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60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六)

隆庆中兴 第1160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王锡爵走后,朱载坖第一时间召见了内阁和部臣们,朱载坖问道:“对于王锡爵的奏疏,你们怎么看?”

重臣们认为王锡爵的奏疏还是言之有物的,甚至在南京的督师大学士张居正也上疏朱载坖,认为王锡爵的奏疏诚忧国之言也。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办上,内阁还没有具体的措施。而朱载坖也深知此事的重大,朱载坖和马森、王锡爵想得都不太一样,朱载坖认为,既然还要改革,那小改不如大改,而现在整个内体的关键是在内阁,内阁的权力不明晰,导致整个大明的中央官制就处于混乱之中。

内阁没有明确的执掌,导致内阁完全依靠阁臣个人的能力扩张权力,阁部之争迁延日久,所以朱载坖认为,要重新拟定大明中枢各衙门的执掌,还有就是内外朝官,将行政和监察彻底分开,这样的话,才能够解决大明现在的问题。

而这次朱载坖没有选择先召集阁臣们商量此事,而是选择先召集部臣们商量此事,朱载坖首先召见的是吏部尚书杨博和礼部尚书吕调阳,杨博自不必说了,吕调阳虽然是李春芳引荐的,但是朱载坖也遣厂卫查过此公,这位属于在政坛默默无闻的老好人,派系色彩并不是很浓。

朱载坖召见他们二人的原因,就是向他们询问内阁的地位和执掌问题,他们一个是执掌天下礼制的大宗伯,一个是执掌大明铨政的大冢宰。

朱载坖开宗明义的问道:“杨天官、吕宗伯,以我大明祖制,内阁是何等样衙门啊?”

这个问题使得两位重臣一时之间有些不好回答,经过短暂思索之后,礼部尚书吕调阳说道:“陛下,盖内阁之制,追之于宋也,宋置殿阁之职为皇帝近侍,本朝沿袭之,为陛下顾问之臣也。”

杨博也说道:“大宗伯所言甚是,所谓内阁,内者,大内也,阁者,殿阁也。”

对于两位部堂大员的说法,朱载坖并不满意,朱载坖说道:“朕是让两位说内阁是何等样衙门,不是叫二位说文解字来的。”

面对朱载坖的不满,杨博、吕调阳赶紧请罪,朱载坖说道:“卿等直言就是,朕已经屏退外人了,此间仅有二卿与朕,何话不能说得?”

有了朱载坖这句话,杨博这才说道:“陛下既如此说,则老臣放肆言之,所谓内阁者,翰苑之内署也!”

杨博认为,内阁从制度上来说,仅仅是翰林院派驻内廷,作皇帝顾问的一个机构而已。

朱载坖问道:“大宗伯呢?”

吕调阳说道:“陛下,大冢宰所言,不无道理,察内阁之始,不过拣选翰林学士入内顾问也,言之为翰苑之内署,亦不为过。然如今之内阁,早已不是当初的内阁了。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

吕调阳毫不讳言的认为,现在内阁和之前的宰相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相同的了。

朱载坖直接说道:“那以此看,内阁竟不是大明的正式衙门了。”

这还是真是,在大明的各级衙门中,你都找不到内阁这样的一个衙门,所谓内阁的执掌,全部都是编撰在翰林院下的,内阁并无自己的印信, 与诸司的公文往来亦以翰林院的名义,内阁下面也仅有制敕房与诰敕房两个机构,所需要的人员也都是从翰林院调来的。

朱载坖皱眉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此办事,岂能昭大信于天下?”

朱载坖说得也是实情,大明的内阁,权力有多大,权力范围是什么,一概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内阁权力的大小,就取决两个方面,一是皇帝的态度,如果皇帝本人相对怠政,并且愿意信任内阁,那么内阁的权力就大,若是遇到重八个那样的主,就算是有内阁也不过是个文书机构罢了。

第二就是阁臣们的能力了,阁臣能否控制科道,势压六部,也是内阁权力大小重要因素,要是像成化朝纸糊三阁老那种货色,别说势压群僚,就是泥塑六尚书也不鸟他们啊。但是要是遇到夏言、严嵩这样的主,管你什么科道、六部,全都给本阁老把尾巴夹紧一点,敢唱反调,就收拾你。

但是内阁的权力并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任何制度保障,朱载坖并没有继续和两位尚书多说什么。等到吕调阳、杨博走后,朱载坖下旨给内阁。

朱载坖在上谕中表示:大明祖制,科道乃朕之近侍耳目也。比来法纪荡然,,内外勾结,六科言官与阁部大臣私相交往,习以为常。视祖制何如?视律法何如?朕非刻薄之主,然犯吾法者,惟此剑尔!现晓谕科臣,有不愿六科为官者,上疏直陈,照例以四品外放布政使参议、按察佥事等职,之前种种,朕不再究。自此诏下后,仍有内外勾结者,定斩不饶!

朱载坖的奏疏下达之后,六科的给事中们半晌无言,而在这份奏疏之后,朱载坖立马又下达了第二份上谕。

朱载坖在上谕中说道:国家以六部分理庶务,乃祖制也。六科职在监察,向所谓会揖者,部臣与科臣会商,甚乖政体。部臣乃朝廷之重臣,何得唯唯于六科?自即日起,永不许所谓会揖,六部行政,自有司官、堂官,有所不妥,科臣奏闻,朕自断之,岂得以小臣而乖政体乎?若仍有科臣干涉六部行政,司官、部臣即行上奏,朕必斩其首,悬之都门!

连续的两份上谕,使得六科和六部都大为震惊,这次朱载坖一反常态的支持了六部,这在大明还是很少见的,从仁宣以后,六部的地位就日渐低落,内阁、科道的权力日渐膨胀,这已经是大明的常态了,清流吃香,而真是干活的人,除了被喷就是被喷,反正言官们上班只需要带嘴就行。

但是这次朱载坖旗帜鲜明的支持六部,要求保障六部的行政权力,不允许科道再随意干涉六部的具体行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