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生剑气长 > 第26章 水磨功夫

书生剑气长 第26章 水磨功夫

作者:余墨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4:36

草草洗漱一番,云远带着疲惫快速地入睡了,东方一人无聊地看了一会星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翻身睡去,只剩余一堆野火孤独地在那儿摇曳。

次日清晨,两人起来,中间的火堆早已熄灭成灰,两人一边收拾一边准备起程。

现在的云远已经能做很多事了,能把前一天晚上搭的临时“房子”拆叠好。将油盐酱醋等小物件归置整齐。知道在火堆不远处备上一小桶水,每日早上离开的时候把将熄未熄的火堆浇灭。

有一件不能做,但却是云远最想做的,就是看着东方把这些东西收进尺璧。

羡慕呀!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拥有自己的尺璧呀?以后回到村子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也可以帮娘装水提菜,帮爹晾收粮食,发水的时候还能帮着在河边涝鱼捕虾。

大材小用!要是尺璧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心痛呀。

东方的一样,不知道有多少圣贤书籍,但油盐酱醋肯定是没少装。

经过前一下午东方的教导和自己的练习,今天云远走得顺多了,时不时还是会打个踉跄,但已经不怎么摔倒了。

就和搭夜宿的房子一样,要嘛把树枝插深一点,要嘛搭三边形。

技巧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可以节省很多力。当然方向也很重要,方向错了,你越努力、技巧用得越多、学得越快,错得也越离谱。

有东方指导,方向不会错。

这段时间的练习也能看出云远很努力,在毫无头绪,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结果的情况下还坚持练了那么久,怎么能说不努力。

技巧前一天东方也教了,虽说还没完全熟练,但终究是有了头绪,有了方法。

一天一天又一天,一步一步又一步,一山一山又一山。

走得多了,练得多了,又过了快两个月,云远总算是可以一心两用了。

还是没入门,但现在可以说是健步如飞了,已经能够赶上东方正常的脚程了,这也使得两人赶路快了许多。

目前显现出来的作用好像也就这一点,行路快了许多,体内气息一口气还是只能由丹田走到心脏附近,只有一点长进。

路上云远问过东方,知道现在人字桩五十二个单穴一口气才走四个,离一口气走完还早,不过离入门不远了。

走桩只是练气的法门,不单可以练气,还能简单看出一个人修武天赋。

在学院里,大多弟子能一口气走过五个单穴,基本也就入门了。前两月才开始练的时候才能走三个穴位呢,那还是在村子里读了那么久,加上路上打了那么久基础才做到的。

这两个月只多走一了个穴位,很是难呀,而且听东方说越走到后面越难。

关于什么算入门?东方没细说,只道了一句:“入了门自然就会知道。”

这算什么回答!

不过也算一个回答,至少有了目标,云远牢牢地记住了这五个穴位的位置,每次走到第四个穴位的时候就想把那口气多坚持一下,多走一点算一点。

可那口气始终到不了第五个穴位,过了第四个穴位就细了、就弱了,慢慢地退回了第四个穴位。

终究还是弱了几分。

看云远过于追求修武的入门,执着于一口气走到第五个穴位。东方决定和云远谈一谈。

两人走在无人的林间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稀稀落落地洒在地上,两人早已换下棉袍换上书生长袍,云远在前专心地练着人字桩。

“小远子,你是不是很想入门?”

“嗯”,云远没有回头,只是一边点头一边重重地嗯了一声。

东方沉默了一会,问了一句,“你是读书人还是修武之人?”

东方问得很轻,听在云远耳中很重,犹如一道响雷劈在心坎。

对呀,是读书人还是修武的人?

自从两个月前东方正式教自己走桩以来,自己好像越来越看重练气了,读书是为了把那口气练壮一点,走桩也是为了把那口气练壮一点,到了现在一门心思想的都是那口气、第五个穴位。

每天晚上识文练字写的什么,读的什么,讲的什么圣贤道理,好像已然不那么看重了,只记得识文练字时练的那口气!

每天白天赶路,想的不是书中的道理,想的是怎么呼吸练气、脚步怎么配合,怎么走得更快,怎么尽快入门!

这还是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吗?

云远是个聪明的孩子,自然知道东方问这句话的意思。

难得地停下了那口气的修炼,云远越想越多,越走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转过身来,正视东方,正式做了一个书生揖,“我是一个读书人,请东方教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东方缓步从云远身边走过,云远在侧后方跟了上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修武的诱惑会远远大于习文。修武多好,到了御空境,能御空飞天,一日千里;能一拳碎山,一脚裂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一身武力抒心中之气。”

云远第一次知道了御空境就能飞了。

“一般的读书人能干嘛?手无缚鸡之力,满嘴之乎者也,不能飞天、不能碎山、不能裂地、更不能拔刀,只能以一支笔抒心之气,但又有多少读书人能一抒心中郁气?又有多少读书人终身不得志,胸怀那口气郁郁而终?”

“读书正己、经世、济民!大多读书人只能做到正己而已,甚至于在柴米油盐面前,正己都做不到!更别说经世、济民了。”

“所以呀,修武的诱惑远远大于习文!”

“但这个天下,终究是读书人多,为什么?”

云远想了很久没出声,东方也没有催促,两人静静地走得!

云远心中想着读过的圣贤书,想着自己的道理。

是因为学武难吗?难,但读书也难呀!

是因为学武对天赋要求高吗?高,可陈先生学武天赋那么高不也是读书去了吗?

是因为学武要很多钱财吗?学武是要消耗不少钱财,但有钱人家的人不更是在读书吗?可没见多少富贵人家在那儿习武。

书上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还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可为什么?

为什么人们都以书上的道理来教人?来育人?来服人?

以拳头来讲道理的人也不是没有,往往被人们称为蛮子,拳头讲道理只能让人口服心不服。而书上的道理能让人心服。

为什么天下读书人这么多?

多得全天下到处都有读书人?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

云远不太确定是轻声说道。

哈哈哈哈!

东方脚步没有停下,只是发出了爽朗笑声。

“人不大,口气倒不小,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东方深吸了口气,“口气大不怕,怕的是错了还口气大!”

云远以为自己错了,正羞愧不已,却听东方继续说道,“不过你说得不算错,上次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先生?”

这反把东方噎住了,憋着口气点了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吧!”

“猜得很对呀!上次说出‘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的正是先生。”

“不过先生可不是像我们两人这样,在林间小道说的,是当着天下很多人说的,当着很多大人物说的,习文的、修武的都有。那场面可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得文武两界争论不已。”

“武道宗师要求将先生逐出书院,文家书院也有不少院主责怪先生说话不知分寸,引发文武之争。”

“实际上各大书院心里是很赞成先生的话,私下里很多人都对先生的话佩服不已,只是都不愿像先生那样在天下人面前表明而已。”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但这个道理很大,大得能装下整个天下,如果要坚持这个理,一定要谨慎为之。”

云远看不到,东方却能看到,云远身上冲天之势的书生气已然孕生。

停了一下,东方才继续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是识文还是修武,这句话对现在的你都是有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