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 > 第199章 :大舅来了

重回1978 第199章 :大舅来了

作者:一勺往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4:58

第199章 :大舅来了

第199章 :大舅来了

听到葛宝生说话的语气,谢虎山疑惑的问道:“连长,你知道这个研究所?”

葛宝生先是走到旁边的一张破铁皮桌前,拿起桌上用罐头瓶子沏的满满一大瓶酽茶,拧开之后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这才对谢虎山笑着说道:

“你这是不知道从哪打听来的消息,得知人家研究所需要钢管,所以想要去跟人家拉拉业务?”

谢虎山等葛宝生喝完水,取出香烟递给对方一支,帮对方点燃:“不卖钢管难道咱们这管厂卖军火?再说,你不说了嘛,那研究所是部队的,我估计部队看不上咱大队自己造的榆树炮啥的,真要到了靠榆树炮保家卫国的时候,咱们这群中坪民兵可就有用武之地了。”

“我不认识,老张认识,他人头熟,他一个战友,退伍之后到了尧山不知道啥部门,负责管理预备役,跟他喝酒的时候有个研究所的人也在,人家听老张吹咱们中坪有管厂,就顺嘴说那要是有样品,给研究所送一份,研究所需要钢管。”葛宝生吸了一口香烟,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着热汗:

“听着是不是挺不错?”

谢虎山点点头:“我师傅可以啊,车不白借给他,有事真办呐。”

“结果我们也挺高兴,就把厂里这三种型号的产品样品收拾了一份,我亲自给老张送去,老张又开你的车给人家研究所送去了,结果没两天人家那边来话了,说是人家内部啥的,咱们厂子送过去的三样焊管全都检测不合格,给老张整得挺没脸,回来问我是不是拿错了,把废品给人家了,怎么三样产品一样都不合格呢?我就带他找负责抓生产的老蒋,你知道老蒋,那是厚道人,听完气坏了,直骂街,说啥要找研究所打架去,说咱们送那三样样品,跟县制管厂的产品比起来不差。”葛宝生嘴里叼着烟,对谢虎山无奈的笑着介绍道:“我们也寻思,可能人家是部队,要求高,搞不好造导弹用呢,所以劝老蒋,要不咱们改良改良,再提高提高,老蒋就骂对方是故意刁难,什么不合格,检测不合格你得告诉我哪不合格,也没说是强度,硬度,韧性等等具体哪块不合格,就是单纯一句话,检测不合格,啥研究所敢跟工人摆这个谱?”

“我也觉得老蒋说的有道理,死也得死個明白不是,完了老张就又找人家一趟,想问问哪不合格,人家还是没说,但是老张打听到了另一个消息,听完之后,连同老张在内,我们制管厂知情的几个人一致认为,离这个研究所远点儿,不伺候他们。”

谢虎山看着葛宝生:“啥消息啊,让你们这伙骨子里就盼着打仗的货,居然对部队不满?”

“就算是产品合格,那个研究所每个月也就需要三十二公斤重的焊管。”

“夺少?!”谢虎山盯着葛宝生。

葛宝生重复了一下关键信息:“没听错,三十二,公斤。”

“该干啥干啥吧,我说浭阳县制管厂都不愿意伺候呢,这谁能伺候的了,这都得属于特殊定制,单独给他腾出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开次炉都不够煤钱,一个月送三十二公斤,按这么个送法,一炉钢能送到我八十大寿还有富余。”谢虎山听得连连摇头:

“三十二公斤的钢管够研究啥的,研究所装修,铺自来水管道都不够,三百二十公斤我都能咬咬牙给它开一炉,三十二公斤,浪费钱呐,也就是县制管厂是国家的,搞不好又是摊派的任务,不然但凡厂长能作主,就不可能答应,三十二,还有零有整,研究啥呢这是?”

“我哪知道,人家肯定保密。”葛宝生连吸几口烟,把烟捻灭别在耳朵上:“没别的事,我干活去了,老蒋夜里盯了一宿,我盯白天。”

谢虎山望着葛宝生回车间干活的背影咂了咂嘴,本以为还能跟部队搭上关系做做买卖,以后混熟了给自己的车挂张军牌,给自己弄个预备役军官身份啥的。

现在看来,还是自己想的太美了,有这机会,县制管厂怎么可能放过,肯定是不知道有多难伺候,才让制管厂的领导私下跟自行车厂的厂长闲聊抱怨,说出不想伺候研究所的话来。

县里的大厂都伺候不好,中坪大队这个小厂就更别提了,县里制管厂人家车间多,机器多,人手多,能腾出一条流水线来,专门按照研究所的要求开一炉,生产个几十吨,然后慢慢供货。

