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 > 第220章 :你家来人了

重回1978 第220章 :你家来人了

作者:一勺往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4:58

第220章 :你家来人了

韩红贞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出名了,自己当了几年寡妇都没有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结果现在一夜之间就变样了,走到哪儿,大伙都笑着和她打招呼,等她走远又马上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虽然韩红贞知道大伙不是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可这滋味总感觉怪怪的。

也不怪大伙好奇,她自己到现在也还懵着。

突然之间,自己怎么就好像成了个人物?

先是《浭阳报》登了一篇关于她的通讯报道,这事她知道,谢虎山告诉过她,说是他让老杨找了记者,写一写她这两年帮队里干副业的事,之所以写她,是因为她是妇女,还是寡妇,能让她当个榜样,给其他妇女打个样。

韩红贞本来寻思这事没什么,因为按照谢虎山说的,无非是给队里卖馄饨,卖卤煮,烧砖窑,到现在管着轧钢厂这一路发生的事,让大家看看,男人能干的活,妇女也能做到。

所以刚开始知道这事时,韩红贞除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之外,心中还有些小窃喜,毕竟一个农民妇女,没想过还有机会让自己名字出现在报纸上。

结果报道一登出来,韩红贞就懵了。

事虽然还都是她干过的那些事,但写出来完全不一样了。

当初她跟婆婆给三队副业组赶集卖馄饨,是因为婆婆行动不便,为了多挣工分,只能她带着婆婆披星戴月去赶集,这样好歹能挣两个妇女的满分,留在劳动组,婆婆不可能拿到满分。

可是报纸上写她主动提出赶集卖馄饨,是看到队里副业收入太低,主动请缨去帮队里搞副业,选择卖馄饨的理由也不是为了工分,而是因为赶集可以每天接触更多的人,留意帮队里创收的机会。

卖卤煮也成了她的功劳,是她从谢老六嘴里听说了卤煮这道吃食,想着大伙都缺油水,应该能挣到钱,所以开始从卖馄饨变成了卖卤煮。

卤煮生意稳定之后,听说队里要开窑烧砖,主动请缨,接过了最重要的供销工作,跟一群男性劳力背着被褥去了最苦的西山住窝棚,喝苦水,吃野菜……

队里发展越来越好,靠着烧砖挣的钱办起了轧钢厂,她又被当成三队干将,调回来主持轧钢厂工作,以厂为家,狠抓生产……

如今,她刚担任中坪轻工厂厂长,就又面对新的阻力,曾经支持她,鼓励她的人都反对她的安排,但她不为所动,如同移山的愚公,坚定的相信,农村生产的产品也能有机会卖给外国人,给祖国创收……

要不是韩红贞自己知道自己事,她都准备替报纸上的韩红贞哭一场,这姑娘可太苦了,怎么那么惨呢。

自己哪有报纸上说的那么惨?

相亲才第一次见面的丈夫在报纸上变成了自幼青梅竹马的娃娃亲,变成了自己眼睁睁看着丈夫被砸死,扒着废墟哭喊丈夫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先不说地震是后半夜发生的,家家都在睡觉。就算自己没睡觉,地震那时候也是刚领证,还没办婚酒住一块儿呢,好家伙,自己大半夜不睡觉,跑丈夫家门口守着?

后来有了卖包子的,的确被排挤过,欺负都谈不上,而且馄饨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是素的,没什么油水。

韩红贞本来以为看报纸上写的就够夸张了,结果更夸张的事来了。

县妇联安排她去县里大会堂给全县妇女代表们开会作报告,让妇女同志学习她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集体谋福利的无私无畏精神,县里领导还给她颁了奖状,锦旗啥的。

到这里时,韩红贞还能理解,毕竟县妇联一直联系她的干事胡爽是焦鹏的爱人,当初她跟谢虎山去给焦鹏拜年,胡爽和她一直有往来。

可随后就是尧山市的妇联领导下来考察,对她慰问,一些通过报纸才知道她名字的那些头发花白的女领导,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红了眼眶,抓着她手不停的说:不容易,一个女人在农村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你受苦了……

这边浭阳县的妇联干事胡爽给她当引荐人发展她入党,那边尧山市妇联领导已经组织和号召邻县的妇联同志和优秀妇女代表来中坪向她学习观摩。

入党这事韩红贞很激动,毕竟这年头,政治面貌填上党员两个字,含金量还是很大的。

可是一批又一批妇女来中坪向她学习,参观,让她非常恐惧。

昨天得到公社和大队的通知,说是胡爽等浭阳县妇联的同志明天会带着邻县玉水县三十多名要来参观学习的妇女代表到中坪见自己之后,韩红贞一宿没睡着,早上六点钟就来了大队部见谢虎山。

她知道昨晚上谢虎山在大队部值夜班,也就是怕别人说闲话,不然昨晚就准备跑来找他。

“三十多个人,要跟我学习,我能教人家啥?”韩红贞扭着身体坐在桌子对面,侧着脸不去看谢虎山。

“大黑!滚过来!”

