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生剑气长 > 第28章 入城读书几天

书生剑气长 第28章 入城读书几天

作者:余墨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4:36

其实气息成功冲击第五个穴位的时候,云远就知道自己入门了,只是不敢相信而已。

前段时间那么努力想入门而入不了,突然无心之间却入了武道的门。

所以让东方帮忙确认了下,确认入门后云远很是高兴,满脸都是喜悦之情,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之后,又仔细感受了下体内的气息运转,同时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问东方“什么算入门”的时候,东方说的“入了门自然就会知道”。

入了门真的会知道。

气息运转的方式不一样了,没入门的时候要刻意引导气息按一定的方式、一定的路径运转,运转方式错了或者路径错了会引起明显的不适,这也是为何刚开始练的时候那么难受。

入门后,气息的流转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不适之感,反而会感觉那一路经脉畅通无比,就如同黑夜中漫漫长路边的路灯,点燃了五盏,远远地就能看到,也照亮了那一小段路途。

这其实就是内视之法的雏形,只是现在的云远还不知道。

当然,只是这一点并不能让人体会到“入了门自然就知道了。”

自然就知道了是因为这气息在这一段经脉内能自我运行了,不用刻意引导,刻意的引导只是让它走得更快而已,来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像是呼吸一样自然无比。

同时不断流转的气息也通过走过的经脉不断地散发出来,传导至身体其余部位,就像是冬日坐在火堆前,靠近火堆的部位很是暖和舒适,慢慢地身体其余部位也舒适放松了起来,缓解着身体的疲惫。

当然现在云远的气息还很弱,还不能通过这一小段经脉传遍全身,但终是能自己感觉到了。

待云远体会完了,东方才问道,“对于人字桩修行有何感想?”

“错了,我以前的修行都是错的!”

“错在何处?”

“错在求形不求意!人字桩的练习求的是气息运转的自然流畅,而不是气息能走多远,能冲过多少个穴位。”

“嗯,小远子,你是真的入门了!不错,人字桩的入门求的不是气息流转到第五个穴位,而是求得真意,这是人字桩的真意,也是我教你修武的真意,入了人字桩的门,也就入了读书人修武的门。”

所以这也是东方为何说“大多弟子一口气走过五个单穴,基本也就入门了”,而不是说走过了五个单穴就入门了。

和在山上修路一样,要根据山势确定路的位置,顺势而为,陡峭的山要盘山而修,要是直上直下而修,先不说能不能修成功,就算修成功了,爬山的人能走这条路?走得能轻松?

爬山的人就是那流转的气息,修武的人就是那修路的人,路修错了,也就全错了。

每一个穴位就是路上的路标,有些路标那儿是泥土,很容易就能挖开铺路。

有些路标那儿是岩石,得花大功夫才能碎开铺路。

还有一些路标那儿是悬崖,得自己搭桥才能铺路。

怎么挖泥、怎么碎石、怎么搭桥就要看自己的了。所以给了你五十二个穴位、一百零八个穴位,教了你气息流转的方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练成的。

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好不容易才沉沉入睡。第二天一早就又醒了起来,又踏上了路程。

气息通了步伐自然而然地就跟上了,现在路走得更顺了、更快了,这不,才过巳时没多久,两人就走上了通往清涧的官道。

与现在的官道相比,以前云远走的官道真的只能算山间小道了,远远地已经能看到清涧的城墙了。

官道已经是用青白的平整山石铺就的了,来来往往的行人、马车也多了起来,人声、马蹄声、马车轱辘从山石上压过的声音,让在山间听久了风吹鸟鸣的云远感觉,长居山间,处处非人间,一出山间,处处皆人间。

有句俗话叫望山跑死马,现在是看城走死人!

一出山没多久远远地就能看到了城墙,但真走到城门花了一个多时辰。

到了城门前入城的人已经不多了,抬头一看,才发现远处看着不怎么高的城墙是如此之高,抬头望去,脖子都快仰断了。

城门两边还站了两排士兵,但并没有查验进出人们的渡谍。后来才知道,只有临近其余国家的边城才会严格查验进出的官谍,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一一查验官谍,一般情况下,一国内部深处是不查验的。

两人随人流进入城内,刚进城内没见多繁华热闹,随着越是深入城内两边的建筑越多,人也越多,也越热闹。大街两边的叫卖声不停,琳琅满目的东西很多都是云远从来没见过的,完全是看花了眼。

好在有东方,要是云远自己一个人独自进城,恐怕要不了一会就得不知所措。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云远只能紧紧地跟着东方,生怕跟丢了,走丢了这儿有这么多人,肯定找不到东方,东方也找不到自己,那就去不了学院读不了书,也回不了家,难道一个人孤苦零零地在这儿当个小乞丐?

东方边走边向人打听,向城里最大的学院走去,顺便找地方好好地吃了顿午饭。

两人走到城内一处僻静的地方,看到了一座很大的建筑,大门上的牌匾上写着“止学”,上联写“是非毁誉得失,于己于人于数”,下联写“君亲民物圣贤,何报何立何传”,这就是城内最大的学院了,还是官塾。

大夏国内有官塾私塾之分,大夏国风文武并重,一般每个地方都会有官塾,即使只有少数人前去求学,官塾在一地地位很高,大的官塾可与官府、文武二庙相提并论。

除了官塾,很多地方还有私塾,私塾一般由大儒建立,除了传授朝廷要求教的基本学问外,还传授很多圣贤或者大儒的经典学问,甚至于还有一些普通读书人读一辈子书才悟出来的一两句学问。

东方所在的书院其实就是一座私塾,但不是一般的私塾,就算是大夏的朝廷,对书院也恭敬有佳。所以东方佩带的书院玉佩在夏国内大多地方的学院都能得到礼遇。

两人才到门口就有守门的门童前来询问何事,东方带着云远作了一揖说明来意,是想求见学院的院主。留了一个门童继续陪着二人,另一个进门通报去了。

没一会,出来一个中年书生,估计应该是学院的先生,对两人作了一揖,东方与云远还了一揖。

果然猜得没错,出来的是一位先生,这也在常理之中,要是随便来个人求见院主,院主就来见,那每天还不得累死呀!

出来的先生姓伍,负责常熟的内务管理,自然外访来客也先由他接待。伍先生将两人引入学塾待客厅内,才问道两人所求。

东方一边说明来意一边拿出玉佩交伍先生,伍先生接过玉佩后就明白了二人身份,安排两人进入了学院深处,要将二人安排在专门待客的小院内,东方却制止了,希望将云远安排在弟子住的舍宿内,东方不住在学院内。

伍先生面露难色!

东方知道伍先生肯定误会了,以为东方是专门送身边的小孩来求学的呢,正为难呢。

为什么会为难呢?官塾收学生有一整套固定的流程,要对学生的身份进行核实,要建立学生的学籍日志等,还要交由当地官府审理备案才能正式入学。

虽说东方所有在书院在大夏内很有名气,也很有地位,但也不能直接干涉官塾的管理。

东方这才解释到,两人只是路过此地,东方有事要离开几天,想把云远留在学院几天,代为照顾一二。

这种小事作为管理学院内务的先生,伍先生当然能直接决定,当即就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