匹。以嘉靖二十九年为例, 七月发马价银一万九千五百两,于蓟镇给军,九月初十发太仆寺马价银二十万两,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处买马,二十三日又发太仆寺马价一万五千两,于蓟镇修理边墙堡。一年之间,马价银支用在二十三万四千两。其它年份的情况当可概见了。

马价银还改变原先用于买马、犒军的规制,开始用于修筑边墙开销。这事其实还是户部和兵部的锅,自庚戌之变以来,朝廷大规模的修整边墙,但是修整边墙需要大量的银子,按理说这个钱应该由兵部拨出去的,但是兵部哪有这么多的银子。

所以兵部奏请由户部太仓支用银两,支持修整边墙,这下户部当然不干了,户部尚书方钝当即上疏称:本部钱粮原无修边事例。修边系兵部职掌,当以太仆寺马价给之。况累年边臣额外请发军饷银两,以百二十万计;借用修边募军犒赏之费,又二十万计。若转借无己,则帮储必致虚耗,卒然有警,兵马调集,臣等不知所以为计矣!

言下之意就是户部没钱,该找兵部去去发太仆寺的马价银。

嘉靖只得诏二部协心共济,不得复有紊越,要求户部支给修边墙费用,户部这才与兵部议定 发太仆寺马价银十四万两、太仓银七万两有奇修大同边墙。

所以不是兵部和太仆寺要银子,而是九边要银子,马价银虽然按照规定是朝廷将养马户本该上交的马匹折银收触,再给官军购买战马专用的。马匹折色纳银虽说是出于无奈,但如果没有太仆寺马价银,不但买马费用无着,修筑边墙更是无力完成。将本就合格率极低的马匹改征银两,用于国防开支,确实是解决财用不足的好办法。故而,兵部才将折银马价不断提高。

但是到了现在,马价银中真正用于买马的银子是少之又少,兵部也很清楚,发给边镇的所谓马价银,经过层层贪污后到边镇的确实不多,但是这些银子可以补充边镇的军饷,大明的这些官员们虽然贪,但是不傻,一般情况下不会把士卒们逼到闹事的时候,还是会那马价银补充一部分军饷,以免士卒们闹饷的。

而且动用马价银的还不止这些,嘉靖本人为了自己的工程营建,动用马价银也是十分频繁的,嘉靖十九年,嘉靖就下诏给兵部、户部、工部:国家营建,旧规止派拨官匠、官军,就工、户部支与粮赏。比缘崇建郊坛,工程重急,权议动支兵部马价银两,添雇夫匠,原非常例。今各工延缓,靡耗无纪,督理监视,官俱属欺玩,待工完核处。即今措处钱粮掣停,夫运工部同户部、兵部区画以闻。

一方面是太仆寺马价银不足,另一方面京营备用马、边镇马匹不敷使用。太仆寺马价银多用于边镇买马、修筑边墙及皇帝个人开支,库银不足并不奇怪。但是,每年拨发数额巨大的太仆寺马价银用于边镇买马,马匹孳牧、征俵、寄养制度虽不尽合理,但终不至完全荒废,京师、边镇乃至各卫所的马匹消耗却为何如此快速呢?

不管是太仆寺牧养的马匹,还是买来的马匹,总是在军中飞快的消耗,这些马匹在军中好像活久了会出事一样。江东只得对嘉靖和阁臣们解释道:营马多瘠,固系失养,亦由军士贫难,人食不足,而暇顾其马乎? 访得各军,一年全支草料者,凡三月,余月拆银所折,不足以供,立以待毙乎?

江东接着说道:“京营骑操马匹,亦多倒死,每月不下三四百匹,每岁倒死马约计三 四千匹,亦因粮料不继。折给价银,令军自买,且银之在手,虽良民不免浪费, 况贫军乎?虽有严刑重罚,竟不能遏,良有以也。”

这还是天子脚下,皇帝亲兵的京营,其他各边镇的情况恐怕就更加不堪了。朱载坖既然上疏言及马政,江东也就不遮掩了,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回归祖制绝无可能,均俵寄养多方掣肘,备用马解俵艰辛异常,本色、折色难于取舍,太仆寺马价银、备用马匹双双入不敷出。

对于州县来说,因为喂养种马、 孳牧马狗给地方造成的沉重负担,革除种马的呼吁始终不绝于耳。各个负担马政的州县,一直要求取消俵马制度,而兵部对变卖种马、改输马价的提议是坚决反对的。

因为实行俵马,虽然所得的马匹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还可以有部分稳定的马匹供应,一旦革除,就全部依赖于买马,这就十分危险了,所以兵部坚决不同意废除俵马制度。

嘉靖听了之后说道:“裕王既然敢上疏,想必有所成算,兵部可以先和裕王商量一下。”

江东赶紧领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