跟着谢虎山混成溜光水滑一身皮毛的大黑摇着尾巴从外面窜进来,看到谢虎山蹲在地上,狗头朝着他凑过来,谢虎山没好气的揪住狗头,不轻不重的给大黑来了四个嘴巴。

韩红贞无语的说道:“问你正事呢,你拿狗撒什么气?”

出乎她的意料,大黑像是已经习惯了,挨完嘴巴居然没什么反应,也不跑,反而趴在了炉子边。

打完之后的谢虎山起身从伙房取出昨晚吃剩的饭菜,不论荤素全都折在早就预备好的狗食盆里,又把盆放在地上,大黑上去先在盆内吃了几口,这才又抬起狗头看向谢虎山,一双狗眼里的意思韩红贞都快要看懂了。

大黑可能是让谢虎山再多打两下,挨四下就吃这么好,自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不打它也不退,反正已经先吃了。

拿大黑出完气的谢虎山趿拉着毛线和棉线混织的棉拖鞋,嘴里嘀嘀咕咕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自己的鞋袜,最后叹口气,打开队部大门,朝着外面一个大清早出门拾粪路过队部的男孩子喊道:“小生子,去,上我家里去一趟,让我大妈把昨晚上拿回去帮我洗的袜子和鞋送过来,路上赊俩烧饼当跑腿费,回来我给钱,去吧!”

听到谢虎山的话,背着粪筐的小男孩笑成了一朵花,蹦着高的朝着谢虎山家里跑去。

看着谢虎山脚上那双拖鞋,韩红贞就没见过谁能这么败家,拿上好的绛红色毛线和白棉线混织成拖鞋,人家送点儿毛线给他当礼物,他能想出织成拖鞋,也不知道脑袋怎么长的。

“昨天我不就说了嘛,人家来了,你就从你带着婆婆赶集卖馄饨开始说起,一直说到现在当厂长这点事儿,说话不会呀?报纸上都写了,不行你看看报纸去。”

“报纸上那都是胡编乱造,我当着人家能那么说吗,那词我听着都脸红,替自己害臊。”韩红贞听到谢虎山让她按照报纸上那么说,语气不满的顶道。

谢虎山端起茶缸子,喝了口隔夜的凉茶,看向跟受了气一样的韩红贞:“怎么就胡编乱造了,没有人瞎编乱造,都是你亲自干过的事,你害什么臊?”

“哪件事不是真的?大冬天是不是你要喊上自己婆婆两人用冰凉的水清洗猪下水,手上被冻的全是口子?他们谁不相信,把你那双手拿出来给她们看看!”

“是不是队里劳动力不足,你留下婆婆收拾下水,自己只能带着个九岁的傻子拉着车满世界赶集?”

“你是不是背着被褥卷去了崖口烧砖,跟着一群大老爷们灰头土脸的摸爬滚打了好几个月?”

“轧钢厂,我这个厂长是甩手掌柜的,你是不是得伺候大爷一样伺候我,还得把全厂上下的活都替我盯着?”

“怎么别人都觉得你理所应得,你自己反倒觉得受之有愧了,我就纳闷了,你怎么那么瞧不起你自己呢?多少苦都吃了,荣誉上门了反而怕的跟什么一样?”

“还胡编乱造,荣誉是靠胡乱编造就能得来的?你当尧山各位领导都是瞎子?人家光听报纸一通吹,不会自己私下了解?你要是没吃过那些苦,没为中坪立过功,人家脑子有病,号召其他妇女同志来跟你学习?”

“那也不是白干活,队里还给我工分呢,烧砖我也有补助。”韩红贞说道:“无私是不求回报,我就是……”

她想说自己不算是无私奉献,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说到一半,瞪着谢虎山,干张嘴,不出声。

“2024年你要能说出这种话,大伙儿都得替你报名参加感动中国。”谢虎山叹口气,放缓语气:

“四姐啊,咱们中坪但凡有别的招儿,能让娘们儿冲在前面吗?打从抗日那时候开始算,遇到事肯定都是男的上,可这回不一样,明白吗?男的里面现在最拔尖的,就算把老杨划到中坪来,对人家来说那都是个屁,韩老狗,老革命,县长看见他都脑袋疼,照样不好使,如今的局面是,男人上去,全军覆没,你冲上一线,还有一线生机,你要是打退堂鼓,以后浭阳县少说几百个妇女同志背后骂你,坏你的名声。”

“啊?坏我的名声?”韩红贞吓一跳,怎么自己不愿意被人编造的话,要被人背后骂?

