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401章 鹤唳风声惊雷起(三)

隆庆中兴 第401章 鹤唳风声惊雷起(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按院,朱载坖正在听取陆绎和刘守有的汇报。虽然抓获了祝续派出的仆人,但是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点朱载坖早就想到了,祝续也算是人精了,这些事情怎么会露出破绽来呢。

陆绎也说道:“殿下,臣已经核对过周如斗的供状了,与周如斗交涉的几人,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这点朱载坖也早就想到了,这些人也不用找了,肯定是死无对证。对于这些情况,朱载坖早就想到了,并不奇怪,若是连这样的本事都没有,这些大家族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了,早就被啃的什么都不剩了。

朱载坖说道:“这都不妨事,待孤见见他们再说。”朱载坖还是准备先接触他们再说,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把自己老爹当傻子玩。

不过对于玄妙观,朱载坖还真是比较熟悉,后世的观前街,已经成了苏州的着名景点。现下也是如此,玄妙观前医卜星相更是玄妙观一大特色,有祖传秘方、专治气喘、痨疾、筋骨酸疼的江湖郎中,有拔牙的牙医,有主治跌打损伤的伤科等等。

算命、相面、测字的集中在东脚门至牛角浜一路,有的当街设一桌一椅,有的设馆,总称“巾行”,七十二巾可谓样样齐全。有量手曰“量巾”,鸟衔设牌曰“鸟巾”,拉胡琴曰“夹丝巾”,敲搭板小锣曰“响巾”,相面曰“斩盘抢巾”,批八字曰“八黑”,摇课曰“圆头”,拆字曰“小黑”,瞎子摸牌曰“观梅”。

相面有手相、摸骨相等几种,以一鉴明(真名张子芳)、朱少卿最为有名。相面兼算命的有四明山人、王一舟等。算命兼堪舆(风水、 地理、流年、合婚)的,以杨凤巢、蒋通天、凌云山、杨守成、 邹慕鸿等为主。拆字的有谈虎臣、张天良等。起课的有文王课、六壬课,以明如镜为有名。还有鸿运来(真名泊良)的乌龟测字,他把事先用胶水写好的字条,放在置有乌贼骨粉的乌龟壳内,摇动几下便显出字迹,以此吸引好奇者。他们或取号“赛诸葛”、“小神仙”,或自称“能知过去未来,善断吉凶祸福”,举凡男女婚配、家庭纠纷、生老病死、官运财气均是他们测算的范围。

朱载坖本想微服前去,但是陆绎等人坚决不干,担心朱载坖的安全,朱载坖只得作罢,玄妙观本身也值得一看。玄妙观始建于西晋,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

其中还有一块四绝碑,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不可错过。

当日朱载坖在陆绎、徐文壁等人的护卫下前往玄妙观,与一众官员们去看戏。祝、吴、徐三家作为苏州望族,又是乡宦,当然也被朱载坖邀请来一起观赏。

在朱载坖的安排下,祝、徐、吴三家与唐顺之、赵文华等人一道陪在朱载坖周围。

林懋举作为苏州知府,当然要为朱载坖介绍这些苏州的乡宦,林懋举向朱载坖介绍了三家人,朱载坖对祝续十分感兴趣,因为他的老爹可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但是这位仁兄的科场之路可谓极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倒成了文坛的笑谈,祝续的官运倒是比他父亲好的多了。

祝枝山不过官至应天府通判,祝续则官至广西左布政使,成为藩台,不过祝续被言官弹劾去职后,就回到苏州老家,当起了乡宦,现在祝家已经成为苏州望族,名下田产商铺,不知凡几。

林懋举介绍完了后,三家家主送上礼单,朱载坖看也不看,让陆绎收下,笑着说道:“诸位先陪孤看戏吧!”

三位家主只好陪着朱载坖等人看戏,看完之后,玄妙观早就准备好了宴席,赵文华等人请朱载坖入宴,三位家主也只得跟着入席。

朱载坖笑着问道:“诸位,这出戏如何啊?”

诸位当然是说这戏好,朱载坖问道:“好在何处呢?”

赵文华说道:“殿下,好就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娄阿鼠自以为得计,可以逃脱法网,怎奈难逃法网,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误了卿卿性命。”

朱载坖抚掌说道:“赵制军说的好!天理昭彰,法网恢恢,莫说娄阿鼠一介波皮无赖,只要朝廷严令,州县官员用心,就是地方豪强作恶,甚至勾结抚按诸司,欺上瞒下,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其实不过镜花水月而已。”

赵文华说道:“当即陛下乃是英察之主,敢有欺瞒,祸及三族,到时候悔之晚矣!”

朱载坖和赵文华一唱一和,祝续等人心中打鼓,看他们两人的话,恐怕已经知道了此事,今日这是特意来敲打自己的。三位家主内心苦涩。

吴寀说道:“殿下、赵制军言重了!当今谁敢欺君,法典煌煌,律令如铁,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不能罗织搜求,掀起大狱,非朝廷之福也。”

赵文华的脸一下子就冷了下来,怎么着?你吴寀还以为是你爹当刑部尚书的时候,唐顺之赶紧出来打圆场,说道:“酒宴已毕,不若唤些歌伎唱曲,以为消遣。”

朱载坖点点头,与一众人一起去听苏州府的歌伎唱曲,在场的都是词章才子,科第名家,朱载坖说道:“这些俗曲,皆已听过,不若各位做些,即令歌伎唱来,也图个新鲜嘛!”

既是朱载坖有命,在场的士子官员都纷纷开始提笔写了,若是能凭借词曲得到裕王青睐,那也是一条终南捷径,众人纷纷绞尽脑汁,揣摩朱载坖的喜好,写出各种曲子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