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2章 露布飞捷报君知(三)

隆庆中兴 第112章 露布飞捷报君知(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身在镇江的应天巡抚唐顺之听说戚继光上海大捷的消息,马不停蹄的赶到上海县,直接查看这些倭寇的首级和尸体。

看到首级的月代头和不到五尺的尸体时,唐顺之非常高兴,他最担心的就是戚继光杀良冒功,现在看来可以不用担心此事了,这次斩获的都是真倭,毕竟在大明找这么多武大郎还是不容易的。

最近他压力十分大,倭寇频频出击,让他这个应天巡抚倍感压力,虽然把锅成功的甩到了王忬头上去,但是唐顺之也知道,若是不能成功的解决倭患,在嘉靖心中他唐顺之就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

故而戚继光在上海的大捷一定要好好宣传,唐顺之亲自草拟报捷的奏疏,还请巡按御史一同联名,发往京师。戚继光再次向唐顺之陈述想要自己练兵御倭的想法,唐顺之说道:“元敬有练兵之意,本宪当然是支持的,只是现在倭寇频频出击,圣上已然震怒,你我若是不将倭寇扑灭,恐怕难熄圣上雷霆之怒。”

唐顺之的话说的很清楚,他可以支持练兵,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倭寇四处出击,嘉靖已经震怒了,若是不把倭寇按下去,恐怕还没等到戚继光把兵练出来,他俩的乌纱帽都飞走了。

对于这个事情,戚继光早有想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唐顺之,现在水师孱弱,不能远出御敌,而且大明水师缺乏海船,缓急之间难以得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操江提督的水师调来,配合崇明沙所将长江入海口完全封锁,不准倭寇窜入内河作乱。

将倭寇侵袭的范围限制在沿海,然后就是兴建城墙,将江南地区没有城墙的县城和因为年久失修倒塌了城墙都修复起来,有了城墙,再依靠民壮和卫所兵,明军守城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倭寇要想攻城也没那么容易了,而戚继光自己带领这些骑兵作为机兵,分驻要害地方,防备倭寇。

同时在倭寇容易大规模登陆的地方如川沙等,修筑军城,将川沙堡扩建为川沙守御千户所,防止倭寇从此地登陆。对于戚继光的建议,唐顺之表示同意,然后问道:“元敬准备招募多少士卒训练?”

戚继光说道:“禀都宪,末将准备招募三千骁勇,俱是良家子,教以战阵,用申同仇之慨,报以拳拳之心,月支银一两五钱,米一石,精良器械,用之为战。”

对于戚继光的建议,唐顺之表示同意,招募三千人,一月不过四千五百两军饷和三千石米,对于富庶的南直隶来说,如同九牛一毛,倭寇每次上岸劫掠造成的损失都不止这些,他也明白戚继光的建议,加强城防,将戚继光的兵脱身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游兵,机动作战,同时压缩倭寇的活动空间,步步为营,把倭寇赶下海去。

这里面最麻烦的就是调操江提督的水师来协防崇明了,之前唐顺之就曾经要求调动水师,可是现任操江提督临淮侯李庭竹兼着漕运总兵的差事,根本无暇顾及操江提督的事情,按理说,除了操江提督这一武操江外,还应有一操江都御史也就是文操江,但是现在文操江缺位。

他之前上书南京兵部尚书兼参赞机务张经,请求他以南京兵部尚书的名义调动操江提督的水师协防崇明,但是被张经以操江水师拱卫南京,职责重大为由给拒绝了,这次借着报捷,唐顺之再次在奏疏里提及此事,希望嘉靖直接下命令给张经,调动操江水师,协防崇明。

报捷的奏疏一路直抵京师,送达兵部,这是这几个月以来唯一的好消息,官军主动出击,重创倭寇,兵部尚书聂豹和左侍郎杨博十分高兴,立刻将报捷的文书送达西苑。

嘉靖随即召集阁臣和聂豹、杨博,得到报捷文书的嘉靖也显得很高兴,这几个月以来,倭寇四处袭扰,大明官军只能在倭寇屁股后面吃灰,往往都是追之不及,东南损失巨大,嘉靖为此已经发过几次火了,阁臣们最近都不敢触嘉靖的眉头。

嘉靖说道:“唐顺之、戚继光果然得力,上任不过数月,就重创倭寇,诚善事也!内阁以为,当如何赏赐为好啊?”

严嵩作为首辅说道:“唐顺之为应天巡抚,居中谋划与戚继光临敌决断,重创倭寇,当各升一级,追赠父母,其余士卒升赏,各按成例即可。”

嘉靖说道:“那就加唐顺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戚继光升都督同知。眼下倭寇泛滥江浙,荼毒数省,内阁、兵部有何看法?”

作为兵部尚书的聂豹说道:“现在倭寇流窜数省,行踪不定,寻常督抚,已经难以剿灭,当设以专官,总领东南备倭事。”

聂豹的话一落,一众臣子们都在思量此事,这个职务可是不小,比之寻常的督抚,不知道要大了多少倍,寻常督抚,最多不过两省,这东南数省,尽在其执掌之中,不可谓权力不重,要是能推举个自己人上去,那将是极大的助力。

嘉靖问阁臣们道:“诸位阁老怎么看。”

严嵩说道:“陛下,本兵之言,似乎可行,但是此官乃因事而设,不为常例,当遣重臣以本官出任,事毕即撤。”严嵩与嘉靖相伴这么多年,对他多疑敏感的性格太了解了,虽然现在的形势逼迫嘉靖不得不设置方面大员,总领御倭事,但是将东南数省交到一个臣子手中,终归是让嘉靖不放心的。

故而严嵩特意强调两点,一就是以本官出任,说明这个职务无定员、无品级、无任期,并非朝廷的常设职务,另外一个就是强调事毕即撤,说明是临时性职务,不为常例,防止臣强君弱的局面发生。

果不其然,听了严嵩的话,嘉靖非常满意,说道:“惟中做事妥帖,内阁本兵看看,谁能担此重任呢?”一众大臣们都在盘点自己夹袋中的人,看看谁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