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 > 第54章:上套

重回1978 第54章:上套

作者:一勺往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4:58

第54章:上套

“卤煮摊这段时间不用我盯着,所以我每天上午在队部看报纸,下午骑自行车去县城或者各公社转悠,我发现副业组不能只是搞搞捞粉条卖豆腐或者摆摊赶集,你看啊~”谢虎山说着话上了炕,从炕席下面翻出一个日记本,放在炕桌上摊开:

“这是两个礼拜前,《人民时报》登的一条稿件,虽然在不起眼的版面,但我总觉得,这是国家鼓励农村大力发展副业的一个信号。”

杨利民把日记本拿过来,上面贴满了谢虎山从各种报纸上剪下来的消息。

此时他让自己看的那条,是燕京市下属的广阳县东营公社某大队把所有懂盖房子的泥瓦匠组织起来,另辟蹊径,成立副业建筑队,最终这个建筑队居然承揽了广阳地区燕京石化公司一部分建筑工程,且按时完工验收达标的报道。

当然,这篇报道其实很隐晦,如果从字面意义来看,这是一篇表扬生产队副业建筑组不忘农民主要任务,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报道。

讲这个副业组在城内发展副业时,不忘农民的政治任务,立足之本,响应“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基本国策,在麦收,秋收时第一时间回到生产队参与劳动,劳动,副业两不误,生产队日子节节高。

字数不多,但文字很老练,绝对不会让人从字面上认为是在鼓吹让农民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篇报道能面世,就说明很多过去曾经是严重问题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怪不得这小子敢开始攒钱想要筹划干点儿大副业。

换做两三年前的环境,谢虎山如果敢有这种念头,就算是生产队赚到钱,就算是大队保他,他不用被抓进去,下场也得是副业关停。

他作为负责人还得在公社大会上接受严肃批评,上台当众检讨,最后说不定还得被逼着喊几句诸如“农业必须学大寨,农民只许搞农业,生产队大力搞副业是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路线绝不能动摇”之类的反省口号。

“尧山地震,大量地区需要重建,你是看到报纸之后想学他们,也搞建筑副业组?”杨利民听到这家伙每天出门转悠,就知道谢虎山不可能是准备学燕京市这个农村建筑组,但他还是故意这样问道。

谢虎山认真的点点头:“我是想也学报纸上说的,组织一个建筑副业组进城,领导,你要是有县里的门路接建筑的活儿,介绍给我们。”

“你一开口我就知道又想蒙我,我就防着你呢。”杨利民看到对方顺着自己思路说,马上一阵见血的戳破对方:

“你小子在攒钱,搞建筑组根本不用攒钱,而且你每天骑自行车去城里转悠,不可能不知道,为了帮助尧山地区重建,国家调派了十几个大型企业进驻,什么中建,铁建,中铁,冶建,都是大型国企,每一个企业负责一片区域,十几万的工人都是这些企业带来的,就是怕重建工作在本地抽调人力太多,影响尧山本地正常发展。”

谢虎山瞧着杨利民那副模样,最终点点头:“是,那是最初想法,后来我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搞个小型家具厂,这两年年景不错,大伙手里有俩钱,都在操持盖房娶媳妇,要是队里弄个小家具厂,照着城里大家具厂的样式,我们生产一些好看的家具,让农民家里也洋气点儿,应该效益也不会错。”

杨利民盘着腿,坐在炕桌对面,左手指尖夹着烟,右手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镜框,没言语。

“这次真是实话,我为啥没直接说呢,主要是担心阻力恐怕不小,韩老狗韩书记那是保守派,除了种地之外,任何副业他觉得都是可有可无,我还没想好怎么说服……”

“假的,这不是你性格,我跟你说,从你蒙我饭票那天开始,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琢磨你那一整套鬼主意,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大概已经清楚了。”杨利民打断谢虎山的话,语气肯定的笑道:

“你小子属于是捧着坨鲜牛粪走一道,还能让牛粪臭味不沾身的聪明人,中坪村是农业村,良田多,市里都挂号的丰收大队,韩书记每次县里开会,那不屑副业的态度骗不了人,你连忽悠大粪都让五叔背黑锅,像是要步子迈大当出头鸟,自己去上赶着触韩书记霉头的人?你要真是个实诚人,都不会搞卤煮火烧,早就直接奔家具厂的计划去了,你小子现在的情况是,为了办个厂,又不想惹麻烦,且得兜圈子呢。”

