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037章 粮秣关系军国重

隆庆中兴 第1037章 粮秣关系军国重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除了军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粮秣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辽东孤悬千里,粮秣才是最重要的。

这点不仅是朱载坖,戚继光也是很清楚的,朱载坖召集戚继光和阁部重臣商量此事,朱载坖说道:“诸位,此次东征,军粮乃是第一要务,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炊,师不宿饱。 况深入敌境,飞挽不通;袭师及敌,益资拟备。虽云因粮于敌,亦虞清野以待。诸位有何办法?”

虽然大明向辽东转运了大量的粮秣,但是这些粮秣非常依赖后勤转运,一旦粮道被断,大军随营携带的粮草并不能够支持官军士卒长期作战,而且辽东地域广大,大军可能面临长途奔袭,与后勤脱节的情况,所以仅仅依靠转运的粮秣是不能应对这些情况的。

朱载坖认为,要给士卒们准备应急的口粮,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断粮等情况,其实对于这些东西,大明之前在军中也曾经配发过。

杨博等人也是老于军务的,当即就向朱载坖介绍了几种应急的军粮,杨博说道:“臣听闻过,取小麦面作蒸饼一枚,浸醋一升,曝干, 以醋尽为度。食时每梧桐子大煮之,人可食五十日。”

戚继光作为常年征战的将领,当然也是知道很多应急的军粮做法,其中戚家军中采用的最多的就是光饼,将小麦磨成粉,加上盐、碱、水,揉团搓成条状,压扁后烘制成圆形饼,并称之为“光饼”。这种饼直径约两寸,厚约一寸,饼中间留有一孔,以便士卒成串挂于脖上,随时可吃,较为方便,光饼便于携带,存储方便,确实是一种可以应急的口粮。

除此之外,炒米和炒面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应急军粮,关于炒米、炒面的制作和使用,戚继光在军中已经有一定的办法了,戚继光对朱载坖说道:“陛下,凡炒米、炒面之物,臣在南方作战时,已有配置,常日每一名,各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一升另包。麦面二升, 一升用香油作煤,一升蒸熟。**用好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晒研为面,另包。四合用盐醋晒浸,亦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行军之际,非被贼围困至紧,不许用。出兵随行忘带者, 如失军器同。”

对于这些应急口粮,戚继光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因为这些口粮都是到时候救命用的,一旦有问题会直接影响作战的。

戚继光要求部下出征时除辎重粮草外,还要携带四升炒米和炒面。大米炒 熟后经过反复浸晒,能够长期保存;炒面所加香油、醋、盐等用于改善口味。军粮包裹好后写上本人姓名,人手必备。不到被敌军围困的危急时刻,不允许打开食用。

而关于炒面,大明在制作上已经有了一定之规,甚至有了歌谣:二两白盐四两姜,五斤炒面二茴香。半斤杏仁和面炒。

不过之前这些应急的食品都是有士卒或者军官们自己准备的,朝廷很少关注这些事情,这次朱载坖将这些应急口粮也纳入朝廷供应的范畴。

朱载坖下令由京通仓拨出相应的粮食,召集各军的火头军,造办应急口粮。保障官军在作战时使用,针对现在要在辽东作战,天气寒冷的情况,朱载坖还特意要求在炒面中增加猪油和糖,提高热量,猪油好说,虽然现在也不易得,但是只要用前,还是可以买到的,糖在现在可是真正的稀罕东西,就是杨博这些重臣,平日里都少见。

朱载坖还是下令动用内府库藏的糖,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士卒们随身携带的这些应急口粮之外,朱载坖还要求各军随营携带应急口粮和预防疟疾等军中常见疾病的药物。对于这些军中的常见疫病,戚继光这些老于军务的将领有一些土办法来对付他们,按照戚继光的介绍:治疟疾初发用藿香正气散一二服、二三发后用鬼哭丹截之。黑豆四百九十粒,绿豆四百九十粒,雄黄二两五钱,信石二两,研磨为末,蒸饼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冷水下,忌热饮食一日。

同时就是增加随营携带粮秣的数量,按照戚继光在江浙作战的经验,每万人配置辎重营一个,每营车八十辆,每辆载米二石五斗,棋炒三石七斗五升,黑豆六石二斗五升,共载米三百石、棋炒三百石、黑豆五百石。可供一万大军三日之食。

朱载坖考虑到在江浙补充粮饷尚称容易,但是在辽东,补充军粮可不容易,就是加上士卒随身携带的粮食,也就仅仅足够六七日的食用,对于官军来说还是很危险的。朱载坖认为,将辎重营的大车增加到一百八十辆,这样加上士卒随身携带的干粮,即便是遭遇围困或者断粮,也能够维持十日的口粮,足够官军各部前来解围了。

在商量好些细节之后,朱载坖也开始准备一应出征的相关事宜的,首先就是令钦天监择定出征日期,钦天监经过卜算之后,认为隆庆四年三月初十日宜出兵。

朱载坖随即下诏,于隆庆四年三月初十日于阅武门大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兵,同时遣重臣祭祀悯忠祠,遣公侯伯祭祀诸先帝陵寝,以保佑官军大胜。

内府也在积极准备誓师的相关事宜,为了赏赐三军,同时讨个好彩头,朱载坖特意命天津宝源局铸造了鎏金的隆庆通宝,用以赏赐出征的官军士卒,还有犒赏士卒的酒肉等物,都需要提前准备。

礼部也准备了详细的仪注,用于誓师,但是朱载坖看过之后却将礼部制定的仪注打回去了,原因很简单,朱载坖要求这次皇太子朱翊釴随同自己一道亲送大军出征,但是礼部认为皇太子年幼,不宜参与这样的活动,还是应该读书为要,朱载坖则表示:学习,学个屁!

坚持要求皇太子朱翊釴与自己一道亲送大军出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