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56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二)

隆庆中兴 第1156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王锡爵的奏疏可谓是极为尖刻的,王锡爵认为现在的科道既没有监察户部的想法,更没有监察户部的能力,他们只会侈谈国家,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说,总结王锡爵的奏疏,就是户部的司官吏员不是东西,吏部的堂官们有意因循苟且,户科和都察院御史们是无能且无为,总之就是四个字,大明要完。

朱载坖听完了之后,笑着说道:“王锡爵此本,甚有意思,下内阁,令各官上疏自辩。”

王锡爵的奏疏直接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涉事的官员们自然是纷纷上疏自辩,户部尚书马森直接上疏请辞,尽管朱载坖再三挽留, 但是马森去意已决,不愿再担任户部尚书,马森认为自己确实是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处理户部这么繁杂的事情,请求朱载坖另选贤能。

对于王锡爵的奏疏,马森则是认为切中时弊,确实将户部现在存在的问题给说明白了,但是这些事情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形成,很多东西都是年深日久就形成的。

就如同部、科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大明刚刚建国的时候,六部的地位是极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权越来越重,部权越来越轻,在强势的科道官面前,不仅仅是户部,六部几乎毫无立场。对于六科对以六部为首的内外诸司章奏的稽查、注销流于形式的原因,马森的看法和王锡爵是一样的,因为许多意见建议本就是给事中提出来的,六科又怎么去否决自己的建议呢?

哪怕明明是馊主意,六科都会按着六部的头将之执行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并非一时一世而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的形成的,想要纠正,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行的。

马森认为王锡爵的奏疏很有见地,一语道破了现在六科和六部的关系,虽然自己无法再为朱载坖效力了,但是希望朱载坖能够采纳王锡爵的相关建议,制定合理的办法,规范科权与部权。

朱载坖在收到马森的请辞奏疏之后,赶紧下旨挽留,但是马森还是坚持上疏求去,朱载坖于是召见马森,请这位老臣到文华殿面谈。

马森到了之后,朱载坖说道:“大司农,眼下国事方殷,卿岂可遽离?”

马森笑着说道:“陛下,老臣才具不足,实难胜任大司农之职,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朱载坖说道:“难道是因为王锡爵的奏疏?”

马森摇摇头说道:“陛下言重了,老臣早有去意,与王太仓无关也。”朱载坖向马森询问他对于科权、部权的看法。马森并没有正面回答朱载坖,而是讲了一些嘉靖年间的旧事。

马森说当年严嵩当首辅的时候,曾经向嘉靖上疏称:“言官论事皆无深虑,偶有臆见,任意陈奏。该部不 审可否,畏奉言官,一概题覆准行。”

而嘉靖的御批也很有意思,嘉靖御批道:“天下大政属之六部, 言官意见或有异同,部臣当执可否以为行止。尔等何每事辄与题覆,以致方行遽改,甚非政体。”

这君臣两位对于言官都不是很买账,严嵩自不待言,和言官几乎是势成水火,嘉靖也一向不待见他们。

朱载坖听完之后若有所思,说道:“严阁老之为政,亦与一般辅臣不同也。”

马森说道:“是与华亭(徐阶)、兴华(李春芳)不同也。”

朱载坖屏退一切闲杂人等,请马森明言,马森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王太仓还是太年轻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马森认为,现在的科权,其实并非科权,而是阁权的延伸罢了,六科凭什么能够压制六部,就是因为内阁支持六科,打击部权,六科的所谓科权,其实都是内阁的意志。

现在对于首辅大人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科道,徐阶、李春芳为什么能够坐稳首辅的椅子,除了简在帝心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对于科道的把持,科道现在成了内阁的打手,所以从内阁的角度来说,科道的权力增加就是内阁的权力增加。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科道和内阁一样,都是没有任何行政权力的,大明朝廷的行政权力都在六部手上,科道是监察,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幕僚机关罢了,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内阁权力的上升,使得阁部之争越来越激化,阁部之争爆发之后,内阁的办法就是用科道来制衡六部。

六科管住了六部,而内阁管住了六科,所以本质上不是六科的权力扩大,而是内阁的权力扩大,在嘉靖、严嵩时代,他们二位本就是极为强势的主,六科自然不在他们的眼中,他们要亲自掌握权力,而不是用其他人。

而轮到徐阶就不是这样了,徐阶能上位,清流言官就是出了大力的,所以徐阶对于言官是极为优容的,言官们也甘心为徐阁老当打手,李春芳也在言官队伍中有大量的拥趸,所以他们二位很大程度上就是用言官在治国。

马森极为忧虑的认为,祖宗设立六科,是为天子耳目,本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机构,应该是皇权的延伸,现在却成为了阁权的延伸,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

所以马森想请朱载坖大振乾纲,以自己请辞为契机,恢复旧制,彻底整顿六科,使六科回到皇权延伸的合理位置上来。

对于这位老臣的看法,朱载坖说道:“卿也不必如此啊!”

马森说道:“陛下,事有取舍,方可为政,今陛下舍老朽一微末之臣,而为大明建百代之政,孰轻孰重,岂用臣言!”

朱载坖想了半天,才说道:“卿尚有何愿,朕可为卿处之。”

马森笑着说道:“陛下,老臣生归故里,乡音无改,已是侥天之幸了,尚复敢有他言。”

马森离开之后,朱载坖下旨,准允户部尚书马森致仕,加马森少师兼太子太师,赐双俸、驰驿,荫一孙国子监生,遣锦衣卫护送回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