“……蒙几张饭票不至于一直研究我吧,又不是杀父仇人。”谢虎山愣了一下,他以为自己说出家具厂的思路,杨利民这货应该能相信,没想到这狗日的居然从自己性格出发,断定自己不是那种愿意背着骂名,顶着压力迈大步搞副业的人,从这一点确定自己又在扯淡,甚至还能猜出自己绝对还要兜圈子,兜到最后才办厂子。

“你要老这么琢磨人……容易没朋友。”谢虎山张张嘴,对杨利民说道:

“而且你小子低调点,这是中坪村,你现在是羊入虎口,有点眼力见儿。”

“私下聊天,又不涉及工作,看你的表情,我猜对了吧,家具厂应该是最后的想法,但中间你肯定还得再兜一圈,然后中间这个环节也一定要成功,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推进到筹划成立家具厂,我就是不知道中间那圈是啥。”杨利民看到谢虎山的反应,仍旧回应一个和煦的笑脸。

谢虎山却觉得这货的笑容欠揍,就因为糊弄他一回,就把自己当成农民典型来研究?

“最新一页。”谢虎山叹口气,对杨利民示意了一下笔记本。

杨利民拿起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上面记录着谢虎山去各处集市打听来的木柴价格,最远的集市甚至已经快到了西山地区,可见他跑了不少路。

“你需要大量且价格便宜的木柴?”杨利民看完之后,疑惑的问道。

“领导,你能搞到煤炭吗?你要能搞到稳定供应的煤炭,就不用木柴,而且我以后肯定给你活人立牌位,烧香保佑你升官发财长命百岁。”谢虎山反问道。

杨利民马上摇摇头:“搞不到,没那么厉害的关系,煤炭那可不是一般生活物资,别说稳定供应,不稳定我也搞不来。”

谢虎山把烟蒂捻灭,开口说道:“卤煮买卖走入正轨之后,我去骑着自行车满世界转悠,想调查了解一下,看看还能干点啥副业,然后我发现,县里几处大砖厂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厂子门口排队拉砖的大车,拖拉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农村人在砖厂门口求爷爷告奶奶想找关系买砖。”

“县里那三处大砖厂目前根本不可能卖给农村,一律优先供应城区重建工程,而且县委有数据显示,各公社,各大队基本都有自己的小砖厂。”杨利民说道。

“农村大队小砖窑缺乏煤炭,煤炭一断顿就只能烧木柴木炭,这样烧制的红砖品质不可控,有的批次品质不错,但也有大量红砖因为温度不足,酥脆易碎,所以哪怕比大砖厂便宜一分钱也没人买,毕竟大伙刚经历过地震灾害,知道不能在这方面贪小便宜。”谢虎山对杨利民说道:

“现在的局面是,国营砖厂的砖供不应求,农村老百姓买不着,各大队小砖厂的劣质砖无人问津,降价都没人要。”

“你要寻找稳定供应的木柴……”杨利民下意识的问道。

谢虎山忽然语气一变,笑容神秘的开口:“我有门路能找到。”

“……”杨利民听到这话,看到谢虎山的表情,当即整个人就愣住,脸色变换老半天,才叹口气苦笑开口:

“我是不是因为好奇心重,中了你的套,跟五叔一样要背黑锅了?”

“要不说县里来的领导就是不一样,脑子聪明,搁马老五,且想不明白呢。”谢虎山扶着炕桌,乐不可支的说道:

“别听马老五瞎说,哪就背黑锅了,都是功劳,我正愁这事呢,县里把领导你派来了,这是领导和我想一块去了,知道这里有工作需要干部挑头,为群众打破阻力。”

“我能不牵头吗?”杨利民现在脸上的笑容一点都不和煦,只剩下苦涩,不断懊悔自己为啥没事好奇这犊子攒钱搞什么副业!

他爱搞啥搞啥,自己老实帮忙秋收就好了嘛!上一次当了还不长记性!

马老五说谢虎山缺德没有说错,简直是挖坑于无形,防不胜防啊,聊着聊着忽然一口锅就扣过来了。

谢虎山嘿了一声:“你自己觉得呢?吃我家的饭,睡我家的炕,晚上我还得陪睡,你不留下点好处就想走?门儿也没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