可自己这厂不行,那种特制钢管是需要实验性开炉的,不是一炉就能保证符合条件,别的不说,连开三炉如果都不合格,这种特殊钢管就只能当废品处理,不然卖给哪个爹都没人要。

一炉最少也得十吨打底,三炉就是三十吨,再算上人工,电费这些开支,就算最后成功,三十二公斤钢管得卖多少钱,才能把前期试错的成本挣回来。

他这边感叹国营工厂有时候也不自由,遇到摊派任务,赔钱也得支撑,刚走出车间,就看到老蒋的媳妇端着一小盆黄澄澄,还冒着热气的玉米面饽饽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看见谢虎山这位厂长难得露面,老蒋的媳妇主动打招呼:

“虎山,今天怎么有空来厂子了?吃饽饽吗,还热着,虾皮儿的。”

老蒋的媳妇能让原来工厂领导跟老蒋竞争,不是没有理由,第一是模样耐看,第二是爱干净,第三是做饭好吃,谢虎山老远就闻着饽饽散发的香味,朝对方走过去,嘴里打招呼:

“嫂子,老蒋晚班,你这个点儿做出来,他还能吃上吗?不得让车间这帮人给抢着分了?”

“不是我做的,是十五队的马嫂子给老蒋送来的,她男人不是趁着农闲在厂里帮忙嘛,好学,总追着老蒋问技术,不好意思白麻烦老蒋,给我送来一盆虾皮儿饽饽,说让老蒋饿了吃,老蒋睡觉呢,我给他留了两个,准备端食堂去,让大伙谁饿了谁吃一口。”女人递给谢虎山一个饽饽,随后就进了食堂。

谢虎山手里拿着还有些烫手的饽饽,因为女人刚才的那句话陷入了沉思。

大伙谁饿了谁吃。

三十二公斤,他不信对方一直就只要三十二公斤的焊管,肯定有一天如果研究明白,得增加产量。

为啥非要自己生产那钢管,县制管厂不是有现成的吗?大伙谁饿了谁吃,县制管厂不在乎这口饭,中坪很在乎。

要是跟县制管厂定一批研究所需要的货,存一批回来,细水长流慢慢给研究所送呢?

这样保持关系,如果有一天研究所要是神功大成,说下个月开始每月需要三十二吨,是不是得优先考虑中坪制管厂?谢虎山觉得很有可能,自己开炉试验的胆子没有,但借鸡生蛋的胆子他有,而且很大。

最主要这件事不能自己去干,他名声已经臭了,最合适的人选,如今跟港商穿一条裤衩的老杨,老杨现在是公社和县里眼中的红人,前两天程云飞拿走拳击训练队的手续时,就又给胶印厂弄回来三万本挂历的订单,告诉老杨抓紧添置机器,后面还有。

只要能挣钱,县里和公社对老杨以及胶印厂非常包容。

“老舅啊……”谢虎山出了制管厂,咬着饽饽走路去了胶印厂。

他到老杨办公室的时候,老杨不在,他的秘书正在帮老杨整理桌上一堆备选的挂历照片。

“谢厂长。”秘书听到门响,抬头看到谢虎山走进来,笑着打招呼。

这秘书是县里某位领导的亲戚,长得模样不难看,而且穿着洋气,是某位领导跟老杨打招呼之后,直接安排过来当厂长秘书的。

因为老杨是兼职,正职是公社团委书记,这种兼职厂长的秘书相对其他全职干部的秘书,有更多的自主权,毕竟能假称钦差嘛。人家的追求可不是就当个秘书,据说这位姑娘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这个与港商合办的厂子找机会去港岛,最后留在港岛那边的公司。

县里让他安排人过来当秘书领工资这事,之前杨利民还跟谢虎山和韩老狗都问过意见,韩老狗不满意,他最恨人家走后门占便宜,而且是占中坪的便宜。

但谢虎山一句话就让韩老狗改了主意,谢虎山说的很直白,留下当人质,领导以后敢伸手抢中坪的生意,就把人卖给港岛夜总会给中坪还债。

韩老狗觉得谢虎山这话说的很糙,下次别说了,就按这次说的办就行。

也不知道这整天幻想去港岛的姑娘如果知道面前这个穿着土了吧唧,啃着饽饽的谢虎山的内心想法,会不会后悔被亲戚给塞来中坪的胶印厂领一份工资。

“老杨呢,白秘书?”谢虎山用手抹了一下嘴边的菜馅,走到桌前低着头看那堆照片。

大半都是穿着时尚洋气的中国美女,还有一部分是国外风景照片和一些稀奇的动物照片。

“刚才拿着几张照片去了车间,说是出来的成品看起来与照片不符,可能是色温的问题,我收拾完就帮伱去通知杨书记。”白秘书有些嫌弃,她怕谢虎山沾满油渍的手把照片弄脏,加快速度把照片都收起来,敷衍的笑笑说道。

