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53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三)

隆庆中兴 第1253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现在的情况就是,有关藩属、朝贡的相关事务,分散在朝廷的各个衙门中,对于处理藩属事务是极为不利的,就以对于藩属的赏赐为例,就需要主客司与户部、内府等其他机构一起办理才行。

户部与内府是给赐物品的颁发机构,主客司是给赐的执行机构。在这些机构合作顺利的时候尚且无事,一旦大明的这些官僚机构扯起皮来,那就是旷日持久了,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所以朱载坖认为,要在朝廷专门设立一个部院机构,负责管理这些藩属事务。

对于朱载坖的意思,礼部表示反对,礼部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认为这样对侵夺礼部的权力,在礼部看来,一旦按照朱载坖的想法,设立专司负责管理藩属事务,那就等于实际剥夺了礼部管理外交的权力。

但是朱载坖认为并非如此,外交是外交,藩属是藩属,两码事情,礼部仍旧负责外交事务,但是将藩属的管理单独设立一个机构,朱载坖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理藩院,专门负责对这些藩属的管理。

就像朝鲜人自己说的,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不像有的狗跑来跑去都不知道他的主人是谁。既然是有主的狗,就得拴上链子,要不然万一被人家给当野狗打了怎么说理去。

朱载坖认为,管理藩属,事关重大,理藩院的品级也不能太低,与六部都察院一样为正二品衙门,关键的就是理藩院的执掌问题,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的职权区分问题。

朱载坖召集阁部重臣商量此事,礼部尚书赵贞吉对此是有些不满的,虽然朱载坖已经下达决心要设立理藩院了,但是赵贞吉还是认为可以争取一下,将理藩院变成礼部的一个下属机构,赵贞吉认为,理藩院所执掌的,本来就是之前礼部主客司的部分职能,即便是成立了理藩院,理藩院的很多事务也是和礼部分不开的。

这点倒是获得了朱载坖的部分赞同,理藩院和礼部确实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朱载坖和赵贞吉的想法并不一样,朱载坖的意思是逐渐将礼部的外交职能向理藩院转移,最终将理藩院变成专门的外事衙门,所以朱载坖说道:“大宗伯的话确实是有些道理,理藩院和礼部,在很多事务上是有重合之处,两个衙门很多时候是要协同办公的,但是事涉藩属,还是要重其体例以示朝廷之重视。”

朱载坖认为,理藩院的长官以礼部尚书衔掌院事,同时和其他六部一样,下设两位侍郎协助掌院处理政务,其下是各司,负责处理具体政务,这才是重点,涉及到理藩院的具体执掌。

首先就是从其他衙门划转理藩院的部门,原属礼部的会同馆、还有主客司的部分人员、鸿胪寺等都要转隶理藩院,除此之外,就是理藩院本衙下设的各司,经过朱载坖和重臣们商量,理藩院下设稽勋司、宾客司、柔远司、理刑司,稽勋司负责颁授印信,管理这些藩属的王位、服色等。

宾客司负责接待藩属的使者的,柔远司负责制定对这些藩属的赏赐,理刑司负责处理这些藩属对大明不恭顺或者说背叛大明等行为。

除此之外,朱载坖还下令在理藩院下设同文馆,负责负责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管理国书、诏书和藩属奏疏的翻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刑司了,对于藩属的各种违制、违法行为,都要由理刑司郎中召集理刑司官员们会商之后,根据情节的轻重,上呈掌院,情节较轻的,直接由理藩院报请皇帝之后处分,可以予以申斥、暂停朝贡、减少贡使、加征关税等惩处措施。

而如果说事涉谋反、谋逆、谋叛等情节严重的不法事,甚至是需要用兵征讨的,那就要由理藩院掌院尚书和礼部尚书一起具折上奏,在经内阁召集兵部等衙门,会商之后,上呈皇帝惩处。

现在关键的就是谁来担任这个礼部尚书掌理藩院事了,赵贞吉、高拱推荐的是南京刑部左侍郎洪朝选,洪朝选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在现在的官场也算是老资格了,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吏部郎中,四川按察副使,广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右到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左侍郎,履历丰富,洪朝选的官声很好,生平有学行政事之称,居官清廉,以名节自砥砺,致身卿贰,而家贫如故。

而杨博则是举荐原广西兵备佥事茅坤为理藩院尚书,茅坤的资历比之洪朝选要深厚一些,是嘉靖十七年进士,而且茅坤曾经是胡宗宪幕府中的核心成员,精通军务,也处理过这些藩属蛮夷之事,态度强硬,是处理这些藩属的合适人选,但是茅坤原任官职太低,即便是起复,也没有直接起复礼部尚书的道理,这是很多人反对的原因。

但是朱载坖认为,朝廷选官,首先考虑的是能否胜任,而不是资历是否合适,朱载坖于是决定,起复茅坤为吏部左侍郎兼理藩院左侍郎,署院事,赵贞吉以礼部尚书兼掌院事。

处理了此事之后,朱载坖和臣子们开始讨论朝鲜的事情,朱载坖已经派人对于朝鲜予以申斥了,但是朝廷的大军巡边还需要些时候,朝鲜也上疏辩解了。

朱载坖将朝鲜的上疏给诸位重臣们看,朝鲜主要是解释朝鲜军队跨过鸭绿江的事情,朝鲜人认为是女真人挑衅在先,朝鲜军队奋起反击,只是由于主将立功心切所以才导致越江征讨,希望大明予以原谅,而对于大明所指责的和倭国往来的事情,朝鲜人矢口否认,声称断无此事。

朱载坖说道:“朕看朝鲜,是不知道天威为何物了!”

朝鲜的这种辩解显然不能令朱载坖满意,尤其是跨过鸭绿江这种人,朝鲜必须要给大明一个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