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54章 腌臜孑孓事不堪(四)

隆庆中兴 第1154章 腌臜孑孓事不堪(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处理少林寺的案子,朱载坖算是里子面子都有了,不仅整肃了整个河南的官场,在河南安抚了百姓,朱载坖的内承运库也大有所获,进账四十多万两白银,布匹等物上万,还有各色宝石等数百斤,少林寺贮藏的粮食近十万石。

朱载坖下令粮食就近解运山西充宣大驻军本色,银子解运一半到太仓,剩余的一半和其他东西入内承运库。

而严世蕃这边也传来好消息,经过文思院工匠和遵化铁厂工匠试验,还真的造出了矿渣水泥。文思院用七成的矿渣磨粉,再加上一成半的石膏和一成半的石灰石,经过煅烧之后,就得到了水泥,经过文思院和工部的试验,用这种水泥修筑道路、修整边墙都是可行的。

朱载坖随即下令在两个大型铁厂旁边营建水泥厂,利用铁厂的矿渣生产水泥,所生产的水泥首先用于道路的铺设,尤其是从遵化到三屯营的道路,是优先铺设的地方。

而被朱载坖寄予厚望的户科都给事中王锡爵,终于向朱载坖上疏,朱载坖拿到王锡爵的奏疏后,不禁有些头大,看着这本厚厚的奏疏,朱载坖就知道王锡爵是玩真的了。

朱载坖令冯保读给他听,王锡爵在审核了户部的账目之后,上疏就大明的财政问题向朱载坖陈述自己的观点,王锡爵认为,现在大明的财政,有几大弊端。

第一就是上下不通之弊,大明的财政分为起运和留存,所谓起运,就是地方要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起运到京师京通仓或者太仓,还有就是起运到九边以供边军支用,留存就是留在地方供州县官府日常开支的部分。

对于解运京师和九边的部分,户部是能够掌握的,但是对于地方留存的部分,朝廷往往难以掌握,地方留存了多少,实在地方的有多少,州县官府用了多少,还剩下多少,朝廷仅凭地方官府的账目予以审核。户部无从知晓外省库项的真实情况,库款积弊更甚以往。

王锡爵审查了地方各级衙门送户部的账目后认为,现在的地方各级官府留存钱粮有五大弊病。

筹垫,由于之前嘉靖年间的频繁用兵,南倭北虏,军需筹垫款案案相因,主名、正杂、摊捐、兵差、生息无一不有,账目因此不清,库款实情难以知晓,看起来账目上虽然有钱,但是朝廷要支用的时候,各级官府衙门又都推说没有,忽绌忽盈,矛盾已极。

滥支,由于州县正印官的权力极大,对于地方官府留存钱粮的支用可以说是一言以定,于此等款项放手滥发,导致府库亏空,国用不足。而这些钱粮的去处也颇为可疑,根据王锡爵对这些账目的清理,他认为这些钱财中的大部分都被各级官吏所瓜分。如王锡爵经过审计发现,常州府专供本府官员饮宴等杂需的经费,按惯例不挪作它用,在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沈林曾专门铸酒杯等为公府飨用,还有就是迎来送往,尤其是招待巡抚、巡按等官员,花费甚巨,动辄以百两计。

拨抵,之前朝廷有过规定,州县办差,核准未发款可拨抵解款,就是将部分州县为朝廷办差所支用的银钱,由于朝廷不能及时拨给,可以直接用起运钱粮加以抵充,这本来是一个应急的办法,但是却被州县官员们用来借机贪墨,州县官员们借机虚构办差成本,州县欠解实银化为空账,导致朝廷的用度不足,州县欠朝廷的赋税却被凭空抵充了。

借动,州县遇有急需,难免借动他款,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州县官员故意紊乱借动秩序,或零星凑集,并不专借 一项,或展转垫补,并不随时归还,导致款目紊杂,外间难以知晓司库存款虚实、州县欠款完否。

隐匿,州县官吏漫收漫放,不奏不详,导致款项难加稽核,年深日久之后,时过人非,虚实莫辨。这些银两也就凭空消失了。

王锡爵认为,对于以上五个弊端,催结交代以清旧欠,赶办奏销以察新亏,除免摊捐以省司垫,裁减浮费以节众流,皆与清查库款相为表里,同时要划清筹垫、删除滥支、禁止拨抵、厘正借动、稽核隐匿,加强对于州县府库的监察,保证朝廷的收入。

针对上下不通之弊,王锡爵弹劾户部各司郎中、主事和员外郎,因为他们是负责各省钱粮奏销的主官,各布政使、府州县的账目,是经过他们之手审核才能够予以奏销的。而他们往往怠惰懒政,放任吏员审核,听信地方官员的一面之词,没有严格履行审查的职务。

现在地方官员们对于无法解释的烂账就是统统往嘉靖年间推,他们的说辞都是差不多的,一说就是:军务繁剧,需饷益巨,腾挪挹注,以致收支混淆。各款盈虚茫然莫辨,惟事越三十余年,款逾数千百万,勾稽核对,事实繁难。惟值兵燹旱灾,入不敷支甚巨,每提次年丁赋以补本年不足,款项套搭纠缠,未能逐款逐案将动用缘由分晰报部,一向笼统奏销,相沿成习,以致库款不清。

或者就是:年份较久,款项繁杂,且当付款无专注,均系辗转借垫应付,款目纠纷,清理非易。从前之轇轕尚未全清,而后起之纠缠又复踵至,实难清理。

反正一说就是弄不明白,反正就是一本糊涂账,对于地方官员的这些说辞,户部司官不加审查,都动辄予以相信,将本该严查难得账目予以奏销,这是典型的敷衍塞责,王锡爵据此将户部十三清吏司的所有司官全部弹劾,认为他们因循懈怠,敷衍清查,导致政事废弛,弊端丛起,法纪荡然。

当然除了户部的司官之外,山西、陕西、山东、福建、广东、河漕衙门也都被王锡爵弹劾了,理由是账目不清,有意混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