谢虎山翘着二郎腿,晃着脚上的拖鞋:“这事我跟你说过大概,去年收秋,我就跟你和桃子聊天时说过,我说明年弄个制衣或者纺织厂,把穷大队的年轻妇女都弄进厂上班,挣钱学技术,到时候让她们都嫁个好人家,省着受马三儿他妈那种嫌贫爱富的婆婆气。”

“办厂的钱我有,但是你在轧钢厂呆了这么久,也知道,办厂最重要是要有生意上门,没人买产品,办了厂也得关门大吉,如今有个赚老外钱的机会,老外那边工人工资高,他们自己开厂不划算,咱们国家便宜,所以他们也愿意把活交给咱们,可是在国内吧,咱们自己不能私下跟老外做买卖,跟港商合作开厂把挂历卖给国内是一码事,但跟老外正式合作是另一码事,很复杂,你就知道这事必须有指标就行,拿到指标,咱们中坪这个工厂才有资格去参加一个展会,跟老外谈生意。”

“可是这个指标非常少,全国加起来就那么一千多个,按照平均来算,一个县都分不到一个指标,更何况不是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是省里负责分配,而且人家省里看资料的时候,先看报名各企业的荣誉和负责人的荣誉,咱中坪哪有正经男人,没一个靠谱的,根本比不过。”

“但是吧,我了解到,女人当厂长的,可以说基本没有,妇女也需要典型,你确实又为队里做了这么多工作,所以就让报纸宣传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把那一线希望拿到手。”

“如果拿到手,能让多少姑娘不用再担心被婆婆刁难,能让多少姑娘学个制衣技术,不用再担心整天围着锅台转悠?你要是办不到,这些姑娘就只能被嫁出去,天天受婆婆的冷眼,搞不好还得挨打,你说,她们要是知道因为你打退堂鼓,害得她们那样,是不是背后肯定得败坏你?”

韩红贞低下头去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又看向晃着腿的谢虎山,欲言又止,仍然扭开了目光。

她想起来了,是去年麦收时,这个青年的确跟她和桃子闲聊时说过这样的话,那会儿,刚从崖口回来的马三儿正在旁边跟几个民兵说他妈嫌弃崖口的姑娘穷,看不上崖口的姑娘,怕娘家天天来打秋风。

也是那会儿,谢虎山开口对桃子说明年就搞个工厂,把西山那些穷山沟的姑娘都拉来上班挣工资,到时候让那些瞧不起她们的婆婆们,到老都找不着儿媳妇。

那时候,她以为谢虎山是怕桃子听到马三儿的话难过,哄她开心的一句闲话,心里想的是这家伙对桃子说话时嘴巴真甜。

哪知道,那不是一句闲话,他是真的要开工厂,让那些穷地方的姑娘学个手艺,过上好日子,找个好人家。

“扭扭捏捏的,看我一眼又扭过去,咋的,恐怕别人看不出来咱俩有事儿啊?”谢虎山瞧着韩红贞的反应有些奇怪,嘴里疑惑的问道:“现在外面进来个人,看见你刚才那反应,说咱俩没事他都不信,有啥话赶紧说,我今天还一堆事呢,忙完这堆妇女的事,下午还得接桃子去呢,商量商量得找个黄道吉日定摆酒的日子了。”

韩红贞犹豫一下,压下心底的话,换了个问题,白了一眼谢虎山:“没什么,我就是想说,净出难题,那报纸上还写了我自学外语,我哪会那些东西,人家问起来,我怎么说呀?”

“嗨!这也叫事儿,我教你,人家问你学了啥外语,我教你一个顺口溜,你背一遍就行,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我是I,你是You,见面问好说Hello,这几句就够用了,都是各大队的妇女代表,懂个锤子外语,你整两个词就能唬人,整天还得忙着抓生产,没学几个单词领导也能理解。”谢虎山对韩红贞说道:

“你要一遍记不住,我给你写纸上,自己拿着背去。”

“接待说话的时候,平时跟大伙聊天说什么,跟她们就说什么,你就记住一点,虽然话随便说,但态度必须就一种,你是坚定不移的支持开放,响应国家号召,一定带着大队其他妇女在新时代做出新贡献,目前的目标是希望能把轻工厂的产品卖给外国人,给祖国挣外汇,作为一个农村成长的青年妇女,为祖国早日实现新四化贡献一份力量!别的爱说啥说啥,反正最后要把这个态度和情绪给表现出来,这个……”

“三哥!三哥!”

谢虎山正教韩红贞接待的注意事项时,负责帮他回家取鞋袜的小生子蹬蹬蹬跑了进来,手里拎着烤好的鞋袜:“你家来人了!大妈让你快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