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426章 抽丝剥茧除迷踪(三)

隆庆中兴 第426章 抽丝剥茧除迷踪(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听闻朱载坖遇刺,讲官们真是吓得心胆俱裂,赶紧从扬州赶赴南京,见朱载坖果然没事讲官们才长舒一口气,连平日里最稳重的李春芳这次都极为愤怒了。

他对朱载坖说道:“殿下,是哪些贼子做下此事,务必要穷究到底,绝不放过。”

朱载坖让讲官们稍安勿躁,他说道:“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杀孤,而是逼孤离开江南。”

李春芳说道:“是哪个狂徒?”

高拱问道:“殿下,是不是这些士绅们做的。”

现在东南,对朱载坖怨气最深的,恐怕就是这帮士绅了。

李春芳当即否定了高拱的这个看法,士绅们是怨恨朱载坖,但是他们绝不敢干这种事情,嘉靖的性格他们是很清楚的,要是真的朱载坖在东南出了什么事情,嘉靖是绝对敢掀起一场大狱的,现在大明皇帝的威严还是不可挑战的,嘉靖又不是崇祯,谁敢没事干挑衅他老人家。

再者说,就算东南士绅们对朱载坖积怨已深,想要把他除掉,有各种的手段,直接截杀无疑是最愚蠢的手段,不仅成功率极低,反而会招来嘉靖和朝廷的报复,这是何苦来哉呢?

朱载坖说道:“这些事情,交给锦衣卫查访吧。给宫内的年礼准备好了吗?”

朱载坖和讲官们一起审定送进宫内的各色礼物。

京师,内阁,三位阁老都默默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眼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三位阁老都是极为震惊的。

严嵩问道:“徐阁老,你们看此事?”

徐阶说道:“首揆,还能怎么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务必穷究此案。”

严嵩神色有些玩味的说道:“徐阁老毕竟就出身东南,对东南还是比较熟悉的,你觉得会是谁干的此事?”

徐阶说道:“首揆说的什么话?下官知道首揆的意思,但是下官可以明确告诉首揆,东南的士绅们没这个胆量做这等事。”

朱载坖遇袭,严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南的士绅,因为朱载坖的催征,让他们出了大血,徐阶也因此大受打击,要说恨裕王,那是肯定的。

徐阶抬起头来,迎着严嵩的目光,说道:“首揆,士绅们或许对裕王殿下有些微词,但是要说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他们没这个胆量,更没这个本事。”

吕本也说道:“严阁老,徐阁老说的,下官倒觉得不假,东南的士绅们,断没有这个胆量做这种事情。”

严嵩幽幽的说道:“万一真有一二胆大妄为之徒呢?这人啊,是最难猜度的。”

徐阶摇摇头说道:“严阁老,非是下官偏袒他们,他们哪有这个本事。若是在朝堂上玩弄权术,倒是他们所长,舞刀弄枪,则不是他们所长的。”

徐阶的话倒是不无道理,东南士绅们,擅长的是利用他们在科举上的优势和在朝堂上抱团的能量,在朝堂上搞风搞雨,要是真的动刀动枪,那就不是他们之所长的。

严嵩说道:“那也未必,他们的干儿义子可是不少啊。”

徐阶说道:“他们虽有些义子等辈,但是也是济不得事的。”

严嵩说道:“是吗?老夫看倒未必,他们在东南卫所之中,安插亲信,广收义子,要找些许悍勇无法之辈,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面对严嵩的质问,徐阶也是无奈,严嵩说的倒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这些事情在现在的大明十分普遍。武将通过义子监视掌控军队,将军队变为私有武装,同时还选拔勇武之士为义子作为自己的亲卫,护卫左右。也并不是从大明开始的,自唐末以来,军中就有这种习俗。

在大明建立之初,朱重八在军中就严令不允许将帅广收干儿义子,并且自己带头,将自己的义子如沐英等人改回本姓,况且在卫所制度下,,军户属于国家编户,世代为军,役皆永充。军籍隶于五军都督府,而日常守城屯种统于都司卫所,而兵部又节制其权,统兵的指挥使等官员与军户之间的联系并不深。

即便是作战时,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即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卫所军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派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事结束,兵散于世,将归于朝,士卒和统兵的将帅联系并不紧密,即便是将帅想要网罗义子也不太可能。

但是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募兵制的兴起,这种义子又在军中兴起。自正统年间开始,朝廷就已经开始招募士卒补充卫所军士的不足,到了本朝,更是募兵以充京军边军。

募兵之初由朝廷派文臣赴地方招募士兵,中央掌握着招募大权,将领无权私自招募,但是随着嘉靖以来南倭北虏,战事频仍,各种民变也此起彼伏,朝廷对于军队的需求不断增加,募兵逐渐由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成为朝廷补充军队的主要手段。

在募兵制度下,将领与士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完全脱离的状态,士兵由将领招募而来,或者朝廷派人招募交由将领统率,较卫所制度而言将士关系更为紧密。将领对于士卒也有了更大的支配权。

同时,私养家丁的现象逐渐日益严重,家丁随将领遣调与将领之间有极大的依附性,将领对于军队的私有程度逐渐加深。而募兵是军队中家丁的 主要来源,将领招募膂力骁健,弓马娴熟的勇武能战之士为家丁亲军。

家丁是主帅蓄养的用于御敌卫身的私兵,大都是经过主帅严格挑选和训练的精锐士卒,具有高于普通士卒的战斗力,对于统兵大将来说,家丁与将领间有着特殊的依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将领招募家丁待遇优厚, 而这些拥有较高战斗力的家丁则是武将建功立业的根本。

将领为了更有效的掌控招募的家丁,多采取赐姓、收认义子的方式拉拢家丁亲军,而义子亲军受家主恩惠,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答恩情。

东南的卫所、镇守和各级统兵将领都豢养这规模不等的家丁,严嵩认为,士绅们未必不能通过与这些统兵的将帅驱使他们的家丁义子袭击朱载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