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589章 百事纷繁百事多(三)

隆庆中兴 第589章 百事纷繁百事多(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除了海瑞的书信,更加重要的是有关于战马的问题,去岁嘉靖向九边补充战马,导致太仆寺已经无马可发了,所以虽然朝廷给了李成梁军额,但是没有战马依旧制约着李成梁部的战斗力,所以李成梁给朱载坖写信请求解决战马的问题。

朱载坖为此还向兵部和太仆寺过问了此事,但是得到的答复是确实缺乏战马,朝廷的战马要优先供应宣大,尤其是马芳部,现在自然是没有多余的战马给李成梁。

朱载坖感到极为吃惊,堂堂大明,连数千匹战马都拿不出来了吗?大明还是极为重视马政的,太祖就曾经说过: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

战马对于朝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大明负责马政诸多事物的机构有太仆寺、行太仆寺以及苑马寺,皆总于兵部,而皇室所用之马,则属于御马监,由内官主之,太仆寺及兵部俱不得过问。看似严格的制度下,大明的战马却日渐减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官军的需求。

由于太仆寺缺乏马匹,朝廷无法大规模的为边镇提供马匹,而边镇请发太仆寺马价银买马渐成主流。每次所发马价银多在一万至五万之间,但是这些马价银有多少能够变成战马呢?只有天知道了。

嘉靖初年的首辅杨一清,曾经久在边镇领兵,他就曾经说过:给银十万,作马万匹;价少马多,似利于官。殊不知马价银两一入军中,既为有司克减,又为军士花费,及至买马所余几何?价既不多,马何从好? 随买随死,终费官价;随死随讨,终累朝廷。

为了贪墨朝廷的马价银,上至兵部、太仆寺的官员,下至边镇武官,要么购买劣马,滥竽充数,甚至虐待战马,导致战马死亡,大明军中的战马就日渐稀少,骑兵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大明原本实行俵马制度,即购得种马之后将其交予民户牧养,并且划定牧养草场,向种马养户征取马匹,解往京师附近寄养备用。看起这种制度比较人性化,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

朝廷之所以实行俵马制度,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这样朝廷不需要建立专门的饲养马匹的机构,明初马匹由官府饲养,但逐渐发现政府饲养马匹所耗甚大,不仅要保证马匹正常生长繁殖,而且要承担相关机构的各项开支,对于朝廷来说十分的划不来,所以实行俵马制度。

而到了现在,俵马制度已经完全废弛,九边战马的主要来源已经是用马价银购得的战马,但是这些从少数民族手中购得的战马,质量并不好。

杨博之前就上疏说过:夷马性耐寒劳, 骨任驰聘,虽大小不齐,均非内地虚腰无力之种可同。惟其性腾跃,素不堪喾勒之羁。惯食野草,不服料豆之温,兼以内地炎热而夷方寒冷,若非调习喂养,必致拖癣易生。

不少大臣们认为胡马不可用,但是朱载坖很清楚,不是胡马不可用,而是各级官吏玩忽懈怠,贪墨成风,买马的银两都被他们贪墨了,哪里还有什么银子买好马呢?只能买些劣马充数,朱载坖之前请李和从辽东购得的战马就没有这个问题,说明只要肯花银子这些事情都是好解决的。

而大明马政最废弛的地方,恰恰就是辽东,朝廷本来在辽东寄养了大量的战马,但是到现在百不存一,用之前杨博的话说就是:辽中事势与各镇迥别,隔远关外、僻在海隅,武弁则如猬如奴,文官则如参如辰。真有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者。 故虽以抚臣之重、按臣之权,而法不能尽行之于下、情不能尽达之于上也。即臣奉命视师半载,而法亦不能尽行之于下,情亦不能尽达之于上也。

连杨博这样强势的人,在辽东亦深感无力,遑论其他人了,辽东遍地卫所,而州县甚少,卫所的军头们权力极大,根本不把朝廷的政令当回事,即便是总督大员,一样也是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他们才是辽东的土皇帝。他们为了贪墨钱财,大量克扣朝廷的马价银。

同时虐待军士的马匹,因为按照大明规定,军士的马匹死亡,军士是要赔偿,而赔偿的银子,落到谁的荷包里了,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太仆寺所言,每年马价银收入当在30万两左右,既然现在太仆寺无法给李成梁部战马,那么朱载坖就要求兵部和太仆寺给李成梁部马价银,令其赴辽东买马。

在给多少马价银的问题上,朱载坖和江东等人分歧极大,朱载坖认为,现在李成梁部增编一千人,需要马匹两千匹,按每匹二十五两算,给马价银五万两。

而太仆寺和兵部则认为,李成梁部只增加了一千骑兵,就应该给马一千匹,每匹马价银十两,给银一万两。朱载坖当然不干,坚决要求兵部和太仆寺增加马价银。为此朱载坖不惜上疏嘉靖,弹劾了兵部和太仆寺。

朱载坖认为,这种给各镇马价银的做法是极不负责的,朝廷的马价银拨出去之后,到底买了多少战马,成色几何?用于各镇的有多少,兵部、太仆寺全然不知,就放任各镇随意而行。

朱载坖认为:自今以后,凡夷马尽数官买之, 将官、富商不得私买一马,有私买者即以私出境外、走泄事情论。凡军马尽数官给之,将官、富商亦不得私卖一马,有私卖者,即以私卖战马论。此法行,而后弊可革。

既然太仆寺是负责马政的,就该负责买马给各镇使用,如果出现马匹不堪用或者不足数,就应该问责太仆寺。

朱载坖认为,实行统一官买后,至少有七个好处:私买既禁,牧马自良,利一。价无高抬,马价自省,利二。马少疲驽,操马充实,利三。马由官给,军免稍银,利四。倒死渐少,军不赔偿,利五。马无私牧,军不受累,利六。牧马愈多,子银愈积,利七。

朱载坖的奏疏上去之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