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生剑气长 > 第5章 春去秋来

书生剑气长 第5章 春去秋来

作者:余墨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4:36

陈先生挨家挨户跑了三次,三次都是劝村上村下的人送女娃读书,三次的结果都一样。

大家都在背后议论先生什么时候跑第四次的时候,甚至还在打赌第四次会不会有哪一家人会同意送女娃读书。

“我看村上李家的小女儿最有可能送去读书,李家出了那么多读书人,应该能够听陈先生劝。”

“我看不一定,村下铁匠家的女儿才有可能送去读书呢,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你看铁匠家的女儿,长得多壮实,比我家同龄的小儿子都高一头,说话粗声粗气,不说是女儿的话,完全就是个小子嘛!”这话说完就引起一阵大笑。

众人也就敢在刘铁匠不在的时候说说,传到他耳朵里保准第二天就找上门来了,而且以后到他家修锄修犁保准得比别人贵那么几文钱。

等呀等,等了一年多也没见陈先生跑第四趟。也让村里人少了不少谈资。不过也多了一个谜:陈先生为什么不跑第四趟了?

有人说陈先生是碰壁碰多了,不好意思跑第四趟。

还有人说是陈先生在想一个能说服别人送女儿读书的新理由。

更有人说,陈先生劝人送女儿读书的事被人传到城里了,城里的大官不同意陈先生这样做。

但陈先生像没事一样,和往常一样上午在村塾教小孩读书,下午村上村下到处游荡,依然喜欢到田地里劳作,依然喜欢听妇人吵架。

当然来了三年,先生还多了一样新的爱好:钓鱼。

陈先生夏秋季经常去村外小河边钓鱼。鱼杆就是从村后的竹林里砍的竹子做的,可不是村民编制簸箕背篓的竹子,是本地的一种小蓝竹,竹身绿中带一点蓝,最大只能长到大人两个手指那么粗,但可以长很高很高,很是适合做鱼杆。

鱼线是陈先生找人去城里买的,村上的人不时还是有人去城里,两三个月就去一次吧,毕竟有些有钱人还是在城里置了家业,时不时还是要去住上一段时间,一是房子沾点人气没那么容易坏;二来也防止长期不住被小偷惦记上。

陈先生开始钓鱼的时候一群小孩总是围着在那儿看,你说小孩看什么?看钓鱼?还是陈先生钓鱼技术高超,想跟着学几招?

都不是,村里谁家不会钓鱼呀,比陈先生这种初学钓鱼的人技术好多了,一上午就能钓一大筐。

大家主要就是看陈先生的鱼线,一般村下人的鱼线就是细麻线,村上人的不知道,没见过村上人来河边钓过鱼。也许富贵人家都不钓鱼吧,想吃鱼花点小钱买来就是。

陈先生的鱼线是透明的,很细,就只有几根头发丝那么细,但非常结实。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信,那么细的线怎么可能有多结实,平时钓鱼用的细麻线比陈先生的鱼线粗多了,村里的男人平时挑米挑谷的绳子就是手指这么粗的麻绳,可结实了。

陈先生给大家试了一次后大家就不怀疑了。先生把鱼线绑在村塾里一个小孩腰上,然后把线头挽在一根大竹杆上,找了两个高壮一点的小孩两边一抬,还真把人给吊起来了。

当听说陈先生让自己来试的时候,吓着那将要被吊着的小孩差点大哭一场。平时自己也没犯什么错呀,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一会抬起来,这么细的线一断,不就得把屁股摔平?

从此以后,大家都不怀疑这根神奇鱼线的结实程度了,反而更好奇了。

所以呀,陈先生一钓鱼,大伙就围了上去,就想看出这根线的由头。

村里的大人也放心让自家小孩跟着陈先生,平日里家里忙,小孩上完学回来没人看着,自己出去玩还得担心,现在有个陈先生帮忙看着也不错,天太晚的话陈先生还会把孩子送回家,多好。

但时间一久,大家都不去看陈先生钓鱼了,先生读书的学问很大,钓鱼的学问可真不怎么地。有时呀,一两个时辰都没一条鱼上钩。

一直这么看着多无聊呀!

先生的乐趣倒是没受什么影响,一日里就算一条鱼没钓上看着也挺高兴。

云远就喜欢看先生钓鱼,就算先生没钓上鱼也喜欢看。不是云远喜欢看钓鱼,而是陈先生钓鱼是云远教的。

陈先生最先想学钓鱼的时候让村塾里的小孩教,谁敢呀,学生哪儿敢教先生?大家纷纷摇头!待大家下学走了以后,云远偷偷溜了回来,找到陈先生说自己愿意教先生钓鱼,让愁眉苦脸的先生马上就喜笑颜开了。

然后云远就教先生去村后的小竹林找竹杆,鱼线倒是先生自己提出不用麻线的。然后再教先生做鱼漂、做鱼钩、河边选钓鱼位置、下杆的地方,什么时候起杆。

可是云远从来没对外说陈先生是跟他学的钓鱼,也不想说,更不想先生对外说,原因很简单。

丢人呀!

云远看陈先生钓鱼就是看陈先生什么时候能开窍,钓鱼技术也提高提高,这样也好第一时间对外吹吹:先生钓鱼是自己教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可看得越久云远也就越不抱希望。

这天,小河边只有陈先生和云远,先生依旧不死心,兴致很高的在那儿钓鱼,云远坐在一边,无聊地玩着石头,一颗一颗地扔向河里。脸上满是犹豫的神色。

“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我看你憋了好几天了,小心憋坏了”

云远转过头诧异地看着陈先生,“先生怎么知道我有问题想问您?”

“当然因为我是先生呀”这个回答和没回答一样。

云远思考了一下,“先生,为什么你没跑第四趟?”

陈先生回道,“事不过三,知道什么意思吗?”

云远点了点头,先生教过的。

“那为什么事不过三知道吗?”

云远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陈先生点了点头,“以前有位打仗的将军说过,打仗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我劝了三次也就没勇气劝了。”

“先生我也很无奈呀!”

说这句话的时候陈先生显得特别没落。

“小远子,你认为先生劝女孩读书是对还是错?”

先生从开始学钓鱼就叫云远“小远子”,开始的时候云远还不习惯。但听先生说,夏国皇宫里有些人就叫小什么子,比如小安子,小英子什么的。云远一想呀,皇宫里生活的都是大人物,这样叫的就算不是顶大的人物,但和自己比起来也是大人物吧。

先生也劝道:“皇宫里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叫的,只有一部分人才可以这么叫,而且一般都是皇帝或者皇后、贵妇给取的名,一般人还没机会被这么叫呢!”

听先生这么一说,云远就放心了,也就接受了这种叫法。

“应该是对的吧。”云远考虑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道。

“为什么呢?”

“因为是先生做的事呀!先生教我们读书写字,讲先贤事迹,做的一直都是对的事,说的都是对的人,我相信先生想让女孩来读书也是对的。”

“那如果不是先生,是别人来做这件事呢?你也认为是对的吗?甚至于是不那么好的人来做这件事。”

云远沉默了,陈先生是对的,所以先生做的事也是对的,换一个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对的人来做,那也是对的吗?

“我......,我不知道。那先生你自己认为是对的吗?”

先生收了鱼杆,站了起来,望着静静的河水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呀!”

这话听得云远一愣,先生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吗?

“走了,小远子,想不通的问题现在可以不想,等将来学问大了再想。”

云远跑了两步跟上先生:“要是以后学问大了还是想不通呢?”

“那是你的学问还不够大。”

这话可真把云远听得一愣一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