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489章 风云诡谲事多端

隆庆中兴 第489章 风云诡谲事多端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虽然决定将海瑞调至河间府来,但是河间府作为京南重镇,朱载坖若是贸然运作的话,肯定会引起嘉靖的不满,所以上策还是通过黄锦来直接说服嘉靖。

故而朱载坖直接约见黄锦,想要替海瑞谋这个河间知府的位置,朱载坖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在海瑞肯定是在东南待不下去了,可是朱载坖不能这样,毕竟海瑞为大明立过功,为万寿帝君流过血!若是不给他安排一个好去处,以后谁还跟着朱载坖混了。

而且现在朱载坖经营天津,除了用汪道昆掌握天津三卫之外,河间府也是朱载坖的重点,用海瑞为河间知府可以更好的为朱载坖的一系列政策提供方便。

朱载坖请黄锦代为向嘉靖请托此事,黄锦赶紧答应,回去向嘉靖汇报,嘉靖听了黄锦转述后,对黄锦说道:“既是裕王看重的人,就将他调来吧,此事知会严阁老去办就行了,让裕王赶紧把事情办起来。”

嘉靖现在重视的就是和王直的贸易,他已经令李芳再次南下采办布匹等物了,现在只等王直到天津交货就行了,嘉靖对此事还是极为重视的。

朱载坖则没有那么急切,他先是将到北方来的工匠中船匠和铁匠分别到遵化铁厂和天津卫去查看,一是准备扩建遵化铁厂,而是勘察港口和造船厂的位置。

而朝廷中的风声确实越来越紧了,严世蕃从东南回来之后,赵文华再次上疏嘉靖,认为倭寇已经平息。这次嘉靖终于有了反应,将赵文华的奏疏下部议。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赵文华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倭寇平息无非就是表功,想要回京师而已,赵文华本来已经是工部尚书了,这次携勘定东南倭寇之威前来,肯定是要有所进步的,至少不可能还是六部之中排位最后的工部尚书了。据小道消息,赵文华谋求的是兵部尚书。

朱载坖觉得赵文华有些过于异想天开了了,且不说严嵩是否会真的支持他去争取这个兵部尚书,杨博在嘉靖心目中是什么地位?杨博在兵部,至少九边能够保证大体的稳定,赵文华肯定没有这个能力。

朱载坖觉得,严嵩可没有这么傻,严嵩一向老谋深算,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再说了,赵文华有几斤几两,严嵩作为他的义父,怎么会不清楚呢?

朱载坖猛地想起,严嵩根本不是想扶赵文华当这个兵部尚书,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准的吏部尚书李默。朱载坖知道,现在严嵩对于李默极为忌惮,因为李默主持了今年,也就是嘉靖三十五年的会试,也就是今科进士的坐师,假以时日,他的学生们成长起来,再加上李默这个吏部尚书,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严嵩肯定想在李默还没壮大之前就将他处理掉,免得日后同时面对徐阶和李默两个劲敌,而且李默的强势也是徐阶所不满的,在收拾李默这个问题,严嵩说不定已经和李默达成默契了,赵文华只不过是严嵩放出来的烟雾弹。

朱载坖只是默默的关注此事的发展。

果不其然,嘉靖将赵文华的奏疏下部议之后,李默作为吏部尚书随即向嘉靖上疏,认为眼下既赵文华声称倭寇已经消弭,就可以召回赵文华,要么直接撤销浙直总督,要么另择他人总督浙直。

李默向嘉靖推荐了王诰,李默称王诰:德器弘深,才猷敏达,甲登甲第,筮仕大行。荐历郎曹,出知名郡。累迁藩臬,擢升都名。甘肃巡抚,功多斩获,晋参南户,载转总漕,督理精勤,国计攸赖。

建议嘉靖任命王诰总督浙直。朱载坖打听了一下这位,发现这位确实是资历深厚。嘉靖二年,王诰25岁举进士,授行人,又迁户部郎中。当时大同兵变朝廷选择群臣中具有文武全才者前往镇守。

王诰受命,遂单车就道,设计擒获乱首2名,其余都相继抚定,边镇得以安定,朝廷表奏他的功劳,有诏恩赐一子为汝宁所世袭千户。王诰补授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知府,升山东按察司副使,进为山西布政司副使,不久又擢升为佥都副御使,巡抚甘肃。王诰到任后,操练兵马,增修城堡。敌兵入犯,王诰率兵擒斩番虏290余人,论功行赏白金文绮,先后迁升南京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漕运、巡抚淮南等处地方。

这位确实是资历深厚,而且李默这招也很阴损,赵文华虽然声称倭寇已经消弭,但是并没有直接上疏请求辞去浙直总督,因为赵文华还是想要稳妥一点,若是朝廷召他回来担任部堂,那他自然开开心心的回来当他的部堂大员,要是朝廷不允,他至少还有个浙直总督干干。

但是李默明显准备把赵文华的后路给断了,你不是声称倭寇已经消弭了吗?那就用不着你了,至于你下一步干什么,等吏部通知吧!

朱载坖很清楚,李默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虽然严嵩有首辅之尊,但是涉及到选官任人,尤其是部堂大员,吏部尚书的份量是很重的,李默只需要采取拖字诀,就可以让赵文华极为难受,朝廷现在确实没有部堂大员的官缺,赵文华一旦被免去了浙直总督的差遣,就形同于罢官。

只要李默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一天,就可以让赵文华当一天的闲人,除非嘉靖亲自下场干预此事。

而令人咋舌的是严嵩对此事的态度,严嵩居然主动上疏嘉靖,请求将赵文华召回京师。这就让很多人有些看不明白了,按理说赵文华作为严党的中坚,严嵩的义子,严嵩应该积极为他争取才是,怎么会主动要求将赵文华召回了,难道是严嵩对赵文华不爱了吗?

嘉靖也顺水推舟的下旨将赵文华召回,至于浙直总督的人选,嘉靖既没有下令撤销,也没有下令吏部廷推,让满朝文武都在猜测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