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451章 欲挽狂澜扶天倾(三)

隆庆中兴 第451章 欲挽狂澜扶天倾(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讲官们对于朱载坖的这种行为感到吃惊,他们认为朱载坖这个行为颇有些不智,如果说大明的言官是疯狗的话,这些还没入仕的士子就是疯牛,比言官可怕一百倍。

尤其是这些结社的文人,一旦得罪其中一个,那就是一群人蜂拥而上,不把你搞臭誓不罢休。

朱载坖问道:“本朝士子结社,起于何事?”

李春芳说道:“殿下,本朝的士子结社,其实起于元末。”

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各地形成了一 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他们拥兵自重,图谋发展。身处乱世的文人们或者择主而仕,或者易地避乱,这就为他们集中聚会、宴饮酬唱提供了契机。

到了大明建立,朱重八可不惯着他们,虽然重八哥没有颁布禁令将文人结社予以禁止,但是采用了更为严酷的手段,高启因为魏观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市,孙蕡因为蓝玉题书而坐论死,王行亦因蓝玉案坐死,黄哲以诖误罹于法,徐贲因事下狱死,张羽坐事自沉龙江等等,这些文人多是元季社事的活跃分子,太祖通过严刑峻法,严厉的打击了文人结社。

而永乐,仁宣时,大明国力强盛,朝廷迁都后,成祖对于结社并没有加以打击。怡老会社自此兴起。而国力的强盛大大刺激了文人的自信心和养尊处优的享受心态,结盟会社渐成风气,如大学士杨荣就时常召集馆僚雅聚杏园,宴乐赋诗。

弘治、正德时的首辅李东阳就曾经说过:“自洪武之开创,永乐之戡定,宣德之休养生息,以至于正统之时,天下富庶,民安而吏称。庙堂台阁之臣,各得其职,乃能从容张弛,而不陷于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尤其是宣宗皇帝,常常在万机之暇,游戏翰墨,常常君臣同游, 庚歌继作的雅事,皇帝和阁老们的加入,使得文人结社,反而成了一桩雅事。

所谓上行下效,从最高统治者皇帝开始, 到皇室成员,再到这些馆阁重臣,他们的言行举止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既然这些高层官僚如此雅好于宴饮社游,其他的下层民众热衷于此也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说,正是由于皇室贵族和馆阁 重臣们长期地、频繁地进行集会唱和、宴游赋诗,甚至是亲自参与社事,才带动结社之风由朝廷逐渐向民间扩散,并最终风靡全国。

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文人结社早就不是之前的文人之间诗词唱和,而是一种政治团体。现在的文人结社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党争中被削籍或乞归的官员进行结社。另外一种是在党争中发展起来的结社。

他们结社的目的,对于这些致仕或者被罢官的官员来说,一以标榜声名,思为复职之地;一以树立党援, 冀为政争之具。对于那些还没有入仕的士子来说,就是通过进入会社,结识大佬,好为他们以后仕途铺路。

同时,结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嘉靖以前的社事承宋元遗绪,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几个或十几个成员,更多的带有志趣相投者结社议论的味道在其中。而到了现在,为了达到由野制朝、以社援党的目的,文人结社由讲求宴游怡情逐渐变为讲求声气延誉,对于成员的吸收和接纳就比较宽松,入社成员越来越多,社事规模也越来越大,以至动辄几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

嘉靖之前的结社,甚至避免谈论朝政,不少会社的社规甚至有明文规定:会间清谈,除山水道艺外,如有语及尘俗事者, 浮一大白。清雅所至,视时事政务为“尘俗事”。

但是到了现在,文人们结社,已经是公开自己的政治目的了。现在的会社文学色彩渐褪,政治色彩渐浓,社事活动不仅不再避谈俗事,而且以直接干预时政为务。

所以张居正说道:“殿下,眼下党社之间逐渐融合,互为依凭,形成了党社一体的局面。朝之党,援社为重;下之社, 以党为荣,野之立社,就是为了朝之树党,社局原与朝局相表里。”

所以朱载坖不允许士子们结社,无疑会大大的得罪了这些士子,他们以加入会社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朱载坖想要断绝他们的路,他们也绝不会让朱载坖好过的。

讲官们都劝朱载坖还是要慎重,朱载坖笑笑说道:“孤已经三思过了,士子结社,有害无益,孤定要厉行禁止。”

李春芳劝道:“殿下,眼下南直、 浙江结社极为活跃,在社士子以千万计,一旦有事,祸生肘掖之间矣!”

讲官们担心的是一旦士子们鼓噪起来,事情就不可收拾了,大明一向厚待读书人,南京又是大明留都,文人聚集之地,到时候士子们鼓噪起来,声势肯定比苏州大不少,恐怕难以收拾。

朱载坖毫不在意的说道:“孤受陛下之命,视师东南,既假节钺,何所惧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朱载坖此言一出,几位讲官都是眼睛一亮,张居正赞叹道:“殿下此言,倒是为臣子的本分了。”

朱载坖说道:“事已至此,还请诸位师傅,助孤一臂之力。”

朱载坖和讲官们仔细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先礼后兵,由讲官们会同南京礼部官员,去国子监向这些士子们晓以利害,要求他们在期限内主动解散会社,到期不解散的,官府就会强行解散。

同时朱载坖还有上疏嘉靖,取得嘉靖的批准,将此事推广全国,讲官们代朱载坖草拟的奏疏,历数东南结社所造成的危害,请求嘉靖断加禁止,并颁行全国,不准士子结社,抨击朝廷。

李春芳为朱载坖的奏疏拟了一个极为醒目的标题:请严禁社盟陋习以破朋党之根事疏,请求嘉靖将假托文会,结盟聚党者,比照奸徒结盟律,分别首从治罪。

朱载坖将奏疏通过急递送往京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