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42章 吏治关系天下安(五)

隆庆中兴 第1142章 吏治关系天下安(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朱载坖在和内阁辅臣们还有三法司官员们商量之后,决定重点收拾几种情况的官员,一是擅自增加火耗、羡余,残害百姓的官员,二是收受财物,枉法判案,草菅人命的官员。

三是侵吞国帑、军饷,损公肥私的官员,四是官商勾结,祸乱地方和朝廷法度的官员。对于这些官员和向他们行贿的不法商人、士绅,朱载坖都要求法司予以严惩。

朱载坖对刑部尚书赵文华、大理寺卿赵贞吉和左都御史葛守礼说道:“法司不要杀人,按大明律予以处断就行,定案一起,报朕勾决一起,就处决一起的人犯,朕看他们还敢不敢伸手了!”

同时针对朱载坖最担心的军饷问题,朱载坖以密诏令九边的提督、总兵用密疏向朱载坖检举在军饷粮秣转运过程中的贪墨问题,尤其是大明的顽疾,漂没,朱载坖之前已经再三谕令户部及户部驻九边的管粮郎中、主事,朝廷要求转运的银两、粮秣都是实到之数,如果再有漂没这种陋规被朱载坖发现,朱载坖就要以侵吞国帑从重治罪。

朱载坖在密旨中说明,如果是因为户部解运的军饷粮秣不足,九边将官及时检举,朱载坖不会加罪,但是由于九边将官不检举,而导致军士逃亡,甚至士卒哗变的,朱载坖就以同谋将九边将官们一道治罪。

朱载坖还下诏,令被巡视的衙门和地方主官,各自自查,若有贪墨情弊等,及时处断,朱载坖不会追究堂官正印的责任,但是若是被科道所查出来了,那就要照朝廷制度追究正印的责任了。

朱载坖还亲自召见了要到科道去任职的翰林院官员,并为之设宴壮行,朱载坖执杯说道:“诸位都是翰苑菁华,朝廷储相,朕将朝廷兴利除弊之大事,交付与诸位了!”

朱载坖满饮一杯之后,下令给这些翰苑官员赐酒,以壮行色。

第二天,留在京师的翰林官们就分赴各衙门巡察去了,而出任地方巡按的翰林官们也在锦衣卫的护卫下奔赴地方。

朱载坖对于他们报以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历练,成为之后朝廷的梁栋之材,朱载坖还在和阁臣们打赌,谁能够第一个向朱载坖上弹章,李春芳认为是王锡爵,因为李春芳对于王锡爵还算了解,王锡爵本身就是刚烈正直,不阿权贵的个性,这次又是被朱载坖派到了户部这样一个要害衙门,应该是很快能够出成果的。

但是没想到第一个向朱载坖上弹章的事刑科都给事中申时行,而且他上来就是直接弹劾刑部尚书赵文华和原任刑部右侍郎,现任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着实是令朱载坖刮目相看,朱载坖一向认为申时行是和李春芳一样的悉尼大学高材生,不怎么激进的,没想到不声不响给朱载坖整了个大活。

朱载坖连忙仔细阅读了申时行的弹章,申时行是检查刑部卷宗的时候发现了一桩案子,隆庆三年的汝宁府僧人谋财害命案。

事情的起因是汝宁府有一座崇光寺,该寺以住持料尘为首的阖寺僧人,谋害富商,因为这些富商大多信佛,外出走商携带大量银两时,都愿意住在寺中,因为他们认为,佛家乃是净土,最为安稳,也正是这种想法,给了尘等人提供了方便,连几个月前蒙城富商李允才也是被崇光寺的和尚所害,这些年他们劫掠的银两有数十万之多,了尘因此还娶妻生子,开了钱庄。

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崇光寺的住持了尘法师是汝宁府的僧纲司都纲,负责一府的僧事。

此案案发之后,经过汝宁府、河南提刑按察使司审理,了尘及寺中四十三名僧人被判腰斩,现在已经经过刑部复审,准备送大理寺复核了。

按说案子已经算是清楚的了,各种人证物证俱在,了尘等人也已经认罪,事情就算是了结了,但是申时行还是从中发现了问题,这个了尘,怎么变成僧人的?甚至还成为了汝宁府的僧纲司都纲,这其中是否有情弊?无论是汝宁府的官员,还是河南按察司的官员,都没有继续往下追查。

而当然负责复审此案的刑部右侍郎王世贞也是就按照河南的卷宗,予以批准就行了,申时行认为这显然不行,了尘能够在汝宁府疯狂作案四十多起,还成为了汝宁府的僧纲司都纲,这不是很蹊跷的事情吗?

四十多个大活人,而且是富商不见了踪影,朝廷的有司居然查不到任何的踪迹,最后还是凭借汝宁府同知邓昭无意之中才揭破了此事。

当地的官府没有深究细查此案,也就罢了,河南提刑按察使司也不深究细查,刑部也是草草结案,准备将这一干僧人身送法场,就算将此案了结了。

天下这样藏污纳垢的寺院还有多少?汝宁府这样的谋财害命的寺院还有多少,汝宁府查过吗?河南按察司查过吗?刑部查过吗?

申时行认为这是严重的失职,刑部执掌天下刑名,本应防微杜渐,而赵文华、王世贞等人也对可能发生的命案视若无睹,申时行向朱载坖请求,以此案为契机,严厉整顿僧道寺院,严查那些藏污纳垢的寺院庵观。

对于申时行的上疏,朱载坖认为很有道理,了尘一个丧心病狂的凶徒,能够成为汝宁府的僧官,这其中没有猫腻,才是怪事。

而且朱载坖也很清楚申时行为什么如此激动,这也和申时行的身世有关,申时行的生父是苏州富商申士章,其生母据传是一名尼姑,后为苏州知府徐尚珍所收养。

他的出身使得申时行对于僧侣、佛教天然的反感,朱载坖也认为可以借此案子再深挖细查,借机整顿一下这些秃驴。

于是朱载坖下旨,刑部尚书赵文华、原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申斥、夺俸一月,河南按察司、汝宁府相关官员降一级留用,遣锦衣卫复审此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