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30章 小吏亦关朝堂事(八)

隆庆中兴 第1130章 小吏亦关朝堂事(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根据朱载坖的诏书,兵部、工部、太仆寺等相关衙门,拟定了现在急缺的各种伎术官吏的名单,朱载坖也一一予以批准,由各有司衙门选取,直接向朱载坖上奏即可。

朱载坖看了一下,朝廷现在急需的就是工程营建、水利还有兽医等,尤其是兽医,不仅是太仆寺需要,军中也急需兽医,朱载坖将这些急缺的人才的招募迅速下发,要求各衙门从速办理。

而太医院使徐伟、副使李时珍也向朱载坖上疏,认为现在太医院的医学生也足够多了,部分医学生医术已经足够充任太医,但是受限于太医院的编制,现在仍然是医学生,他们请求朱载坖解决此事。

朱载坖在和吏部、兵部商量之后,决定给太医院增加太医的员额,同时将经过考核合格的医官,派遣往蓟镇、京营、亲军诸位中担任医官,负责军中的医疗事宜。

还在顺天府、应天府扩建惠民药局,解决百姓和官员们的看病问题,本来惠民药局是从太祖、成祖以来的一向惠民之政,洪武元年,太祖就颁布诏令: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予医药。

永乐元年,刚刚靖难的成祖也下诏:命礼部申明惠民药局今必有实惠,勿徒有文具而已。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所谓的惠民药局,都是徒有其名罢了,既不惠民,也没有药,更没有医生,朱载坖决定改变这种状态,以朝廷资助的形式,开办惠民药局,百姓虽然药给一部分钱,但是大部分由内承运库负担,也算是朱载坖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同时针对士卒们的疾病问题,则是由内承运库全额出资,朱载坖特地下旨也军中的医官,朱载坖在上谕中明确说道:各军士卒有疾,将佐医官须及时诊视,若有迁延贻误,以致朕之勇士折损,朕必置之重典,所需药材,申明本院领取即可。

朱载坖正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提督文思院严世蕃求见,朱载坖于是召见了严世蕃,严世蕃是来向朱载坖汇报现在文思院的进展的。

在朱载堉的指导之下,文思院已经重新制定了标准的度量衡,正在加紧制作,给朝廷各衙门的使用,同时严世蕃还将遵化铁厂、天津铸炮厂、造船厂、宝源局的度量衡已经更换完毕,以后大明制造的军器,将会统一标准。

这对于朱载坖来说,是极为高兴的事情,朱载坖一直希望的就是大明的军器生产实现标准化,这样才能够推动大明火器的发展。

严世蕃随后还向朱载坖汇报了文思院在北直隶勘探各种矿产的情况,文思院在迁西发现了储粮丰富的铁矿,严世蕃认为可以在迁西兴建铁厂,比之遵化,迁西的条件更好,遵化毕竟紧邻边墙,不太安全,但是迁西就在蓟镇总兵驻守的三屯营附近,相对比较安全,同时距离产煤的开平中屯卫更近,便于焦炭的运输。

朱载坖同意了严世蕃的计划,决定投资在迁西扩建大型铁厂,同时修筑道路,便于运输焦炭,严世蕃有些担心,因为修筑道路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这可不是小事,但是朱载坖却说人的事情他来想办法,其实朱载坖能有什么办法,主要是指望直隶、山东、河南剿除匪患之后,俘获的大量土匪,用他们来修筑道路,还是顺天府的流氓这些,到时候都是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严世蕃还向朱载坖汇报了一个事情,就是经过文思院工匠们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一台人力钻床,可以用于生产更加精密的 铳管,这对于朱载坖来说绝对是好消息,因为制造火铳,最大的难点就是铳管的制造,有了钻床之后,大规模生产标准的铳管就成为了现实。

朱载坖立即下令严世蕃大量制造钻床,用于生产铳管,因为使用钻床,就可以取代大量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扩大火铳的生产规模,同时提高标准化的程度。

但是对于燧发枪的技术,现在文思院还是没能突破,主要是由于钢材的原因,朱载坖也深知其中的麻烦,燧发枪需要弹簧钢,而大明对于怎么批量制造弹簧钢,现在还没有摸到卖。

不过现在的遵化铁厂已经能够生产出苏钢了,这些苏钢主要是用作制作各种刃具、钻头等,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朱载坖命令严世蕃,一是要招募熟练的工匠,给吏员待遇,只要能够有重大的技术突破都可以授予官职,另一方面就是培养的熟练工匠。对于愿意教授徒弟的,增加工食银,调动这些工匠带徒弟的积极性。

严世蕃还要向朱载坖报告一个好消息,就是天津造船厂仿造西洋大帆船制造的两千料大战船,已经下水了,这艘两千料大帆船,可以装备十二斤炮二十门,大佛郎机三十门,是现在大明装备火炮最多的战船。

朱载坖向严世蕃询问造价,船只造价并不贵,八千两白银,但是船上所装备的大量火炮才是值钱,一艘船整备下来,耗银一共是二万四千两,虽然朱载坖早就有所预见,但是面对这么大的投资,朱载坖还是感到有些心痛,两千料的大船,需要三百五十名船员才能操纵,现在的问题是船造好了,但是水兵不够。

朱载坖随即下令,从浙直、两广抽调精锐水兵和军官,赴天津接受这条巨舰,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准备制造第二艘,严世蕃想请朱载坖给这艘巨舰命名,朱载坖思索再三,提笔写道致远二字,朱载坖对严世蕃说道:“朕看就叫致远舰吧!”

除了向朱载坖报喜,严世蕃还要向朱载坖诉苦,首先当然是银子不够了,说实话,朱载坖给了严世蕃十万两,严世蕃帮朱载坖搞这么多事情,确实是不错了,但是现在朱载坖又是要造船,又是要扩建、新建工场,还有大量生产各种机床、工具、军器,银子肯定是不足的。

所以朱载坖再次给严世蕃拨款十万两,用于文思院和各工场、造舰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