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01章 圣人苗裔亦寻常(四)

隆庆中兴 第1201章 圣人苗裔亦寻常(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李皇后赶紧让宫人内侍服侍父子两个更衣,然后参加各种宴会。

等到正月初六,朱载坖才算将一应礼仪活动弄完,朱载坖发现徐文壁虽然被朱载坖安排了很多代祭的活,但是这位仁兄依然是神采奕奕,果然是根骨非常的人士,看来日后大祭司非你莫属了。

朱载坖晚上终于能够休息一下,出席家宴,主要就是太后和自己的妃嫔子女,在吃饭的时候,杜太后再次提起朱翊釴的婚事问题,面对自己母亲的要求,朱载坖只得表示会尽快办理。

朱载坖问道:“你想要怎样的太子妃啊?”

朱翊釴哪敢说话,只得说道:“全凭父皇母后做主。”

李皇后问道:“陛下怎么看?”

朱载坖说道:“总得寻个世胄名家,德容兼备的太子妃才行,在南北直隶选吧。”

朱载坖的这个想法倒是很大胆,因为大明已经很久不在京师以外的地方选秀女了,因为由于选择秀女是一项重要且繁杂的程序,加之女子入宫后被幽禁于宫中, 生活悲惨,这使得民间非常惧怕选秀女,一有采选秀女的风声传来当地便纷纷嫁娶。

尤其是宪宗皇帝的邵贵妃,也就是嘉靖的祖母,朱载坖的祖奶奶,是浙江人,他曾经说过:“女子入宫,无生人乐,饮食起居, 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

所以在嘉靖即位之后曾经对嘉靖说过:“以后选女入宫,无下江南。此我留大恩于江南女子者也。”之后皇家选秀,还是真的大多在京师选取,这次朱载坖却要求在南北直隶选取,同时还想从家世较好的女子中选择。

朱载坖说道:“等节后和内阁、礼部还有临淮侯商量之后定个章程。”

杜太后反正是要抱曾孙,至于怎么选,她是不管的。正月初七,临淮侯李庭竹和他的嫡长子李言恭正在宫门外等候朱载坖的召见,李庭竹现在是勋臣中很吃香的臣子,毕竟他是皇亲,朱载坖也对他极为看重,不过对于自己的儿子,李庭竹也是极为伤脑筋。

别的勋臣子弟不是飞鹰走狗就是走马章台,李言恭倒是没有这些恶习,但是李言恭喜好文学,好学能诗,奋迹词坛,招邀名流,折节寒素,两都词人游客望走如鹜。若是放在平时,李庭竹自然是极为高兴的,但是现在不同了。

朱载坖明显希望勋臣子弟们振作起来,重拾祖先的勇武,朱载坖也愿意任用勋臣武将,不管是吴继爵还是他李庭竹,虽然李庭竹很得朱载坖的信任,但是李庭竹很清楚,自己能力有限,要想恢复李家的荣光,恐怕是不够。

想当年,他们李家,才是大明勋臣的顶流,曹国公和皇家的亲近,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岐阳王可是大明功臣第三,可惜后来遭遇靖难,李家败落,但是李庭竹一直希望能够重振李家的声威,现在朱载坖重视武功,很多勋臣们也已经注意到了,恭顺侯这些自不待言。

连英国公世子张元功都在京营带兵,甚至跟随戚继光两度出塞,俨然要恢复当年张家靖难第一名将的风采,而李言恭确实醉心与辞章,这让李庭竹怎么不忧虑,他很清楚,无情最是帝王家,当年李景隆和成祖关系就不铁吗?论亲戚,成祖也算是甥舅关系,还一同读书,论功,李景隆也是打开了金川门,放燕军入城,可以要修理李家,管过这些吗?

皇帝对臣子,只看有没有用,所以对于李言恭,李庭竹十分忧虑,未来他是要继承临淮侯爵位,将李家发扬光大的,重振家门的,而一个只知道风月词章的勋臣,对于朱载坖来说是显然没有用的。

所以李庭竹希望在现在自己还有点面子的时候,向朱载坖求个恩典,将李言恭打发到戚继光身边去,不求他能够学到什么精髓,只求他能够学点皮毛,能够出镇一方,中规中矩就行了。

得知临淮侯父子求见,朱载坖自然是立即召见他们,李庭竹向朱载坖说明了来意,想把李言恭丢到蓟镇去,在戚继光身边历练,朱载坖对于李庭竹的想法倒是很支持,勋臣子弟们顽劣不堪,是该整顿了。

朱载坖问道:“李言恭,你愿意去军中历练吗?”

李言恭赶紧说道:“臣不善弓马。”他话还没说完,李庭竹就说道:“不会就去学,想先祖岐阳王,何等英武?”

朱载坖摆摆手,对于这个临淮侯世子,朱载坖还是有些了解的,他也算是勋臣子弟中的一个异类了,朱载坖说道:“李言恭,你是岐阳王的子孙,文采再好,也不能科举,总不能无所事事,一辈子当个闲散勋臣吧?”

朱载坖很清楚,李言恭不是带兵的那块料,真要是让他领兵镇守,恐怕还不如李景隆,不若给他换个适合他的职务,未必一定要在军中厮混嘛。

不过李家的基因确实是不错,从岐阳王李文忠,曹国公李景隆到李庭竹、李言恭,一个个都是一表人才,李庭竹听朱载坖说完,赶紧踢了李言恭一脚,说道:“陛下问你,怎么还不答话?”

李言恭赶紧说道:“陛下,臣对倭国风俗,一向有所听闻。”

朱载坖想了一会,说道:“你既有这个长处,可愿意到锦衣亲军去?”

朱载坖觉得,李言恭这样的人,不能上阵,但是搞搞情报工作,处理文字还是可以的,李言恭赶紧说道:“臣愿意。”

朱载坖说道:“新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徐渭,熟悉倭情,你要去多跟他学学,把有关倭情的资料,收集记录起来,还有胡宗宪当年的幕僚,如茅坤、郑若曾等人,也要去一一拜访,这事能办吧?”

李言恭当即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言恭本就热爱文学,徐渭这些人都是当世名家,能够和他们接触,自然是求之不得,朱载坖对李庭竹说道:“那就先给他个锦衣千户,专办倭情,临淮侯你看如何?”

李庭竹赶紧谢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