谢虎山连忙拒绝:“可不敢麻烦你,不用特意去通知,待会他回来,告诉他晚上要是有空,上我家里吃饭去就行,他媳妇给我写信了,有事要我转告他。”

“……”白秘书无语的看着谢虎山大摇大摆走出了办公室,只留下一股虾皮的腥味儿。

谢虎山再回到三队队部时,药王庙门口的空场上仍然聚满了人。

自行车早就发完了,就发了三十六辆,剩下四辆留在队部,充当队产,出去开会,通知什么的,队委会成员可以不用再骑自己家里的自行车。

此时留在空地上的,都是一个人在后面跟着跑,扶着后托架,一个人在前面摇摇晃晃的蹬,学骑自行车。

谢虎山吃完饽饽,觉得有些渴,捧着妇女队长刘凤莲亲自给倒的一大缸子热水,坐在台阶上喝水,看着三队的人笑容满面的摆弄自行车。

他坐下之后,马上就有人凑过来坐下跟他聊天。

“虎三儿,这车得不少钱吧?”有人对谢虎山问道。

谢虎山笑笑:“没多少钱,一百多块钱。”

“一百多块钱还叫没多少钱呢?这么给大伙花钱,大队不能找你吧?”对方听完在旁边说道。

陈大麻子也坐过来:“敢找?谁敢找虎三儿麻烦,咱们都不能干,花的是咱们三队的钱,跟大队有啥关系!”

“这点钱不算啥,我还准备明年再发,咱们就发点儿真正值钱的东西。”谢虎山把茶缸子放下,开口大声说道。

“明年发啥?”一群人闻言全都看向谢虎山。

谢虎山一本正经的开口说道:“我准备一家一台电视机。”

“嚯~真的?发电视?”人群听到这句话顿时沸腾起来。

中坪大队还真有几家拥有电视机的,七六年自从震后重建实现通电通水,就有了第一台电视机,现在大概已经有几个家庭有电视了,都是老式黑白的。

但之前基本上都跟个牌位一样,属于样子货,摆在柜子上充门面的,收不着信号,运气好的时候能充当收音机,看着满屏雪花听广播。

主要是之前直隶电视台信号塔远在省会石门市,距离尧山比燕京还要远不少,中间又没什么中继,全凭那电视机上接出来的那根模拟天线四面乱转去收燕京电视台的信号,信号时好时坏,真不如收音机受大伙爱戴。

震后重建这两年,尧山也新组建了电视台,有了信号中继和转播,各家电视机能收到的频道多了,画面也清楚了,作为浭阳县有名的丰收大队,大伙都开始琢磨给家里添电视的问题了。

一听谢虎山说要明年给大伙发电视机,众人都激动起来。

如果是之前谢虎山说一句,大伙可能当他开玩笑,可是崭新的大铁驴此时就在旁边摆着,谢虎山这番话就让大伙觉得不像开玩笑,很可能是真的。

看到大伙都停下动作和话语,眼巴巴瞧着自己,谢虎山继续说道:

“不过也得看咱们队的发展情况,我准备年后跟大伙开个会,我给咱们队琢磨了点儿副业,如果搞得好,老少爷们配合,大家劲往一处使,明年一家一台电视机没问题,如果大伙反对,没人帮忙,就我孤家寡人一个人忙活,那肯定办不到,可能年底就我自己家里添一台。”

陈大麻子在旁边连忙开口表态:“别呀!肯定配合,自行车都发了,你说咋配合都中,只要别犯王法,要是犯王法……得先占着理。”

“我准备明年开始,弄个奶牛养殖,这个有县里扶持,了解明白养殖之后,还能以后再养其他牲口,还有就是豆腐作坊,准备扩大,最后,是再搞个家具作坊。”

谢虎山坐在台阶上,捧着茶缸子喝着茶,跟在空场上练自行车的大伙们笑着说起自己明年的安排。

“这也没有犯王法的事啊?”陈大麻子听完之后,一脸茫然的对旁边人问道。

旁边的人笑着打趣:“咋的,你盼着犯王法呢?”

“不是,我寻思一家一台电视机,虎三儿得带着咱们三队去抢县城呢,结果一听养牛,卖豆腐,做家具,这有啥不能干的,干!你是队长,你让大伙干啥就干啥,谁不干,你让他家把自行车交回来!”陈大麻子说道。

一群人正畅想明年时,大秀蹬着谢虎山送给她的女式自行车跑来:“哥,大舅来了!奶让你赶紧回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