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497章 折柳长亭问是非

隆庆中兴 第497章 折柳长亭问是非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放下杨博的书信,叫来刘忠,纷纷道:“去打听一下杨本兵什么时候离京,孤要去送送他。”

刘忠虽然有些不明白,但是还是去打听此事了,他只是有些好奇,从没有听说朱载坖和杨博有什么交情,先是杨俊民亲自来送信,随后朱载坖竟然要亲自去送杨博。

不过很快刘忠就打探来了杨博离京的日期,杨博准备在三日后离京,这事都是不出朱载坖所料,毕竟他是回乡守制,肯定是要尽快的。

朱载坖命人准备了一些礼物,就准备到时候亲自去送杨博一程。

无逸殿内,嘉靖正在召集内阁阁臣和吏部尚书李默,讨论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谁继任兵部尚书,之前嘉靖本来已经下旨令吏部廷推,但是严嵩上疏,认为兵部总理戎政,关乎国计,建议由嘉靖圣裁。

嘉靖于是召集内阁阁臣和吏部尚书李默商量此事,李默一进来就怒视着严嵩,他现在对于严嵩是极为愤怒了,嘉靖本来已经下旨吏部廷推了,严嵩却上疏嘉靖,要求圣裁,这不是明着剥夺他这个吏部尚书的权力吗?

臣子们行礼后,嘉靖说道:“杨博守制去了,兵部不可没有堂官,诸位怎么看?”

李默直接出班,抢在严嵩之前,直接说道:“陛下,朝廷有法,国家有度,陛下既已下旨吏部廷推,待吏部廷推之后,陛下圈选即可,何劳陛下操劳。”

李默的话说的有些直接了,不光嘉靖的眉头皱起来了,连阁臣们也都是一脸不悦,一般御前召对,除非嘉靖点名,都是先内阁再六部的发言顺序,而李默这次直接抢过话头,率先发言,当然让一众阁老们极为不悦。

嘉靖看向严嵩,严嵩起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兵部事关戎政,一旦有失,天下不宁,还是出于圣裁即可。且廷推并非祖制,只不过一时权宜也。”

李默刚想反驳,徐阶也出来说道:“陛下,确是如此,廷推并非祖制。”

嘉靖这下来了兴趣,问道:“徐阁老你说说。”

徐阶为嘉靖解释了一下,国初之时,太祖、成祖都是英察之主,怎么可能把部堂高官的任用交给臣子们呢?部堂高官的任命,都是操之于皇帝之手,凡是大臣的进用,概由皇帝以特旨全权简拔,谓之“特简”或“特授”。皇帝选用文职大臣时,通常自宫中降敕书至负责铨选事宜的吏部,吏部尚书须再以复奏形式请旨任命大臣。间或皇帝也径直召吏部尚书面授圣旨授命大臣某职。

所以从祖制来说,是没有廷推这个说法的。

廷推,又称“会推”系指大臣出缺时,吏部会聚有关廷臣推举若干名人选,提请皇帝择用。廷推正式成为朝廷选用大臣的规则,其实还是在成化时。

国初诸帝皆临朝理政,与群臣共商国事。大臣的任用,无不出自皇帝亲擢。正统之后,皇帝御朝渐少,然尚能不时召见大臣议政。大臣的进用,每每先由有关臣工举荐,而后皇帝再与近臣面议确定。成化时,宪宗沉湎于女色,极少召见大臣面议国政。

而且宪宗有口吃的毛病,故而无论是朝会还是召对都极少举行。原来的君臣面议显然更是不太现实,所以宪宗往往令阁臣和吏部商议好堪任官员的名单,由皇帝直接圈选即可,这样就免得宪宗尴尬了。

随后由于保举法的实施,更加促进了廷推的推广,国初曾实施保举法用人。洪武至宣德之际,文臣均可各举所知。正统年间是保举法盛行的时期,其时保举主要采取吏部会官举荐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举主所荐官员皆被皇帝任用。应该说,后来廷推制度中皇帝择用大臣人选的步骤肇始于此。

所以徐阶梳理制度,认为廷推并非祖制,反而是圣裁,才是大明的祖制,这下就让李默很尴尬了,总不能说是嘉靖剥夺了他这个吏部尚书的权力吧?

嘉靖听完后,转头问李默道:“大冢宰,你怎么看?”

李默只得说道:“臣惟陛下命。”

嘉靖将杨博的奏疏取出来,说道:“这是杨博的奏疏,你们看看吧。”

几位重臣传阅了杨博的奏疏,杨博主要是举荐许论为兵部尚书的,其实重臣们早就知道杨博属意许论,但是此事嘉靖把杨博的奏疏拿出来,那就是别有深意了,至少说明嘉靖对于杨博的推荐是很满意的。

一众臣子当然十分乖觉,附议杨博,对于李默来说,只要不是赵文华,其他人都行,于是嘉靖下诏以许论为兵部尚书。

京师,德胜门外,杨博坐在马车上,杨博这次是回乡守制,谢绝了一切迎送,和自己儿子杨俊民回蒲州老家。前来送行了只有翰林院庶吉士张四维。

出了德胜门外,杨博就走下马车,回头驻足望着巍峨的德胜门城楼,张四维上前问道:“虞坡公(杨博号)可是在等人?”

杨博笑着点点头,不一会朱载坖的车驾就来了,朱载坖下车,杨博、杨俊民、张四维赶紧向朱载坖行礼,朱载坖笑着摆摆手,对杨博说道:“虞坡公,果然神机妙算。”

杨博说道:“殿下谬赞了,只不过一些微末伎俩罢了。”

朱载坖说道:“孤为虞坡公备了素酒斋宴,算是为虞坡公送行了。”

杨博赶紧谢过朱载坖,朱载坖这才注意到张四维,便开口问道:“这位也是虞坡公的子弟?”

杨博笑着为朱载坖介绍道:“这是翰林院庶吉士张四维,王崇古乃是他的舅父,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文章、书法兼优,朝考入翰林院为第一名庶吉士。”

张四维赶紧向朱载坖见礼,朱载坖心想,这位也是日后的阁老,四人一道走到德胜门外的驿亭中去,刘忠、腾祥等人早就布置好了,四位如席后,心照不宣的先吃饭喝酒,等到朱载坖放下筷子,杨博等人也将筷子放下。

朱载坖说道:“虞坡公离朝,九边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