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67章 法条纷纷建制忙(七)

隆庆中兴 第1167章 法条纷纷建制忙(七)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作为朱载坖在潜邸时候的讲官,陈以勤无疑是最低调的一个,虽然在朱载坖即位之后,陈以勤很快就进入内阁,但是即便是进入内阁之后的陈以勤,也是极为低调的。他几乎很少在政务上发表意见。

陈以勤在内阁,就像个小透明一样,由于他性格温和,从不与他人起冲突,人缘倒还是不错的。在内阁这么多年,陈以勤主要是负责修史的工作,在陈以勤的领导下,先后修成了世宗实录,重录了永乐大典,陈以勤在这方面确实是干的非常不错的。

这次陈以勤上疏之后,朱载坖第一时间召见了他,朱载坖问道:“陈师傅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重修大明会典,朕认为确实是必要之事,只是修本朝之史,本朝不是有实录和宝训吗?还要如何修史?”

陈以勤向朱载坖解释了自己的想法,陈以勤认为,大明之前的官修正史,主要是历朝实录和宝训,但是实录属于编年体史书,要考察意见事情的始末,并不容易,至于宝训,则主要是皇帝的一些语言和诏书的记录,陈以勤希望的是参照两宋编修国史的形式,编修大明的国史。

朱载坖已经发现了其中要命的地方了,大明的国史,有三段历史是说不得,建文帝、景帝和睿宗,朱载坖很清楚,只要一修书,这三件事情立马就会引爆大明的朝堂,大明这些官员们在这些事情可是极为认真的。

朱载坖直接说道:“陈师傅,这修史可是有三件事难办的啊!”

陈以勤笑着说道:“陛下可知,本朝之史官,言大明哪三事最为痛心吗?”

朱载坖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不过他还是请陈以勤说说。

陈以勤说道:“陛下,此三事者,其一,曰建文年号之不存,实录之未辑。 其二,曰景帝之不称宗,英庙实录之书郕戾王附。其三,曰睿宗之附庙。”

朱载坖闻言只是笑笑,对于陈以勤的话不置可否,朱载坖说道:“建文何等样主也,其若陈叔宝之类也。至于睿宗,世宗钦定之事,断不可有所更易也!”

朱载坖很清楚,在大明一直有同情建文的人存在,而且在东南尤其如此,现在朱载坖对这帮东南士绅们重拳出击,使得他们怀念建文的思潮又泛起了。

朱载坖问道:“他们想恢复建文年号,以何为辞啊?”

陈以勤说道:“陛下,他们认为,建文、景泰又非胜国之君之比,元主可谥,何忍没其号于建文?《元史》且修,何可阙其录于景泰?且景泰之位号既可复,则建文年号亦可复, 建文之死事诸臣,且蒙我皇上之恤录,而况其君乎,况其为太祖之嫡孙乎?”

朱载坖呵呵一笑,说道:“彼等置成祖、英宗于何地也?”

虽然朱载坖对于留学生也没什么好感,但是事关法统,朱载坖不可能有所退让的,朱载坖的看法很简单,就是以实录为准,编撰国史,朱载坖也将自己的底线告知了陈以勤,建文年号不可能恢复,建文事迹附太祖本纪,景泰帝可以立纪,兴献帝必须立纪。

朱载坖是绝不可能承认建文帝的合法性的,同时睿宗的合法性也必须得到承认,这是朱载坖的底线,如果陈以勤能够接受,那就可以编撰国史,如果不能,此事休提。

这就令陈以勤很为难了,他很清楚这三件事情都是在大明极为敏感的事情,朱载坖的这个态度是很消极的。

见陈以勤有些踌躇,朱载坖说道:“陈师傅,成祖提三尺剑,千里转战,世宗竟一生之业,朕岂能反之?是朕愧为子孙也。”

在景帝的问题上,朱载坖认为可以作出让步,恢复景泰年号,谥号等一应礼仪,为其立纪,因为景泰和朱载坖没有什么礼仪冲突,景泰已经绝嗣了,承认他对于朱载坖来说是并没有什么影响,反正英宗都被自己祧出太庙了,还怕什么。

但是比较头疼的就是建文帝的问题,建文年号确实是使用了四年之后再被废除的,你说完全将其废除,仍然以洪武纪年的话,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但是承认建文,这是万万不能的,朱载坖坚持靖难的观点,要保障成祖法统,否定建文的法统。

但是朱载坖认为,建文年间的事情倒是可以按照史实记录,作为大明皇帝的反面教材,朱载坖自认自己这个态度比之之前的皇帝,已经算是格外的宽容了。

陈以勤思考了一阵之后,对朱载坖说道:“陛下,臣以为会典立即要修,国史还可再等一等。”

这个想法得到了朱载坖的支持,现在修国史,对这个三个问题实在是难以达成共识,朱载坖现在的主要精力也要放到改革上去,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和群臣持续拉扯,等到日后有空再来处理就是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重修大明会典,将这次朱载坖改革的相关措施编入会典之中,形成既定事实。

朱载坖下达诏书,任命陈以勤为大明会典总裁官,组织翰林院官员重修大明会典。

陈以勤领旨之后就离开,朱载坖望着离开的陈以勤,笑着说道:“朕这几个师傅,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精啊!”

朱载坖怎么不清楚,陈以勤之所以要去修书,是想避祸,最近内阁的气氛是越来越紧张了,李春芳认为改革要循序渐进,现在朱载坖推动的改革措施已经是非常之激进了,应当缓一缓。

但是高拱认为应当继续推动改革措施,尤其是针对大明吏治的各项改革措施,高拱甚至向朱载坖上疏,提前举行京察,将贪墨、老迈、才力不及的官员尽皆黜退,彻底的刷新吏治。

现在内阁首辅和次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陈以勤不愿卷入其中,所以采取的办法就是借修书为名,远离政治旋涡,免得遭受池鱼之灾。

朱载坖也很清楚自己这位陈师傅的想法,对于行政,陈以勤确实谈不上很精通,但是编修书册,这倒是陈以勤长处,所以朱载坖干脆将重修会典的事情交给陈以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