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524章 查勘寻访踪迹现(四)

隆庆中兴 第524章 查勘寻访踪迹现(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突然问到盐运使,殷正茂有些摸不着头脑,盐运使久已不设,裕王殿下突然提起此事是什么意思,殷正茂有些不太明白。

朱载坖说道:“朝廷既有法度,设官任职,以重纲纪,既有官职,就应简拔官员,以副其任,殷御史你说呢?”

殷正茂当然明白朱载坖是什么意思,朱载坖想要安排自己人在长芦盐场,但是盐政一向是朝廷的肥缺,盯得人可多了去了,裕王殿下想要安排一个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殷正茂问道:“那殿下以为,何人可以任这个盐运使?”

朱载坖说道:“孤觉得由河间知府海瑞兼盐运使可也,日常事务,仍由殷御史管理,涉及钱粮、司法等,地方官府和巡盐御史会同处理。”

殷正茂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朱载坖的提议来了,现在不答应朱载坖的要求,恐怕锦衣卫就会把整个长芦盐场搅的沸反盈天,到时候自己肯定讨不了好的,而且答应朱载坖对殷正茂来说,并非完全没有好处。

对于盐场来说,和地方官府最大矛盾就在于州县的妄加勾摄,朝廷多次下令免除灶户的杂泛差役,使其能专心为国办盐。但州县有司往往不予遵循,时常出现乱加勾摄的情况。盐运司与地方有司分属不同的体系,二者互不统属。在灶户的管理上,盐运司与有司存在着职权划分不明的问题。

朝廷下令盐运司体恤灶户,而有司却不知,依旧对灶户百端取索,以致其卖妇鬻子,盐运司却又不闻不问。灶户既要在盐运司的监管下煎办盐课, 又疲于应对州县的杂役科派,一身多役。这样干的结果就是大批灶户逃亡,朝廷的盐课难以完成。

而一旦以州县正印兼任盐运使,在这些方面就好沟通了,毕竟完不成朝廷的盐课,大家都要吃瓜落,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地方官府对于盐场的干扰。

而对于朱载坖来说,盐运使麾下的盐丁则是朱载坖看中的,这些盐运司的盐丁本来是为了查缉私盐而设置了,长芦盐运司兵额两千,但是现在盐运司早就不能查禁私盐了,甚至和私盐贩子沆瀣一气,共同盗卖私盐,朱载坖首先准备整顿盐丁,使之成为一支能战的武装。

殷正茂对朱载坖说道:“殿下,此事臣可以上疏,但是臣毕竟人微言轻,这等事情恐怕不是臣这能够左右的。”

朱载坖摆摆手说道:“只要殷御史上疏就行。”

朱载坖本就只需要殷正茂上疏即可,他会自己直接向嘉靖上密疏陈述此事的。既然双方谈好了此事,朱载坖也就没有在这些事情上多纠缠。朱载坖转而询问起有关长芦盐场的相关事情,尤其是晒盐法。

殷正茂作为巡盐御史,当然是极为了解的,他对朱载坖介绍道:“殿下,晒盐之法,近海预掘土沟,以待潮入,沟 旁坚筑晒池,九层或七层,自高第下,潮退两人绳系柳斗,戽沟水入第一层池中,注满晒之。 然后,放入第二池,则又灌首池使满,次第放至末池,投石莲试之,莲直立,卤成矣。于是 趁晴曝一日,即成盐。”

晒盐法比之煎盐法要好多了,出盐多,而且节省人力和燃料,但是长芦盐场却没有大规模推广晒盐,这是朱载坖不太明白的。

面对朱载坖的疑问,殷正茂也是无奈,虽然晒盐法有种种好处,但是前期的投入可不小,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需要大量的人力,而现在盐场灶户逃亡,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和银钱来修筑盐田。

国初之时,灶丁原额三万八千有余,现在仅有一万,还有不少的老弱之辈,能够完成朝廷的盐课就已经是勉力了,哪里还能再大兴盐田的修筑了。

殷正茂还重点说了盐场的总催之害,总催负责管理灶户的盐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与灶户的关系最为密切。总催作为盐场中的小头目,本应协助场官一同安抚灶丁, 督导盐课,但其常利用手中权力徇私舞弊,多有侵害、欺压灶丁之举。

朝廷向灶户按人丁有钱粮的支给,是为了保障灶户能够安心的为朝廷生产食盐,这些钱粮本就经过官府的层层盘剥,所剩无几,总催还要盘剥克扣,在清查人丁时,以富作贫,以贫作富;以精壮作老幼,以老幼作精壮;非残疾者作残疾,真残疾者反不开除;非孤寡者作孤寡,而真孤寡者反不优免;见在而捏为逃亡,逃亡而捏为见在,好冒领钱粮。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灶户举家逃亡,国家的盐课日益减少。朝廷虽然断督令各场招抚、清查逃灶,严禁隐匿。但是灶户逃亡的风潮并没有因此被制止。

而且这些逃亡的灶户往往成为私盐的来源,大批的逃亡灶户聚集在一起,贩卖私盐,到了本朝,灶户贩私的武装力量越来越大,有的已与盗贼无异,遇官兵阻拦便持兵器拒捕。

他们千百为聚,高樯大舶。行则鸟飞,止则狼踞。杀人劫人,不可禁御。他们挟兵负弩横行于江河,官兵敢远望而不敢近语,盐运司的盐丁根本不敢去阻拦这些私盐。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方面,朝廷按丁征盐,既然灶户大量逃亡,产盐队伍急剧缩减, 那么盐课势难如数征收,官仓缺额巨大。另一方面,随着市面上私盐越来越多, 官仓之正盐由于价高,难以与之抗衡,面临无市可售的局面。官盐阻滞,私盐泛滥,盐政日渐废弛,官营盐制遭到巨大破坏。

更加要命的就是朝廷的收入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

朱载坖和殷正茂谈了一会之后,各自都回去写奏疏了,朱载坖的奏疏是请求嘉靖拨钱,整顿长芦盐场的,朱载坖了解道,国初长芦盐场尚出食盐二百万斤,现在盐课不足百万斤,朱载坖请求将盐运使由海瑞兼任,推广晒盐法,增加官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